摘要:“这真的会是我的妻子吗?”李明阳喃喃自语,眼神中混杂着期待与不安。
白雾弥漫的清晨,江西赣南的小村庄刚刚苏醒。
李明阳站在自家米店门前,低头看着手机屏幕上那张女孩的照片。
十九岁的金敏秀,穿着朴素的民族服装,笑容羞涩却明媚。
“这真的会是我的妻子吗?”李明阳喃喃自语,眼神中混杂着期待与不安。
就在昨晚的视频通话中,金敏秀的父亲双手抱胸,面容严肃,一字一顿地说:“彩礼,一百吨大米,一百万元人民币,这是我们家乡的规矩,一分不能少。”
这个数字让李明阳整夜难眠。
01
李明阳的小米店是父亲留下的唯一遗产。
四十平方米的店面,货架上整齐排列着各种大米、小米和杂粮。
这家店养活了他二十年,却从未让他富裕起来。
三十六岁的年纪,村里同龄人早已儿女绕膝,只有他还是孤家寡人。
每天早上五点起床,李明阳要先去批发市场进货,然后开店营业到晚上九点。
日复一日,年复一年,生活单调得像一张白纸。
“阿阳,你这么大岁数了,不找个媳妇吗?”常来买米的王大娘总是这样问他。
李明阳只是笑笑,低头称米:“缘分到了就会有的。”
其实李明阳不是没想过娶妻生子。
村里适龄的姑娘早已嫁人,邻村相过几次亲,也因他家境一般、米店赚钱有限而告吹。
有人说他太老实,有人说他不会说话,还有人说他眼光太高。
李明阳不辩解,只是默默地继续他的生意。
那天傍晚,下了一场小雨,店里没什么客人。
王叔来买米,不经意间提起:“我侄子在边境做生意,认识不少朝鲜媒人,专门给这边的光棍介绍外国媳妇,阿阳你要不要试试?”
李明阳放下手中的算盘,抬头看了看王叔,没有立即回答。
“现在很多人都这样。你想啊,国内姑娘眼光高,你这条件,找个三十出头的都难,还不如找外国姑娘,年轻漂亮,还勤快。”王叔继续劝说。
李明阳送王叔到门口,看着雨后的彩虹,鬼使神差地说:“王叔,给我拿个联系方式吧。”
三天后,王叔侄子发来一张照片。
照片上的女孩叫金敏秀,十九岁,朝鲜平安南道人。
“才十九岁?太小了吧?”李明阳有些犹豫。
“那边姑娘早熟,十八岁就能结婚了。”王叔侄子解释,“再说了,你三十六了,找同龄人不现实,年轻点好。”
金敏秀穿着朴素的衣裳,黑发束成马尾,皮肤白皙,眼睛明亮有神。
李明阳盯着照片看了很久,心里有一种莫名的悸动。
“可以先视频聊聊。”他最终同意了。
第一次视频通话,李明阳紧张得手心直冒汗。
屏幕上的金敏秀比照片上更加动人,笑起来眼睛弯成两道月牙。
她会一点简单的中文,李明阳也学了几句朝鲜语问候语,两人就这样断断续续地聊了起来。
“你...喜欢中国吗?”李明阳笨拙地问。
“喜欢,中国...很大,很美。”金敏秀笑着回答,中文发音不标准但很认真。
“你为什么...想来中国?”
金敏秀低下头,用朝鲜语说了一长串,然后通过翻译软件变成了中文:“家乡生活很困难,我想帮助家人过上更好的生活。”
这个朴素的愿望打动了李明阳。
他也通过翻译软件说:“如果你来到中国,我会好好照顾你。”
02
就这样,两人开始了跨国视频恋爱。
每晚八点半,李明阳都会早早关店,准时坐在电脑前,等待金敏秀的视频请求。
他告诉她江西的四季风景,米店的日常琐事;她则讲述朝鲜的风俗习惯,自己喜欢的音乐和食物。
一个月后的一天晚上,视频里的金敏秀格外认真地问:“李明阳,你真的...想娶我吗?”
