摘要:相信很多网友这几天都在关注神舟十九号飞船的返航。一开始,神舟十九号飞船计划在4月29日返回的,所以在这一天很多网友都在留意飞船的飞行动态,也在找飞船返航的直播,不过都没有看到飞船返航的消息。一开始可能很多网友还在担心,后来官方宣布神舟十九号飞船返航时间推迟了。
相信很多网友这几天都在关注神舟十九号飞船的返航。一开始,神舟十九号飞船计划在4月29日返回的,所以在这一天很多网友都在留意飞船的飞行动态,也在找飞船返航的直播,不过都没有看到飞船返航的消息。一开始可能很多网友还在担心,后来官方宣布神舟十九号飞船返航时间推迟了。虽然延期返航,但大家不需要担心,因为神舟十九号飞船返航时间调整是正常操作,并不是飞船出现了问题。
事情是这样的,和之前的几艘从中国空间站返航的飞船一样,神舟十九号飞船计划在东风着陆场进行着陆,而在近期,东风着陆场的气象条件并不满足飞船返航的要求。载人飞行任务安全是第一位,需要在确保安全的情况下才会实施载人飞行任务,所以为了航天员的安全,我们就调整了神舟十九号飞船的返航时间,让这艘飞船推迟返回地球。
大家都在期待神舟十九号航天员们安全返航,现在看到飞船是因为着陆场的气象原因导致延期返航,而不是飞船的问题,大家也放心了。等天气好转后,神舟十九号飞船就会撤离返回地球了。所以,现在我们只需要等待神舟十九号飞船返航就行。
神舟二十一号飞船待命中
在神舟二十号飞船发射升空的时候,神舟二十一号飞船就开始进入大家的视线,不过目前官方暂时没有公布神舟二十一号飞行任务的详细信息,包括航天员的乘组组合情况、飞行任务的具体任务、发射时间等详细信息,所以我们现在也不知道神舟二十一号飞船具体在哪一天发射,具体由哪3名航天员来完成神舟二十一号飞行任务。
虽然暂时还没公布关于神舟二十一号飞行任务的细节,但是官方已经表示参加神舟二十一号飞行任务的航天员已经确定了,而且神舟二十一号飞船已经做好发射的准备,正在发射场处于待命状态,随时具备快速发射的条件。只要有需要,神舟二十一号飞船可以在最短的时间内发射升空去执行飞行任务,或者执行太空救援任务。
这其实也是正常操作。神舟二十一号飞船处于待命状态,和神舟十九号飞船的延期返航没有相关性,大家不要过度解读。因为太空飞行比我们想象中的更加危险,飞行时间越长,风险系数越高。在以前刚刚进入航天时代的时候,一般都是单艘飞船独立飞行几天后返回地球,飞行时间短,还可以随时返回,所以就算遇到紧急情况,飞船也可以快速返航。
而在进入空间站时代以后情况就不同了。以国际空间站为例,国际空间站已经在轨运行超过20年时间了,飞行时间这么长,空间站面临的威胁会非常多,宇宙辐射、太空垃圾、空间小碎片、空间小颗粒都是潜在的威胁。而且随着飞行时间越长,空间站本身也会存在一些问题。这些年来,我们经常看到国际空间站传出各种问题,包括泄漏、缝隙、金属疲劳等。
此前NASA曾经报告国际空间站存在多达4处裂缝以及50个潜在的隐患,每天都有空气泄漏到外太空,问题可能出在俄罗斯“星辰”号服务舱与货运飞船对接口的转移通道。这一个空气泄漏的问题已经持续了5年之久,美国、俄罗斯都没法彻底解决这一个问题。
在对国际空间站的风险进行评估后,NASA担心这一个舱段存在灾难性故障的风险,未来国际空间站可能会解体,所以NASA要求停靠在空间站的美国“龙”飞船增加临时座椅以备紧急撤离,在遇到紧急情况的时候,载人龙飞船可以搭载更多的宇航员撤离。
理论上来说,只要在轨的飞船没有受损,在遇到紧急情况时应该是可以快速撤离返回的,但在实际中不一定可以实现。如果空间站组合体遭到了太空垃圾的撞击严重受损的话,飞船可能没法和空间站组合体正常分离,这样的话,就需要有新的飞船去执行救援任务把航天员接回来。
我们在进入空间站时代后,载人飞船的发射就开始采用“发一备一”的模式,也就是说发射一艘载人飞船,在发射场就备份一艘载人飞船。只要有航天员在空间站执行飞行任务,发射场就会有一艘新的载人飞船、一枚新的火箭处于待命状态,为在轨的航天员保驾护航。当前处于待命状态的神舟二十一号飞船是为神舟二十号飞船的航天员保驾护航的,并不是因为神舟十九号飞船推迟返航才进入待命状态,这两者之间没有相关性。
返航过程惊心动魄
现在神舟十九号飞船任务已经接近尾声了,即将返回地球,而当神舟十九号飞船返航的时候,会经历惊心动魄的阶段。可以说,飞船的返航是载人飞行任务中最惊险的过程之一。
大家都知道,地球是一个有浓密大气层的星球,意味着飞船在进入大气层后面临空气阻力。在近地轨道飞行时,飞船速度都很快,一般都需要接近地球第一宇宙速度7.9公里每秒。即使飞船从空间站组合体撤离后,会进行姿态的调整、舱段的分离,还会使用推进舱的发动机进行制动减速,但是速度不会大幅度下降,还是相当快。
当飞船以超过7公里每秒的速度再入地球大气层时,高度越来越低,空气密度越来越大,气动加热效应会越来越强烈,导致飞船外部温度急剧上升到1000多℃。特别是飞船返回舱底部的温度更高,不过大家也不需要担心。因为在飞船返回舱底部安装了放热大底,能够承受极高的温度,可以保护飞船返回舱不被高温烧毁。
在经受这么高温的灼烧时,一般的材料是没法承受的,像那些火箭残骸、卫星残骸、推进舱、轨道舱或者探测器残骸之类的航天器再入大气层时都会剧烈燃烧化为灰烬。但是载人飞船返回舱不能这样,因为需要把航天员安全送回地面,所以返回舱的材料承受高温的能力会更强,而且飞船返回舱也是经过特殊设计的,里面有完善的生命保障系统,为飞船内的航天员提供一个恒温恒压的环境。即使外部温度超过1000℃,但是飞船返回舱内温度很舒适。
而且航天员在返航的时候会穿上舱内航天服,舱内航天服也会给航天员提供氧气、适宜的温度。所以,就算飞船返航时经受高温的灼烧,航天员都不会受到任何影响。大家不需要担心。
随着飞船返回舱高度不断下降,空气阻力越来越大,下降速度越来越慢,气动加热效应会越来越热,燃烧的现象也会很快消失。当飞船返回舱下降到大约10公里时就会进行伞降了,在1200平方米主伞的帮助下,飞船返回舱下降速度降低到8米每秒左右。在着陆的瞬间,飞船返回舱底部的反推发动机也会启动给飞船提供一个向上的推力,让飞船以1-2米每秒的速度安全着陆。
来源:璀璨科学一点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