摘要:时下,正值羊肚菌采摘季,张家川胡川镇食用菌生产基地里一派繁忙景象,数十座冬暖大棚与工厂化大棚在阳光下错落有致。走进棚内,一颗颗鲜嫩肥厚的羊肚菌如精致小伞般破土而立,乳白色菌柄撑起蜂窝状菌盖,在黑色土壤上勾勒出勃勃生机。工人们或手持小弯刀,小心翼翼地采收成熟菌菇
时下,正值羊肚菌采摘季,张家川胡川镇食用菌生产基地里一派繁忙景象,数十座冬暖大棚与工厂化大棚在阳光下错落有致。走进棚内,一颗颗鲜嫩肥厚的羊肚菌如精致小伞般破土而立,乳白色菌柄撑起蜂窝状菌盖,在黑色土壤上勾勒出勃勃生机。工人们或手持小弯刀,小心翼翼地采收成熟菌菇,或将满筐新鲜的菌菇麻利地进行分拣,手指翻飞间尽是丰收的喜悦。
这座位于胡川镇循环产业示范园区的基地,是胡川镇依托中央三部委和财政衔接资金而建成,基地以“村党支部+企业+合作社+农户”的发展模式,引进专业人才团队负责生产管理、技术指导和市场开拓,将原生态种植与现代科学管理相结合,培育出的羊肚菌肉厚柄白,个大质优,深受北上广深及长沙等地市场青睐。
“基地占地56亩,共有37座大棚,其中22座常规大棚已全面投产,单棚年产值可达10万元;15座工厂化大棚中有6座投产,单棚年产值可达60万元。整个基地年产值可达800多万元。”基地负责人马小军介绍,目前已采收鲜菌超万斤,预计将持续到五月中旬。产品除订单直销外,还通过本地商超、干货礼盒、电商直播等渠道多元销售延伸价值链,同时为当地16个村年分红30余万元。
为提升大棚的有效利用率,基地采用“菌菜轮作”模式,羊肚菌采收后,常规大棚将接力种植蔬菜番茄、串收番茄等四个品种的番茄。工厂化大棚则凭借恒温恒湿的全自动化控制系统,实现羊肚菌“四季不断档”生产,持续保障市场鲜货供应。待整体投产后,村集体可按照4%比例分红,年积累达66万元。
小小羊肚菌不仅让胡川镇迈上乡村振兴“快车道”,更成为村民们家门口的“致富伞”。
胡川村村民马海珍笑着算起账:“土地流转有租金,基地务工每天赚100元,年收入两万多元,还能照顾家里,比外出打工强多了!”像她这样的受益者不在少数,基地已带动超100个季节性岗位,20多个稳定岗位,预计可为群众增收110万元,人均增收0.92万元。如今,“流转土地得租金,基地务工挣薪金”已成为当地村民的增收标配。
为延长产业链,打造羊肚菌品牌,胡川镇以招商引资为抓手,引入张家川县隆辉农业开发有限责任公司,建成菌种生产线、冷藏库、烘干车间及电商直播间等配套设施,推动“种植—加工—销售”一体化发展。依托园区区位与产业优势,安禾生态农业等企业相继落户,形成羊肚菌种植、环卫产品加工、农副产品加工等多元产业集群,提供稳定就业岗位超35个,为乡村振兴注入强劲动能。
“下一步,我们将聚焦‘延链补链强链’,实施基础设施升级、加工能力提升和经营主体培优三大工程,在精深加工、冷链物流、人才培育上持续发力,打造从种植到销售的完整产业链,让羊肚菌‘小特产’真正成长为富民‘大产业’。”胡川镇党委委员、武装部长马伟说。
来源:新天水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