李明阳没有犹豫:“是的,我想娶你。”
金敏秀的眼睛亮了起来,她说了句朝鲜语,然后是翻译过来的中文:“那我要告诉我父母了,他们会和你谈彩礼的事情。”
“彩礼?”李明阳有些意外,“需要多少?”
“我不知道,在我们那里,这是父母决定的事情。”金敏秀解释道。
李明阳点点头,没太在意。
在江西农村,彩礼是常见的事情,他早有准备。
两天后,李明阳正在米店忙碌,手机响了。
是金敏秀的父亲发来的视频请求。
视频中,一个五十多岁的朝鲜男子表情严肃,通过翻译软件说道:“李先生,我是金敏秀的父亲。我们朝鲜有个传统,女儿出嫁,彩礼是衡量女婿诚意的重要标准。”
“金先生您好,请说需要多少彩礼,我一定尽力。”李明阳恭敬地说。
“一百吨大米,一百万元人民币。”金敏秀父亲一字一顿地说,“这是我们家乡的规矩,也是对我女儿价值的认可。”
李明阳愣住了,一时不知道如何回应。
一百吨大米?他的小米店库存最多五十吨。
一百万元?他这辈子的积蓄也不过二十多万。
“金先生,这个数目对我来说有些困难...”李明阳小心翼翼地说。
“我知道这不容易,但婚姻是一辈子的事情。如果你真心爱我女儿,就应该愿意付出。”金敏秀父亲态度坚决,“我给你三个月时间考虑。”
视频结束后,李明阳坐在店里发呆。
夕阳的余晖洒在地板上,将他的影子拉得很长。
一百吨大米,一百万元,这对一个小米店老板来说简直是天文数字。
李明阳掰着手指算了又算,即使变卖所有家当,贷款抵押米店,也凑不齐这个数。
就在李明阳发愁的时候,金敏秀发来了消息:“对不起,我不知道父亲会要这么多彩礼。如果你觉得太困难,我们可以再等等。”
看着这条消息,李明阳心里一暖。
他回复道:“不用等了,我会想办法的。我想娶你,越快越好。”
金敏秀发来一个笑脸表情:“我相信你。”
这句简单的“我相信你”给了李明阳莫大的动力。
03
他开始研究如何筹集彩礼。
大米倒是他的专业领域,通过几个批发商朋友,一百吨并不是太大问题。
真正的难题是一百万现金。
李明阳找到村里的几个发小商量对策。
他们坐在村口的老槐树下,一边抽烟一边讨论。
“阿阳,你确定要娶那朝鲜姑娘吗?才认识多久啊。”老友张强问道。
“认识一个多月了,虽然时间不长,但我觉得她很适合我。”李明阳坚定地说。
“一百万可不是小数目,你考虑清楚了吗?”另一个朋友王军担忧地说。
李明阳深吸一口气:“我这辈子没求过谁,今天我想请大家帮帮我。不是借钱,是帮我想想办法。”
朋友们看他如此认真,也都收起了玩笑的心思。
大家七嘴八舌地出主意,最终定下了一个计划:李明阳先去银行贷款,能贷多少是多少;然后找亲戚朋友借一部分;最后,把米店扩大经营,增加收入,争取在三个月内凑齐彩礼。
计划确定后,李明阳马不停蹄地行动起来。
他先去银行咨询贷款,凭借米店的资产和多年的良好信用记录,银行批准了他五十万的贷款。
接着,他挨家挨户拜访亲戚,借了二十多万。
为了扩大米店生意,他联系了周边几个餐馆和食堂,签下了大米供应合同,同时增加了一些高利润的进口大米品种。
就在李明阳忙碌筹钱的时候,金敏秀发来消息说她已经办好了签证,准备来中国与他见面。
