事关你我!安全提示请收好

360影视 动漫周边 2025-04-29 10:41 2

摘要:防汛涝:雨季来临,师生在假期离校前,务必将寝室和办公室关门关窗,防止大风降雨天气的汛涝安全。

五一假期将至

天气日趋炎热

雨季也随之来临

为了更好的落实校园安全工作

保障五一假期

及整个五月的校园安全稳定

文传君整理了

以下安全防护知识

请注意查收哦

一、五一离校安全

五一来临,师生在放假离校前,务必做好以下几项工作:

1、防汛涝:雨季来临,师生在假期离校前,务必将寝室和办公室关门关窗,防止大风降雨天气的汛涝安全。

2、防盗窃:所有办公室和寝室,人离开即关门反锁,寝室内贵重物品妥善保管,防止被盗。

3、断水电:假期中,办公室及寝室长期离人的,要及时关闭电脑、照明灯、饮水机等各类电器设备,以免造成资源浪费的同时带来安全风险隐患。

二、户外活动安全

五一小长假期间,师生外出游玩频次增多,请大家在外出进行户外活动时,切实做好以下安全防护:

(一)防溺水

1、拒当“孤泳者”。天气日趋炎热,大家外出时应增强防溺水安全意识,不擅自到野外河流、湖泊、水库等危险水域游泳嬉水。如需游泳者,请选择正规游泳场所,游泳前请做好充分的热身运动,掌握基本的自救和互救技能,确保自身安全。

防溺水“六不准”安全指南:不私自下水游泳;不擅自与他人结伴游泳;不在无家长或教师带领的情况下游泳;不到无安全设施、无救援人员的水域游泳;不到不熟悉的水域游泳;不盲目下水施救;遇险情及时呼救报警。

2、不到无安全防护措施的水域进行野钓、夜钓。野生河道、水库、池塘等水域暗流、淤泥、温差、水草等隐患多,切勿因“水清景美”冒险涉险。雨后江河水位上涨、流速激增,岸边湿滑易坠落,务必远离!

3、防溺水紧急自救“三步法”:

遇抽筋:仰面漂浮→拉伸→呼救等待;

陷淤泥:平卧扩大受力面→缓慢移动→避免挣扎下沉;

遇漩涡:平行水流方向游动→绕过漩涡边缘。

(二)不探险

五一小长假期间,请师生在做好安全防护的前提下进行各类户外活动,不去深山原始森林、急流等安全风险高的区域开展探险活动,贸然前往很容易出现迷路、失联、失温、极端天气等安全风险,请务必高度重视。(崇州校区附近的白塔山、鸡冠山,绵竹校区附近的九龙山、白云山,均山高林密,拒绝探险!)

(三)稳出行

节假日期间,各位出行时尽可能结伴而行,将行程信息告知亲友,降低安全风险。跨大区域出行要向学校报备(辅导员或部门负责人),并与家人沟通知晓。假期中有跨国出行打算的必须提前报备,出国后严格保守国家秘密,不做有损国家和民族形象之事,遵守当地法律法规。

三、交通车辆安全

1、遵守交通规则:师生员工外出时要乘坐正规车辆,坚决不乘坐三轮摩的、拼装车、报废车、无牌无证等非法运营车辆。乘坐公共交通工具要注意核对线路、班次、上下车时间等信息;驾乘时系好安全带,遵守交通规则,注意交通安全,严禁酒后驾车;步行外出时,要走人行道,没有人行道的靠路边行走;骑行时务必佩戴合格的头盔,要在非机动车道行驶,遵守交通信号灯指示,不抢行、不逆行、不闯红灯。

2、分享行程信息:学生离校时要将行程详细告知家长和辅导员,包括所乘坐的交通工具、预计出发和到达时间等信息。女生尤其不要单独乘坐陌生人私家车,如果遇到有人主动搭讪并邀请乘车,一定要果断拒绝,可选择在人员密集、光线充足的地方等候正规交通工具。

四、食品卫生安全

1、气温升高,食物易变质。在购买食品时注意保质期,不食用腐败、变质食物;生熟食品分开存放,避免交叉污染。

2、夏季是肠道疾病高发期,尽量选择新鲜食材,烹饪食物要煮熟煮透;少吃路边摊,注意饮食卫生。

3、饮食健康“三要诀”:

要新鲜:慎食隔夜饭菜、凉拌菜、生腌海鲜;

要规范:尽量食堂就餐,外卖查看商家资质;

要平衡:瓜果冷饮适量,避免肠胃“闹脾气”。

五、校园消防安全

五月,天气炎热,消防安全隐患也随之增大。重点做好以下几点安全防护:

1、杜绝室内吸烟:室内可燃物多,空间相对密闭,吸烟很容易引发火灾,请师生高度重视,杜绝室内吸烟!

2、严禁违规用电:师生要严格遵守学校安全管理规定,寝室内严禁使用热得快、电炉、大功率吹风机等违规电器,不私拉乱接,防止电器线路过载引发火灾。

3、合理使用空调:天气日趋炎热,请大家合理使用空调,杜绝长时间开启,提倡将温度调控到26度,调控为节能模式。

4、人走关闭电源:人离开寝室和办公室时,务必关闭各类电源,拔掉插头,从源头消除火灾隐患。

5、不得堵塞消防通道:消防通道是生命通道,任何人不得在楼道、楼梯等公共区域堆放各类物品,确保疏散通道畅通。

六、网络安全教育

(一)防范网络诈骗

1、高校校园是各种网贷公司最易得手的场所之一,个人网贷消费的不良记录将被纳入社会征信体系“黑名单”,请所有师生员工要提高警惕,合理消费,注意防范电信网络诈骗,拒绝不良网络贷款,保障个人财产安全。

2、警惕网络诈骗,记住“六不要”原则:不要轻信陌生网友、不要扫描陌生二维码、不要点击不明链接、不要随意在网上转账、不要泄露个人隐私、不要安装可疑APP;避免点击来源不明的网络红包,不查收不明快递,不贪图便宜,保持警惕。

(二)遵守网络法规

网络不是法外之地,师生要了解并遵守《网络安全法》等相关法律法规,不做网络违法犯罪行为,如不传播淫秽、暴力、恐怖等有害信息。要保持良好的网络道德,文明发言,不谩骂、侮辱、诽谤他人,尊重他人隐私和知识产权,不抄袭、盗用他人作品。对网络上的虚假信息、谣言等保持警惕,不盲目转发和传播,发现不良内容及时向平台举报。

(三)保护个人信息

1、个人信息保护:要妥善保护个人信息,不随意在不可信的网站或平台上透露身份证号、银行卡号等敏感信息。同时,也不轻易相信网络上的陌生人,避免陷入诈骗陷阱。

2、隐私设置管理:要定期检查社交平台、购物软件的隐私权限,关闭不必要的位置共享、通讯录访问等功能;谨慎填写个人敏感信息(如身份证号、银行卡号),非必要不公开。

3、账号密码管理:

(四)网络社交安全

1、谨慎添加好友:对陌生好友申请保持警惕,避免与身份不明的网友进行金钱往来。

2、内容发布规范:不传播未经证实的谣言、虚假信息,不随意转发暴力、低俗内容;发布照片时注意隐藏地标、车牌等可能暴露位置的细节。

来源:四川文化传媒职业学院一点号

相关推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