摘要:大赛共收到参赛作品1031部,其中,诗歌类421部,散文类365部,小说(故事)类147部,剧本(微短剧)98部。为做好评审评选工作,大赛特别邀请省市文艺家、专家组成评审工作组,经初评、复评,最终评出诗歌、散文、小说(故事)、剧本(微短剧)及最具潜力IP奖五类
为促进金堂网络文学
创作人才、基地、作品等孵化培育
解锁城市宣传的流量密码
丰富城市形象的艺术表达
通过网络文学精品创作
讲好金堂故事
中共金堂县委宣传部联合金堂县融媒体中心
金堂县教育局
金堂县文学艺术界联合会
共同举办了
金堂县2024年“金蜀葵”网络征文大赛
面向全社会征集诗歌、散文
小说(故事)、剧本(微短剧)等
四类原创文学作品
大赛共收到参赛作品1031部,其中,诗歌类421部,散文类365部,小说(故事)类147部,剧本(微短剧)98部。为做好评审评选工作,大赛特别邀请省市文艺家、专家组成评审工作组,经初评、复评,最终评出诗歌、散文、小说(故事)、剧本(微短剧)及最具潜力IP奖五类奖项,获奖作品32部。
通过征文大赛的举办,吸引激发广大创作者用文字书写时代精神、传播主流价值、激发文化活力,展现新时代经济社会发展万千气象,塑造彰显金堂宜居宜业、拼搏奋进的城市形象。
一起来看看哪些作品获奖了吧!
诗歌单元
散文单元
小说(故事)单元
剧本(微短剧)单元
最具潜力IP奖
专家评语
《一代名旦魏长生》:
讲述了金堂人、中国戏曲史上的秦腔艺术大师魏长生三次进京献艺、轰动京师并最终殁于后台的故事,讴歌了魏长生追求艺术、献身艺术、正直善良、不畏强暴的高贵品质,体现了生命的崇高价值和真善美追求。既有宏大深远的家国情怀,又有可感可触的历史温度,人物形象鲜明,故事精彩纷呈,强烈的矛盾冲突和精湛的艺术水准让作品具有精品IP转化的潜力。
《资水人家》:
一部饱含深情的乡土史诗。作者以双全的视角,描绘了农村生活的艰辛与温暖,展现了普通人在时代洪流中的挣扎与奋进。母亲的刚强、父亲的沉默、姐姐的奉献,构成了感人至深的家庭画卷。作品不仅记录了土地的变迁,更挖掘了移民文化的深层意义,呼吁人们不忘根本。
《金堂风物:时光的诗意流转(组诗)》:
通过八首诗歌展现了作者对金堂不同地域、自然景观和人文环境的深刻感悟,既有古典山水诗的意境神韵,又融入现代主义的智性思辨,形成了一种“在场”与“疏离”并存的审美特质。当诗人以“一片羽毛”的姿态坠入白鹭洲的无声之地,或以“呼吸与山谷和解”的谦卑姿态直面自然,他不仅重拾了东方美学中“天人合一”的精神血脉,更为当代诗歌注入了直面现实的勇气与重构历史的雄心。
《慈云寺问佛》:
作者以诗意的笔触与深邃的哲思,将千年古刹慈云寺的山水形胜、历史文脉与佛禅意境娓娓道来。文章以“问佛”为魂,融自然之灵秀、人文之厚重、信仰之澄澈于一体,既有对金堂山水生态的细腻描摹,亦不乏对战争与和平、生命与信仰的深刻叩问。行文如沱江奔涌,既有“云顶晴岚”的磅礴气象,亦见“苔花如米”的细腻温情。通过古寺的一砖一瓦、一草一木,诠释了“心即佛”的真谛,更以银杏夫妻树的坚韧与苍鹰凌空的自由,礼赞生命的壮美。《慈云寺问佛》辞采斐然,意境高远,是一篇文学性、思想性与地域文化特质的散文佳作。
来源:生活小瞬间