这个消息既让李明阳惊喜又让他紧张。
一方面,他迫不及待想见到金敏秀;另一方面,彩礼还远远不够。
“你现在来会不会太早?彩礼我还没凑齐。”李明阳担忧地问。
“没关系,我可以先过来,帮你一起想办法。”金敏秀回答,“父亲同意我先过来看看。”
就这样,在认识两个月后,金敏秀坐了两天的火车和汽车,终于来到了江西。
李明阳早早地在车站等候,远远地就认出了那个拖着小行李箱的瘦小身影。
“你好,李...明阳。”金敏秀用生硬的中文问好,脸上带着羞涩的微笑。
“你好,欢迎来到中国。”李明阳接过她的行李,心里像揣了只小兔子,砰砰直跳。
金敏秀比视频里看起来还要瘦小,但眼睛更加明亮,皮肤白皙得几乎透明。
她穿着简单的白色T恤和牛仔裤,朴素却显得格外清爽。
李明阳带着金敏秀回到家,这是他父母留下的老房子,两室一厅,简单但整洁。
李明阳把主卧让给了金敏秀,自己搬到了次卧。
“这是你的家,很漂亮。”金敏秀环顾四周,真诚地赞美道。
“不漂亮,很普通。以后我们一起把它变得更好。”李明阳腼腆地说。
04
晚上,李明阳做了几个江西家常菜招待金敏秀。
看着她津津有味地吃着辣椒炒肉,李明阳心里涌起一种前所未有的满足感。
饭后,两人坐在小院子里,看着满天繁星,有一搭没一搭地聊天。
李明阳教她中文,她教他几句简单的朝鲜语。
“星星,朝鲜语怎么说?”李明阳指着夜空问。
“별,发音是byeol。”金敏秀认真地教。
“拼儿?”李明阳发音奇怪,逗得金敏秀掩嘴笑起来。
“你笑起来真好看。”李明阳由衷地说。
金敏秀脸红了,低下头小声说:“谢谢。”
第二天,李明阳带金敏秀去了米店。
店员们好奇地打量着这个来自异国的女孩,金敏秀则彬彬有礼地向每个人问好。
她主动帮忙整理货架,学习如何使用收银机,甚至尝试用简单的中文与顾客交流。
“这姑娘不错啊,懂事。”老顾客李大爷夸道。
李明阳笑得合不拢嘴:“是啊,她很好。”
村里人很快知道了李明阳找了个朝鲜媳妇。
有人好奇,有人羡慕,也有人背后议论。
“听说那朝鲜姑娘才十九岁,小李明阳十七岁呢,像是爸爸娶女儿。”
“外国媳妇能扎根吗?我看啊,过几年肯定回老家去。”
“你们知道不,人家要一百吨大米一百万彩礼呢,李明阳哪来那么多钱?”
这些议论不时传入李明阳耳中,但他不在意。
看着金敏秀每天勤快地帮他打理米店,用蹩脚的中文学习与人交流,李明阳觉得自己是世上最幸福的人。
金敏秀来到江西一个月后,李明阳向她求婚了。
没有钻戒,只有一枚自己积攒很久的金戒指。
在米店后院的小花园里,他单膝跪地,笨拙地用朝鲜语说:“嫁给我,好吗?”
金敏秀眼里闪着泪光,重重地点了点头:“好。”
求婚后,李明阳的压力更大了。
彩礼的事情一直是他心头的大石。
虽然已经筹集了八十万和五十吨大米,但距离要求还有不小的差距。
而且,随着金敏秀在村里生活的时间越长,闲言碎语也越来越多。
“听说那朝鲜姑娘是冲着钱来的,等拿到彩礼就跑。”
“我表姐在边境做生意,说那边的姑娘嫁中国人就是为了钱,根本不是真心的。”
李明阳的母亲从隔壁村赶来,一见面就发火:“明阳,你糊涂啊!一百吨大米,一百万元,这不是明摆着骗你吗?”
