开阳:绘就诗意田园 建设和美乡村

360影视 欧美动漫 2025-04-29 14:36 2

摘要:四月春光,万物勃发。走进开阳县南龙乡田坎村,漫步在田坎村的小道上,风和景明,青山如黛,水声潺潺。村庄房屋白墙黛瓦,古香古韵,四面环山皆入画,一幅田园风光优美的和美乡村新画卷在人们眼前徐徐展开。

四月春光,万物勃发。走进开阳县南龙乡田坎村,漫步在田坎村的小道上,风和景明,青山如黛,水声潺潺。村庄房屋白墙黛瓦,古香古韵,四面环山皆入画,一幅田园风光优美的和美乡村新画卷在人们眼前徐徐展开。

近年来,开阳县以农村人居环境整治为抓手,改善农村人居环境,加快特色产业发展,推动乡风文明建设,奋力绘就产业兴、环境美、乡风淳、生活好的新时代和美乡村画卷。

扮靓乡村环境 提升宜居质量

“人在画中走、鸟在林中鸣。”是南龙乡田坎村生态风光的真实写照,这里有美丽的茶园,全国文明村寨。

开阳县南龙乡以人居环境整治为抓手,深入推进“厕所革命”、生活污水处理等工作,实施城乡环卫一体化,组建以“党员干部+网格员+保洁员”为主体的志愿服务清洁队伍,在乱堆乱放、污水排放上持续发力,通过深入开展“十星级文明户”“最美庭院”评选及“护水净土靓家园”等活动,引导群众改院、改水、改厨、改线、改厕,创建“最美庭院”“十星级文明户”,引领带动全村村民参与到美丽家园建设中来,逐步实现了村容村貌“净起来、绿起来、亮起来、美起来”。

“现在家乡的变化太大了,村里的基础设施完善了,人居环境变好了,回到家里心情也很舒畅……”蛇年春节期间,南龙乡返乡群众此起彼伏的称赞声,是对家乡人居环境改善最好的证明。

壮大乡村产业 释放发展潜力

开阳县立足自身资源,依托产业发展基础,坚持产业发展多元化,以招商引资和激活民间资本投资为突破口,强力推进农林产业和民营企业发展,形成了电子商务、交通运输、现代物流、建筑房地产、休闲旅游等行业快速发展的繁荣景象。

围绕产业发展、农旅融合做文章。在全县发展枇杷、樱桃、黄桃、蜂糖李、沃柑等特色产业,吸引大量的县内外游客到产业基地打卡游玩。同时,借助特色林果打造线上线下销售平台,推出诚实守信代言宣传片,引领崇德向善文明新风尚。

产业的发展,不仅盘活了土地资源,还解决农村村民的就业问题,鼓足群众的“钱袋子”。

产业兴、乡村兴,产业旺、群众富。在推动产业振兴的道路上,开阳县围绕富硒粮油生产、富硒特色果业、中药材种植等特色产业基地建设,坚持科技兴农、产业富农,在高寨乡发展中药材产业,在龙岗、楠木渡、冯三、花梨等乡镇发展富硒粮油产业和富硒特色果业,为农村经济高质量发展释放出巨大潜力。

繁荣乡村文化 建设和美乡村

充分挖掘民俗文化、农耕文化底蕴,抓实“一村一特”产业推动乡村文化振兴,以老党员、退休老干部、优秀教师为主体,培育乡村文化工匠,聚焦乡村振兴一线,推出一批群众喜闻乐见、接地气的精品力作,采取抖音、短视频展播等形式,丰富群众文化生活,让群众寓教于乐。

与此同时,各乡(镇、街道)在各村建设“农家书屋”,配备群众喜闻乐见的图书,深入推动“全民阅读”,采取“硒乡新语”理论宣传二人讲、“群众坝坝会”等形式宣传宣讲文化精髓要义,形成“以文育人、以文化人、以文感人”的局面,助力党的方针政策落地生根,让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深入人心,健康向上的人文精神根植于群众的心灵深处,引领群众传承爱党爱国爱家乡的情怀,转变思想观念,提振信心斗志,激发和美丽乡村建设内生力量。

发挥文化在凝聚民心、教化群众、淳化民风中的作用,以树新风、崇美德、弃陋习为纲,大力推进移风易俗,努力传播新风正气正能量,聚力将“诚、孝、俭、勤和”社会新风尚传到千家万户。推动文化建设与精神文明建设有效融合,加快新时代文明实践“政治、法治、德治、自治、智治”五治融合发展,在乡村振兴的道路上不断释放精神文明力量。

与此同时,开阳县深化移风易俗,引导群众自觉抵制高价彩礼、厚葬薄养、封建迷信等不良风气,评选表彰文明家庭、“最美基层奋斗者”“开阳好人”等,以榜样的力量推动乡风文明建设,让乡村面貌焕然一新,文明实践蔚然成风。

“开阳县将加快宜居宜业宜游和美乡村建设,持续盘活资源、激活业态、做强产业,深耕强县富民特色经济,点燃乡村振兴‘新引擎’,让更多群众享受乡村振兴带来的发展红利。”开阳县相关负责人如是说。

贵州日报天眼新闻记者 杨唯

编辑 罗昌

二审 何欣

三审 胡丽华

来源:天眼新闻

相关推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