摘要:抢抓开年消费热潮与利好政策叠加的机遇,一系列稳增长、促消费举措落地见效,升腾起内江市东兴区经济持续向好的蓬勃活力。今年一季度,该区服务业增加值实现41.71亿元、增速6.5%,社会消费品零售总额实现32.86亿元、增速6.5%。
“以旧换新”激发消费热情,餐饮经济持续升温,文旅消费人气爆棚……初夏时节,强劲的消费活力在内江市东兴区各大商圈涌动。
抢抓开年消费热潮与利好政策叠加的机遇,一系列稳增长、促消费举措落地见效,升腾起内江市东兴区经济持续向好的蓬勃活力。今年一季度,该区服务业增加值实现41.71亿元、增速6.5%,社会消费品零售总额实现32.86亿元、增速6.5%。
政策向好激发市场活力
“趁着现在还有补贴政策,把家里的旧家电都换了。这台最新型号的电视机原价8999元,换新补贴加上旧机折价,优惠了近2000元。”4月26日,东兴区某家电卖场,市民张先生将家中用了10多年的旧彩电,换成了75英寸的智能电视。
东兴区各大家居家电卖场以及厨卫洁具等品牌门店内,“5.1以旧换新”“买家具抢四川国补”“单品至高补贴2000元”等宣传标语,为“五一”假期促销活动预热加温。
据了解,为进一步激发消费活力,今年以来,东兴区大力推进家电、汽车、电动车、家居以旧换新政策,以绿色、智能等“新”产品替换传统高能耗、高污染等“旧”产品。“商品消费规模大、带动力强,稳住消费基本盘,首先就要牵住商品消费这个‘牛鼻子’。加力扩围实施消费品以旧换新,成为重中之重。”东兴区商务局相关负责人表示,一季度,该区持续从需求端着手,不断挖掘商品更新升级需求,让消费者换得舒心、买得满意。
比如,在家电领域,将家电补贴产品范围向3C数码产品扩围。在汽车领域,一方面针对汽车报废更新,延后旧车注册登记时间;另一方面不限制旧车转让地和新车销售价格。在家装厨卫领域,补贴则进一步向木地板、涂料、家庭智慧系统等细分产品延伸。这一系列举措,就是要通过扩大补贴范围、加大补贴力度、优化服务措施,更好地发挥出政策效能,拉动商品消费。
“补贴政策有效激发了市民的消费热情,也推动了家电、数码市场的整体回暖,进一步释放消费潜力,对拉动内需、促进消费升级起到了积极作用。”该负责人介绍,东兴区上线了114家家电和数码销售企业参与活动。截至目前,全区家电和数码产品以旧换新申请总量23189台(套)、销售额7019.68万元,有效释放了市场消费潜力。
市井烟火折射经济韧性
夜幕降临,东兴区太白路一家河鲜菜馆内热闹非凡。干烧鱼、鲜锅兔……一道道色香味俱全的菜肴陆续上桌,吸引食客食指大动。
夕阳的余晖刚刚消散,万达金街里的摊贩们已经忙碌起来。新鲜食材一字摆开,配以五颜六色的醒目广告,引得路人驻足。
袅袅烟火气,最抚凡人心。消费数据的跃升,也书写在街头巷尾的热闹里。近年来,东兴区主动适应消费新特点新趋势,围绕新载体、新品牌、新业态,以消费场景培育为重点,加快推动消费提档升级。
在东兴区,全区餐饮业聚集区在原有的“三街一线”(大千美食街、太白路、大千路、沿江一线)基础上,已逐渐形成兆信中心“嗨街”、万达广场特色美食城、万达金街、兰桂大道美食街等新的美食集群。截至目前,全区餐饮业商家逾6000户,2024年全年餐饮业营业收入超14亿元,同比增长10%。“舌尖经济”的蓬勃发展态势,使其一跃成为拉动区域经济增长、促进多元文化交流的重要引擎,为城市经济发展注入源源不断的新活力。
不仅“舌尖经济”火爆,日常消费“烟火气”也同样浓郁。
在位于东兴区的内江首家AAA级智慧农贸市场——绿禾·新建街农贸市场,一大早来买菜的市民络绎不绝。这里环境干净整洁,借助大数据分析和人工智能技术实现菜价透明公示、食品溯源和商户经营数据实时监测,让市民放心消费。市场内还设置100个零租金自产自销摊位,助力城郊菜农增收,让小市场连接起大民生。傍晚,平安路等街区的流动集市热闹起来,蔬菜摊、水果摊、小吃摊、生活用品摊、服饰鞋袜摊……商品琳琅满目,街区人头攒动,一片购销两旺的热闹景象。
白天,商场、超市、农贸市场人流涌动;夜晚,各夜市街区消费业态丰富多彩,美食、文化表演、艺术展览、创意集市……通过不断创新零售场景,东兴区正构建起覆盖全域消费网络,持续释放消费潜力。
新兴业态提振消费动能
作为经济增长的“主引擎”,消费市场的蓬勃发展必须有活力也要有底气。东兴区的底气在哪?在于供给侧改革与需求端升级的同频共振。东兴区推出了多项具体措施,促使居民“能消费”“敢消费”“愿消费”,让消费市场活力涌动。
从传统的以餐饮、购物为主,向融合了文化、旅游、餐饮、购物、娱乐等业态的消费集聚区转变,今年以来,东兴区多元业态正在加速释放消费活力,展现各美其美的消费“万花筒”:会展促销活动丰富多样,节庆、周末、夜间等时机,万达广场、兆信中心等大型商圈举办市民喜爱的美食节、啤酒节以及夜间集市,鼓励商家持续开展打折促销;汽车会展、家居体验、3C产品展示品类众多,促进东兴区大宗消费品交易,刺激市场消费恢复;新兴消费业态发展迅速,针对居民消费多渠道和市场消费多元化的变化,特别是直播经济和网络购物的快速发展的趋势,加快传统线下业态数字化转型升级,电商平台与线下联动,推出“线上直播+线下体验”新模式,依托服务外包产业园打造电商直播基地,推动本地特产如“田家紫皮大蒜”通过直播销往全国,带动订单量呈现爆发式增长。
随着消费市场不断升级,在推进“文化+消费”的深度融合方面,东兴区构建兼具烟火气与时尚感的文娱消费生态动作频频,深入挖掘当地红色文化旅游资源,以成渝古道文化旅游带建设为牵引,加快推进范长江文化旅游园区红色提档升级,从长江文化博览、故居田园风光、果蔬农耕体验”等方面,挖掘“开发特色旅游产品和线路,如文化体验游、乡村旅游、研学旅行……
从游人如织的景区到热闹非凡的商场超市,处处都能感受到东兴区消费市场供需两旺的盛况。这是经济消费向好态势的生动注脚,展现着经济发展的巨大潜力和优势。一场场消费盛宴的推动,持续激发消费市场的“一池春水”,政府、商家和消费者的三重合力让东兴消费市场呈现日益兴旺的态势,为助推城市经济高质量发展注入源源不断的活力。
刚刚过去的一季度,东兴区“刚柔并济”抓消费,抓出了稳的态势。站在二季度的起点,该区提振消费有了进一步的明确方向:在商品消费提升、服务消费提质、新型消费赋能、消费场景创新、经营主体培育5个方面发力,力争全年保持良好增长态势。“切实让政策红利转化为消费动力,在即将到来的‘五一’假期,进一步释放消费潜力,为市民带来更多实惠与惊喜。”东兴区商务局有关负责人表示。(田园)
来源:金台资讯