“妈,不是这样的,这是他们那边的风俗。”李明阳解释道。
“什么风俗这么离谱!我看是人家看你老实好骗!”母亲气得直拍桌子,“我看这门亲事别做了,把姑娘送回去吧。”
金敏秀虽然听不太懂,但也明白大致情况,默默地退到一边,眼眶红红的。
05
晚上,李明阳听见她在房间里啜泣。
他轻轻敲门:“敏秀,我能进来吗?”
房门开了一条缝,金敏秀红着眼睛站在那里:“对不起,给你带来麻烦了。”
李明阳心疼地把她抱在怀里:“别这么说,不是你的错。我会处理好的,你别担心。”
金敏秀依偎在他怀里:“我知道彩礼很高,父亲太固执了。我已经给他打电话,请他降低要求,但他说这是我们家乡的传统,不能改变。”
“我理解。”李明阳安慰她,“我会想办法的,你相信我吗?”
“我相信你。”金敏秀坚定地说。
第二天,李明阳带金敏秀去了县城最好的照相馆拍婚纱照。
虽然还没凑齐彩礼,但他想先把喜事的流程走起来。
金敏秀穿上洁白的婚纱,美得像个天使,李明阳看呆了。
“你...觉得我漂亮吗?”金敏秀羞涩地问。
“太漂亮了,像仙女一样。”李明阳由衷地赞美。
拍完婚纱照,两人在县城的小餐馆吃了顿简单的晚餐。
走在回家的路上,金敏秀突然问:“如果...如果我父亲一直不同意降低彩礼,你会怎么办?”
李明阳停下脚步,认真地看着她:“那我就一直攒钱,直到凑齐为止。我答应过要娶你,就一定会做到。”
金敏秀眼睛湿润了:“真的吗?即使要很多年?”
“即使要十年、二十年,我也会等。”李明阳坚定地说。
金敏秀踮起脚尖,轻轻吻了李明阳的脸颊:“谢谢你,我也会等你。”
这一吻让李明阳心头火热,更加坚定了尽快筹齐彩礼的决心。
接下来的日子,李明阳开始拼命工作。
他提前两小时开店,延后两小时关门,连周末也不休息。
金敏秀也帮忙照看店面,学会了算账和进货,有时还会做些朝鲜小吃卖给顾客,增加收入。
李明阳的母亲看到两人如此努力,态度也软化了:“那姑娘倒是挺勤快的,也有心。”
“妈,敏秀真的很好,你多接触接触就知道了。”李明阳趁热打铁。
母亲叹了口气:“你爸走得早,我就你这一个儿子,我只希望你过得好。如果那姑娘真心对你,彩礼的事情我帮你想办法。”
有了母亲的支持,李明阳更有信心了。
他发动全家的力量,从亲戚朋友那里又借了十多万。
大米也通过各种渠道凑到了八十吨。
距离金敏秀父亲设定的最后期限还有半个月,还差二十万和二十吨大米。
06
就在李明阳一筹莫展之际,金敏秀悄悄拿出了自己带来的金项链和手镯:“卖掉,帮你。”
“不行!这是你的东西。”李明阳坚决拒绝。
“我想帮你,我...爱你。”金敏秀认真地说,这是她学会的第一句完整的中文表白。
李明阳眼眶湿润,紧紧抱住她:“我也爱你。我们一起想办法。”
就在两人愁眉不展之际,一个意外的好消息传来。
李明阳经营多年的米店因为诚信经营,被县里评为“诚信示范店”,获得了二十万元的奖励。
这对李明阳来说简直是雪中送炭。
“这是老天都在帮我们!”李明阳激动地抱起金敏秀原地转圈。
金敏秀开心地笑着,眼里却闪过一丝忧虑。
李明阳敏锐地发现了:“怎么了?有心事?”
