发明陶容器、驯化水稻:世界上最早的两个文明都创造于华南地区

360影视 动漫周边 2025-04-29 11:55 2

摘要:这些发明创造中,哪个最早出现,那么文明就诞生于哪一时刻。根据考古发现,最早的重大且影响力巨大的发明创造是陶容器,其次是水稻的驯化。

陶容器和稻作文明走廊

文/万物君

《万物史话·本纪一·中华文明》系列文章,将整理和解读我国自古以来的各种文明创新。

文明是指重大且影响力巨大的发明创造。

这些发明创造有很多,例如,农业、文字、阶级、国家、陶容器、青铜器、城市、工业、科学、神话、文学、国家,等等。

这些发明创造中,哪个最早出现,那么文明就诞生于哪一时刻。根据考古发现,最早的重大且影响力巨大的发明创造是陶容器,其次是水稻的驯化。

研究发现,这两个重大且影响力巨大的发明创造,也即陶容器文明和稻作文明,都来自于华南地区

陶容器诞生于2万年前的江西省万年县仙人洞遗址。截至目前,这是最早的重大且影响力巨大的发明创造。就此而言,可以认为,中华文明诞生于2万年前。事实上,世界文明也诞生于这一时刻。

仙人洞遗址的陶罐

在仙人洞的陶容器未被测年之前,学术界多认为早期陶器有不同的起源地区,主要是在中国、日本和俄罗斯远东地区这三个区域。时间在1.3-1.7万年前左右。而且,它们的形制多不相同,俄罗斯远东地区多为平底器,日本平底器和圜底器兼有,中国华南地区多为圜底器。

2012年6月,美国《科学》发表论文称,中美学者共同确认仙人洞遗址出土的陶容器距今20000年。在此基础上,重新思考陶容器的起源和传播,可以认为,其中一条传播路线是这样的:

大约1.7万年前,海平面非常低,华南地区的一支人群(父系单倍群很可能是O1b2-P49),向东迁徙到日本地区。在那里,他们改进了陶器的形制,创造出了平底器。再后来,主要使用平底器的日本先民,把陶容器制造技术传播到了俄罗斯远东地区。最后,东北地区的先民把制陶技术传播到我国华北地区和西亚等地。

不过,陶容器更早的传播路线是,向西南地区传播。因此,我们在湖南道县玉蟾岩遗址发现了距今1.8万年的陶容器。

湖南道县玉蟾岩遗址出土的陶釜

在道县的东南,广东清远的青塘遗址,考古学家也发现了陶片,碳十四测年数据显示距今1.7万年左右。

总之,陶容器诞生后,首先在华南地区的先民中间相互传播。这些先民的父系单倍群主要是:O2a、O1b1、O1b2、O1a和N系人群。

如前所述,1.7万年前,O1b2部分人群率先离开华南地区,进入日本。

大概在1.4万年前,N系人群也开始沿海北上,进入山东半岛,并在淄博市临淄区创建了赵家徐姚遗址,时间距今约1.32万年。他们使用的陶容器是圜底釜,在未来的几千年里,这将是他们的最大特点。

大概在9000多年前,O2a开始北上,在河南漯河创建了贾湖遗址,他们在那里发展壮大,如今占比高达52%,从而成为华夏民族的主根系。

9000年前是史前文化

至于O1b1和O1a,很少北上,如今占比各为10%左右。

有没有发现,太早离开或者太晚离开华南大本营,其结局都不是太理想。只有O2a,卡在新石器时代中期的节点上离开华南地区,从而让自己在中原地区成功地发展壮大。正所谓,来得早不如来得巧。

或问,陶容器是谁发明的?私以为,上述五个单倍群中最有可能的是:O1b1和O2a。

水稻起源于华南地区,相关考古结果如下:

1993年,江西万年县仙人洞遗址出土了1.4万年以前的野生稻及1.2万年的人工栽培稻植硅石标本。在吊桶环的E层和仙人洞的3C1A层,距今1.5万-1.2万年间,有野生稻和栽培稻植硅石共存现象,而且出现野生稻植硅石逐渐减少、栽培稻植硅石逐渐增多的规律。在距今约12000年前的地层中,不仅出现人工驯化稻植硅石,还各自发现有石铲、蚌刀、蚌镰、穿孔石器和石磨盘等原始农业工具、稻谷加工工具等。

1995年,湖南道县玉蟾岩遗址发现了距今约1.4万年的人工栽培稻标本。中国农业大学教授张文绪对这些稻谷进行了电镜分析,推定它们是一种兼有野、籼、粳综合特征的特殊稻种,体现了从普通野生稻向栽培稻初期演化的原始性状。

陶容器和稻作文明走廊

2013年,广东英德牛栏洞遗址出土了距今1.4万年的水稻硅质体,其扇柄长、扇叶长与现代水稻籼稻相似,扇厚与现代水稻粳稻相似,属于一种非籼非粳的类型,可能在水稻的演化序列上处于一种原始状态,证明同期存在原始农业萌芽的可能性。

2018年,娅怀洞遗址出土了距今1.6万年的稻属植硅体,同时发现了距今28000年的疑似水稻植硅体。

综上,华南人至少在1.6万年前就已经开始食用野生稻了,并在这个过程中不断的驯化水稻。因此可以认为,在个别地区,如玉蟾岩遗址,约在1.4万年前,就已经部分地驯化了水稻,早于小麦和粟黍被驯化的时间。

观察地图,我们会发现,从江西万年县到广西南宁,这条线及其附近,分布着若干遗址,他们都很早地使用了陶容器和水稻,因此可称之为“陶容器和稻作文明走廊”。

私以为,O2a分布在这个走廊的北边,O1a分布在这个走廊的南边。至于O1b1、O1b2和N系,可能分布在走廊中央。

来源:万物史话

相关推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