摘要:29日,第八届数字中国建设峰会在福州开幕。今年峰会聚焦“数智引领高质量发展”主题,超过400家企业全力展示人工智能前沿技术和最新应用成果,堪称“黑科技”云集。
4月28日,在第八届数字中国建设峰会体验区,观众和机器人互动跳舞。
29日,第八届数字中国建设峰会在福州开幕。今年峰会聚焦“数智引领高质量发展”主题,超过400家企业全力展示人工智能前沿技术和最新应用成果,堪称“黑科技”云集。
智能机器人全场景覆盖
高的矮的圆的扁的……第八届数字峰会展览现场,汇聚了超百台智能机器人。
从纳米级精密装配机械臂到城市级智慧服务机械集群,从陪伴型机器“萌宠”到与人赛跑的“运动员”,家庭—社区—城市—工业,机器人已实现全场景覆盖。
“感觉有点硬。”在浙江省展区,观众伸手与现场的“明星”——宇树人形机器人G1握了握手,忍不住笑着说。
“身高”约127厘米、“体重”约35公斤,全身23~43个关节电机,G1在现场时不时与观众挥手互动。
不时“滚”来捣乱的黑色圆球,是来自逻腾(杭州)科技有限公司的球形机器人,萌感十足的外表下,却是一个水陆两栖的“壮汉”:可以搭载L4级别自动驾驶系统,支持自主导航、敌我识别、目标跟踪、战术格斗及抓捕等功能,执行侦察、对抗、打击及救援任务。
壁智能科技有限公司打造的“小钢炮”具身机器人,能接受和理解人类指令、流畅完成任务;明眸善睐的中国移动仿生人形机器人“小思”,表情丰富、细腻,还能模仿真人声纹;看家陪伴机器人“小佳”,能记住老人的兴趣爱好……机器人不只能跑能跳,还很能干。
外形相似的四足机器人、工业机器人在场馆中四处可见,各有看家本领。
佐格微系统(杭州)有限公司的“机器狗”,奔到记者脚下自动停步,乖巧趴下。“其实这是一架设计精巧的无人陆地探测器,囊括温湿度、气压、风速风向、太阳辐射、颗粒物等标准气象观测要素。”现场工作人员何昌飞介绍说,它能在多种极端天气中完成气象要素采集,还可广泛应用于危化品泄漏应急处置、核电站辐射环境气象监测、高原无人区执行任务、隧道救援、地震泥石流搜救指引等领域。
福建申昊科技的警务巡逻四足机器人,集成人脸采集、5G、语音播报等模块,助力实现全天候无死角安防管控;“笨小类”智能垃圾回收机器人,在楼宇中助力“垃圾不落地、分类更环保”……
全空间无人体系蓄势起飞
福建展馆300平方米的全空间无人体系科技成果展区,省大数据集团精选了28个落地项目与典型产品,重点展示福建加速布局低空经济产业的成果。
24小时在线“盯梢”,牢牢守护森林平安!福建东南航空科技有限公司带来了“无人机+地面监控”组成的“空地CP”,协同作战探索森林管护新模式。
“电脑上看到的都是实时画面,只要发现冒烟,无人机就会报警,进而人为介入判断是否有火情,一旦发现火情,通过可见光和红外相机监测火源位置,实时传输火情蔓延趋势,为救援决策提供准确的信息支持。”公司经营管理部负责人黄慧灵说,与传统人工巡山相比,无人机巡护的效率提升了20倍。
无人机空中巡视,无人车守护地面。金龙无人驾驶警用巡逻车配备了多种传感器,可自主导航和避障,实现精准巡逻。消防灭火机器人能够自主或远程控制进入火场进行灭火作业,有效降低救援风险。
来自上杭县的易控智驾,深耕露天矿山无人驾驶赛道,目前在全世界20多个矿山落地无人驾驶矿卡1000辆,赋能矿山绿色智能化发展。
全空间无人体系还在向海洋延伸。珠海云洲智能带来的深远海多用途海洋测量无人船,可自主航行于河口、滨海、浅海甚至深海水域。感知避障、协同控制,搭载不同的仪器模块,执行危险、艰苦、不适合有人的海上任务。
无人机、无人车、无人船……“山海联动+产业协同”,一个覆盖制造、运营、服务的低空经济生态圈,揭示了数智科技赋能产业发展的无限可能。
AI大模型“飞入”寻常百姓家
腾讯的混元大模型+混元AI原生应用(元宝),科大讯飞的星火大模型、文旅大模型、水利大模型,中国电信的星辰AI大模型……当AI基座不断夯实,各领域AI应用成果应接不暇。
在一个透明展柜前,“乘骑水鸟饰变形羽人纹铜鼓”的三维立体影像悬浮空中,触摸展柜玻璃,“铜鼓精灵”便会出现在柜屏上,与游客开启互动。当向展柜提问:“铜鼓上的花纹都有什么意义?”AI语音迅速回应:“铜鼓的纹饰丰富多样,包括太阳纹、云雷纹、蛙纹、鸟纹、兽纹等……”
这是广西旅发元境文化旅游开发有限公司带来的“元宇宙AI文物全息柜”,接入DeepSeek大模型,以创新的“AI+文博”模式,让千年文物焕发出新生机。
在福州展区,扫码打开“榕医通”小程序,点击智能AI浮窗,一个亲切的AI陪诊员就出现在屏幕中。“请帮我预约××日的福州××医院××医生门诊。”她迅速回复:“当日该医生预约已满,改为××日可以吗?”同意后,门诊预约自动生成。
“不仅能提供就医服务,它还是一个24小时在线的医疗健康管家。”现场工作人员尹海伟介绍,从诊前的导诊、精准预约到诊中的报告解读、综合咨询和诊后的用药指导、智能随访,再到日常的健康指导、疾病防治……依托DeepSeek大模型与三甲医院知识库深读融合,打造出这位更懂医疗的智能陪诊助手。
峰会现场,“衣食住行、文娱康养”等诸多民生需求悄然与AI融合。从家庭到办公室,从学校到医院,从出行到消费,AI正从科学家勾勒的蓝图中“飞入”寻常百姓家。(福建日报记者 张颖 陈旻/文 游庆辉/图)
来源:闽南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