金敏秀欲言又止,最终摇摇头:“没什么,我很开心。”
李明阳没有多想,忙着准备彩礼的事情。
可就在他以为一切顺利时,村里一个流言开始传播,让他的世界崩塌。
那天,李明阳正在米店清点库存,村口的王婶急匆匆地跑来:“阿阳,有件事你知道不?”
“王婶什么事啊?”李明阳一脸疑惑地问着。
随后,王婶凑在李明阳耳边神秘兮兮地说了一句话,李明阳听后脸色瞬间变得惨白!
“村里都在传,你那朝鲜媳妇在老家有未婚夫,这次来就是为了赚彩礼钱回去结婚的。前几天张大姐的侄女从边境回来,说那边的人都知道这事。你可千万别被骗了啊!”
李明阳如遭雷击,手中的账本掉在地上,白纸飘落一地。
他想起金敏秀这段时间的一些反常行为:深夜的电话,锁门的私语,欲言又止的表情。
难道,这一切真的是一场骗局?她的笑容、她的泪水、她说的“我爱你”,都是假的吗?
晚上回到家,金敏秀正在厨房做饭,看到李明阳脸色不对,关切地问:“你怎么了?不舒服吗?”
“你老家有未婚夫吗?”李明阳直截了当地问。
金敏秀脸色变了:“谁...谁告诉你的?”
“这么说是真的了?”李明阳声音发抖,“你真的有未婚夫?”
“不是这样的!我可以解释...”金敏秀急切地说,可有限的中文词汇让她无法表达清楚。
“解释什么?解释你是来骗钱的?解释你要拿着我的血汗钱回去嫁给别人?”李明阳怒吼。
“不是!不是这样!”金敏秀哭着摇头,想去拉李明阳的手,却被甩开。
“我不想听!”李明阳转身冲出家门,留下金敏秀一人在厨房哭泣。
李明阳去了村口的小酒馆,点了一瓶二锅头,一个人闷头喝起来。酒馆老板小刘好奇地凑过来:“怎么了阿阳?少见你喝闷酒啊。”
“被骗了,被骗得好惨。”李明阳苦笑。
“那朝鲜姑娘?早就看出来不对劲。你这人太老实,容易上当。”小刘拍拍他肩膀。
李明阳又灌了一口酒:“我真的以为找到爱情了。”
“哎,现在知道也不晚,彩礼还没给呢。”小刘安慰道。
李明阳摇摇头:“不是彩礼的事。我是真心喜欢她,如果她也是真心的,彩礼多少都不是问题。可现在...全是骗局。”
07
李明阳喝到半夜,醉醺醺地回家。
推开门,看见金敏秀安静地坐在客厅沙发上,眼睛红肿,桌上放着一封信。
“这是什么?”李明阳拿起信。
“我写的,解释。”金敏秀小声说,“我中文不好,写下来,用翻译软件。”
李明阳打开信,是歪歪扭扭的中文字,写得很吃力:
“李明阳:
我没有未婚夫。家乡有人追我,他说我是他未婚妻,但我没答应。我来中国前,拒绝了他。村里人说我是他未婚妻,是谣言。
我半夜打电话是跟爸爸妈妈说,降低彩礼要求。我知道你很难筹钱。我爱你,不是为钱。请相信我。
金敏秀”
李明阳读完信,酒醒了一半。
他看着金敏秀哭红的眼睛,想起她这段时间的勤劳和付出,心里的怀疑开始动摇。
“你说的是真的吗?”李明阳问,声音不再那么冷硬。
“真的,我发誓。”金敏秀认真地点头,手放在胸口。
“那你能证明吗?”李明阳还是有些犹豫。
金敏秀思考片刻,拿出手机,拨通了一个视频电话。
电话那头是她的父母。
金敏秀用朝鲜语快速说了一通,然后把手机递给李明阳。
屏幕里,金敏秀的父亲用断断续续的中文说:“李先生,对不起。我女儿说,你很好,很努力。彩礼...太多了。我们...降低要求。大米八吨,钱...八万,可以吗?”
