清华、北师大、国科大……2025多所大学本科招生亮点抢先看!

360影视 日韩动漫 2025-04-29 18:24 2

摘要:高考的脚步渐近,近日,不少高校通过多种渠道积极宣传其2025年的招生政策,纷纷亮出“秘密武器”——新增双学士学位项目、全员导师制、全部进入贯通培养体系……可谓是亮点频频!今天,小编为大家整理了这些院校最新2025年招生亮点,一起来看~

高考的脚步渐近,近日,不少高校通过多种渠道积极宣传其2025年的招生政策,纷纷亮出“秘密武器”——新增双学士学位项目、全员导师制、全部进入贯通培养体系……可谓是亮点频频!今天,小编为大家整理了这些院校最新2025年招生亮点,一起来看~

清华大学

同时推进“AI+”等四个新书院建设

四个新书院分别是:国际化STEAM书院、能源方向书院、未来工程方向书院、AI+书院。

国际化STEAM书院面向国际和国内招收本科学生,以国际化、创意工程思维和小班场景化为教学特色,在宽口径的理工(STEM)人才培养中,融入艺术、创意要素。学生可在融合设计科学、土木工程、机械工程、信息科学技术的课程体系中选择最适合自己的培养路径,并获得交叉工程或相关专业的工学学士学位。

能源方向书院将充分发挥学校在能源领域的多学科优势,致力于培养兼具深厚家国情怀与宽广国际视野,拥有数理智宽口径工科基础、物质科学思维能力和战略预判眼光的智慧能源创新引领者,将持续推动学生从基础研究到场景应用的全创新链沉浸体验,助力中国能源战略转型与竞争力提升。

未来工程方向书院以培养“未来工程引领者”为目标,以“AI驱动的工程+管理”为特色,突破传统专业边界,为工程设施可持续与智能化培养国家重大工程的组织者、工程技术瓶颈的突破者、城乡流域治理的领导者和推动行业变革的创业者。学生可自主选择感兴趣的工程前沿主题学习,并以交叉工程、电子信息科学与技术、工程管理等7个专业之一毕业和深造。

AI+书院集中学校在人工智能领域所具有的显著学科优势,旨在以最AI的方式培养最具创新能力的AI人才,以AI核心科学素养为基座,促进AI与各学科深度交叉融合,聚合学科前沿与产业中坚力量,为AI时代原住民构筑丰饶的成长生态。

北京师范大学

四个双学士学位项目2025年开始招生学校持续加强新文科和新工科的建设,在本科专业建设上会陆续推出文工交叉、文理交叉、理工交叉的双学士学位。去年已经推出了“社会学+心理学”“英语+历史”“经济+统计”三个双学位,今年将会推出“汉语言文学+人工智能”“传播学+人工智能”“公共事业管理”“统计学+环境工程”四个双学士学位。

华南理工大学

打造拔尖创新人才培养新高地

设立百步梯创新学院,包含四大工科试验班:AI先进技术拔尖班、院士特色班、理工交叉创新班、卓越人才班。四大工科试验班实行全员导师制,院士、高层次人才担任班主任,科研启航,一生一计划,小班授课,1+3培养模式,自由分流,多元发展,拥有高保研率,保研不分校内外。

实施双学位复合型人才培养2025年新增自动化+工商管理,城乡规划+大数据管理与应用,旅游管理+计算机科学与技术等三个双学位班,毕业证书注明两个专业信息,学位证书注明所授予的两个学士学位信息。

新增三个新专业2025年有57个招生专业(类),新增电子科学与技术、低空技术与工程(全国六所,华南地区唯一)、智慧交通等3个新专业。

北京理工大学

建立“卓越班”,培养7年毕业的博士学生在大二时可任选全校专业,并在院士导师的指导下进入科研团队开展研究;大三起进行本博转段学习,符合条件的学生,3年完成本科学业,后4年进入博士阶段学习,7年可取得博士学位。

建立“智能班”,培养人工智能领域拔尖创新人才学校目前正在高标准筹建人工智能学院,实行本硕博贯通培养。五个学科方向:人工智能学院设置了人工智能理论基础、类脑智能、群体智能、智能安全与反智、智能技术及应用五个学科方向。

建立“领军班”,锻造战略科技领军者和卓越工程师“领军班”采用本研贯通的培养模式,学生一入学,就量身定制涵盖本科与研究生阶段的一体化培养方案。 学生在研究生就读期间,就进入国内大型军工集团、顶级研究院所开展工作,同时获得专项资助,最高可达15000元每月,并且毕业后优先入职工作。

新增“低空技术与工程”专业重点培养面向低空经济发展战略需求的拔尖人才。本科招生方面,“低空技术与工程”专业在“宇航与机电类”这个大类中进行招生,设立“ 低空技术班 ”。

中国科学院大学

本科生全部进入贯通培养体系2025年,中国科学院大学录取的本科生全部进入贯通培养体系。贯通培养专项分为两个阶段,学生可根据自己的学习节奏有一定的弹性安排。第一阶段(第1-3学年),主要修读本科的公共课、专业必修课和部分贯通课程;第二阶段(第4-8学年)主要修读研究生所需的贯通课程、跨学科课程、研讨课程,参加前沿讲座等,通过博士生资格测试后,进入博士论文研究阶段;学生还可根据科研进展需要,再选修少量高阶课程,完成博士学位论文。完成第一阶段课程后,学生达到本科毕业的要求,可以退出贯通培养体系,选择传统的本科毕业渠道。

香港中文大学(深圳)

人工智能学院成立,拟新增“人工智能”本科专业学校的第八所学院——人工智能学院成立,计划从三个方面展开建设:一是构建学科前沿体系,深化人工智能核心能力,打造具有全球影响力的学科生态;二是推动人工智能跨界融合,赋能多元学科创新,围绕国家和粤港澳大湾区需求,布局国际化学科,引进优质人才;三是培养具有国际视野、创新能力和家国情怀的顶尖人才,通过多元化教学与实践,培养学生用科技力量解决社会问题的实践能力。

本硕博贯通人才培养模式

学校自2024-2025学年起实施本硕贯通式培养。对于计划在学院内继续升学的学生,各学院学生大三结束时排名在本专业前50%者,均有资格获得本学院内直硕录取;各学院细则略有不同,符合各学院要求的学生只需在学院规定的时间内提出申请,材料审核通过后,无需考试,直接录取。对于计划在学院之间继续升学的学生,香港中文大学(深圳)各学院每年有20%的应届毕业生可获得推荐免试攻读本校研究生的资格;所有获得推免资格的同学可同时申请三个研究生项目,并将免去所申请研究生项目的初试环节(如有),直接进入复试。

新增“大数据管理与应用”本科专业

学校经管学院于2025年新增本科专业“大数据管理与应用”,旨在培养具备扎实的数据科学基础、先进的管理理念和跨学科应用能力的高素质人才。该专业结合管理学、计算机科学、统计学等多学科知识,致力于培养学生在大数据采集、处理、分析、应用及管理方面的综合能力,使其能够在商业、金融、医疗、政府等领域中运用大数据技术解决实际问题。

来源:锦绣巴蜀

相关推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