李明阳惊讶地看着屏幕,又看看金敏秀。
她微微一笑,眼中是真诚的爱意。
“谢谢您。”李明阳对着屏幕鞠躬,“我会好好对待敏秀的。”
通话结束后,金敏秀小心翼翼地问:“你...还生气吗?”
李明阳深深叹了口气,把她拉入怀中:“对不起,我不该不信任你。”
金敏秀在他怀里抽泣:“我也对不起,没解释清楚。”
那晚,两人坐在客厅里长谈,把所有的误会都说开了。
金敏秀告诉李明阳,家乡确实有个男孩子单方面宣称她是自己的未婚妻,这让她很苦恼,也是她决定来中国的原因之一。
她每天给家里打电话,是想说服父亲降低彩礼要求,但父亲一直很固执。
“爸爸觉得我嫁这么远,要有保障。”金敏秀解释,“他怕我受苦。”
李明阳握住她的手:“我会让你幸福的,我保证。”
08
第二天,李明阳主动去找了村里几个关系好的朋友,解释了误会。朋友们了解情况后,纷纷表示愿意帮忙。
“阿阳,你这么多年帮过不少人,现在你有难处,大家自然会帮你。”老张拍着胸脯说。
村里人合力又凑了些钱和大米,李明阳母亲也拿出了自己的积蓄。最终,他们凑齐了八吨大米和八十万现金,刚好满足了金敏秀父亲降低后的彩礼要求。
两家人通过视频确认了彩礼事宜,金敏秀父母表示会尽快办理手续来中国参加女儿的婚礼。
婚礼定在了一个月后,地点选在村里的祠堂。李明阳和村民们一起打扫布置,金敏秀则和李明阳的母亲一起准备嫁妆和喜宴。两人忙得不亦乐乎,却乐在其中。
婚礼前一天,金敏秀的父母终于从朝鲜赶到了江西。金父是个身材魁梧的中年男子,表情严肃;金母则一脸慈祥,和蔼可亲。见面后,李明阳恭敬地向他们鞠躬,用翻译软件表达了自己的敬意。
“李先生,我听敏秀说你是个好人。”金父通过翻译说,“我把女儿交给你,希望你好好照顾她。”
“我会的,请您放心。”李明阳郑重承诺。
金母拉着金敏秀的手,问长问短,脸上满是对女儿的牵挂。通过翻译,李明阳得知金敏秀在家乡是独生女,从小懂事乖巧,是父母的掌上明珠。这让他更加珍视这份来之不易的爱情。
婚礼当天,整个村子都沸腾了。祠堂前挂满了红灯笼,地上铺着红地毯。李明阳穿上新买的西装,站在门口迎接宾客。金敏秀则在房间里由母亲和李明阳的母亲一起帮忙梳妆打扮。
“儿媳妇真漂亮。”李明阳的母亲赞叹道。
金母虽然听不懂,但看到儿媳妇得到认可,也露出了欣慰的笑容。
十点整,婚礼开始。金敏秀穿着传统的朝鲜婚服,在父亲的陪伴下缓缓走来。她的面容被盖头遮挡,但李明阳知道,那底下是他今生挚爱的容颜。
按照中国传统,两人拜天地、拜父母,交换戒指,然后由村长宣布婚礼完成。李明阳小心翼翼地掀开金敏秀的盖头,看着她含羞的脸庞,心中充满了幸福感。
婚宴上,金敏秀用刚学会的中文对大家说:“谢谢你们接纳我。我会学好中文,做个好妻子,好儿媳。”
村民们被她真诚的态度感动,纷纷鼓掌。就连之前说闲话的王婶也红着脸过来道歉:“阿阳,敏秀,对不起啊,之前是我嘴快,乱传话。”
“没关系,都过去了。”李明阳大度地说。
婚后,金敏秀很快适应了江西的生活。她学会了做当地菜肴,也把朝鲜美食带给了村民们。在她的建议下,李明阳在米店里开辟了一个小角落,专门卖一些朝鲜特色食品,意外地受到了顾客欢迎。
金敏秀的中文进步很快,半年后就能流利交谈了。她还教村里的孩子们学朝鲜语,成了村里的“小老师”。李明阳看着妻子融入新生活,感到无比自豪。
09
一年后,金敏秀怀孕了。李明阳激动得像个孩子,每天变着花样给她煲汤,买补品。金敏秀父母得知消息后,也从朝鲜寄来了各种补品和婴儿用品。
“都说男孩像妈妈,女孩像爸爸。”李明阳摸着金敏秀的肚子,笑着说,“不管像谁,都是我们爱情的结晶。”
金敏秀已经能说一口流利的江西话了,她调皮地回答:“那我希望是个女孩,像你这么执着,这么有担当。”
李明阳笑着亲吻她的额头:“我的执着和担当,都是因为你值得。”
怀孕期间,金敏秀还坚持帮忙打理米店。李明阳心疼她,想让她在家休息,但金敏秀坚持道:“我不是弱不禁风的花朵,我要和你一起奋斗。”
李明阳被妻子的坚强感动,更加努力地工作,希望给她和孩子创造更好的生活。他开始学习新的经营方法,把米店的生意拓展到网上,甚至开始考虑开分店。
金敏秀怀孕七个月时,一个意外的好消息传来。李明阳的米店因为特色经营和诚信服务,被一家电视台选中,要做一期创业故事专访。
“他们要采访我们的爱情故事和经营故事。”李明阳兴奋地告诉金敏秀。
“真的吗?太好了!”金敏秀开心地鼓掌。
电视台的记者来到米店,详细采访了李明阳和金敏秀的跨国恋情和创业历程。他们尤其对“一百吨大米,一百万元彩礼”的故事感兴趣,认为这是一个体现爱情力量的感人故事。
节目播出后,米店一下子成了网红打卡点。许多人慕名而来,不仅买米,还想见见这对跨国夫妻。生意一下子火爆起来,李明阳不得不雇了两个店员帮忙。
金敏秀分娩的那天,李明阳紧张得手足无措。他在产房外来回踱步,不停地看表。经过八个小时的努力,金敏秀顺利产下一个健康的女婴,七斤六两,皮肤白嫩,眼睛大大的,像极了金敏秀。
“我们该给她取什么名字?”李明阳轻轻抚摸女儿的小脸蛋,满脸幸福。
金敏秀想了想:“叫李米吧,纪念我们的爱情故事。”
“李米,好名字。”李明阳点点头,眼里含着泪光。
金敏秀父母和李明阳的母亲都赶来看望小外孙女,老人们围着摇篮,脸上洋溢着幸福的笑容。这一刻,所有的误解、争执和辛苦都化为云烟,只剩下满满的爱与祝福。
李米的出生给这个跨国家庭带来了更多的欢乐。金敏秀恢复得很快,产后一个月就开始帮忙打理店务。李明阳为了分担妻子的压力,请了保姆帮忙照顾孩子。
时光飞逝,李米三岁时,李明阳的米店已经发展成了当地小有名气的连锁店,在周边县城开了三家分店。他们搬进了县城的新房子,生活条件大大改善。金敏秀也完全融入了中国生活,说着一口流利的江西话,成了当地“最美外国媳妇”。
李米的周岁宴上,全村人都来捧场。金敏秀的父母也从朝鲜赶来,带来了满满一箱子朝鲜特产。饭桌上,金父举杯向李明阳敬酒:
“女婿,当初是我太固执,要那么多彩礼。现在我明白,比彩礼更重要的是女儿的幸福。看到敏秀和李米过得这么好,我很欣慰。”
来源:卡西莫多的故事一点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