把AI发到月球上去,还地球一方“净土”

360影视 欧美动漫 2025-04-29 20:36 2

摘要:2月底,SpaceX 的猎鹰9号火箭在一阵轰鸣声下,腾空而起。在美国佛罗里达州,人类向月球发射了一个精装书大小的黑色物体。

2月底,SpaceX 的猎鹰9号火箭在一阵轰鸣声下,腾空而起。在美国佛罗里达州,人类向月球发射了一个精装书大小的黑色物体。

在那个黑色盒子里“封装”了摇滚乐队 Imagine Dragons 的一首歌曲 Children of Sky。不过与此前那些被送上月球,然后在那里孤零零吟唱的歌曲不同。

乐队希望在着陆之后,他们的歌曲能从月球播送回来,并且“母带”保留在外太空,永远不会遭到销毁。

你大概猜到那个黑色盒子是干啥用的了。过去几十年,人类尝试着把各种物件送上月球。而这一次,是一个 8TB 的固态硬盘。

照此构想,人类打算接着把数据中心铺设到太空去。

向月球发射一个数据中心

在太空行驶了 30 多万公里之后,数据服务公司 Lonestar 的“微型数据中心”进入了月球轨道。这台微型数据中心被搭载在一个名叫“雅典娜”的着陆器上。

Lonestar的数据中心搭载于Intuitive Machines的Athena着陆器上丨Intuitive Machines

这是一次测试任务。在月夜周期来临之前,Lonestar 只有几周时间测试数据中心在陌生、恶劣的太空环境下可靠和安全地传送数据。

旅途中,Lonestar 对数据中心进行了一系列测试,文件上传、下载、数据加密、解密、身份验证等,还执行了一些边缘处理任务。测试结果显示,数据中心的功率、温度、CPU内存等常规指标都保持稳定。

雅典娜顺利进入月球轨道、着陆,但在着陆之后侧翻了。两个无线电天线中有一个失灵,侧翻导致太阳能电池板被遮盖,比预期提前数天断电。

有类似想法的,不止 Lonestar 一家公司。

欧盟花 210 万美元委托 Thales Alenia Space,研究将数据中心送入太空以减轻能源负担的可行性。

该公司计划在轨建造一个组合式数据中心,由13颗卫星构成,总尺寸为200*80米。数据中心规模是国际空间站的两倍大小。数据处理能力约为10兆瓦,相当于一个目前拥有约 5000 台服务器的中心地面数据中心。

由知名机构Y Combinator孵化的一家公司 Starcloud 计划将数据中心部署到低地轨道上。

Starcloud正在进行发射准备丨geekwire

公司 CEO Philip Johnston 透露,在种子轮融资时,有超过 200 家VC机构联系了他们。换言之,资本市场貌似对星际数据中心这个概念也挺感兴趣的。

起初的计划是兆瓦级,未来将扩展到千兆瓦级容量,预计能够训练像 GPT-6 这样的大模型。他们已经和英伟达达成合作,计划在今年夏天完成第一次发射,届时将配备性能最好的 GPU。

Lonestar 最早在 2027 年开展商业数据存储服务,计划数据中心地点设在地月拉格朗日点 L1(距离月球表面约 61350 公里的引力稳定区域)。

“建数据中心的最佳选址根本不在地球上,而是在轨道上。”Starcloud CEO 说,“等火箭发射成本降到足够低的时候,所有的数据中心都将进入太空。”

AI 的“老家”,就住在这个屯

为了满足爆发式增长的算力需求,数据中心的建设规模越来越大,正在占用越来越多的土地、水和电力,尤其是电力。

这一波AI浪潮下,关于数据中心是吞电兽的警示和预测数据不绝于耳,引发了人们对未来能源短缺的焦虑,也出现科技巨头们抢占电力资源、布局新型能源的局面。

有机构数据显示,数据中心对电力的消耗将在未来10年内激增六倍。有一种类比,到 2027年,全球 AI 行业所消耗的能源,将相当于荷兰整个国家的能源消耗量。

由Thales Alenia Space执行的太空数据中心项目丨Thales Alenia Space官网

随着数据中心的能源消耗在全球能源消耗中所占比例逐年上涨,不仅为能源供应带来了压力,也导致了大量的碳排放。

微软称由于数据中心扩张,二氧化碳排放量自 2020年以来增加了近 30%,谷歌在 2023年比 2019年的排放量高出几乎 50%。

还有高耗水量的问题。大量的水资源被用来为数据中心制冷,防止服务器过热。例如谷歌在 2022年消耗了 56亿加仑的水,有媒体估算这一用量大约等于 1.5个西湖。

如果将数据中心建在太空,貌似这些问题都将获得新的解法。

Thales Alenia Space 计划的服务器架构将由太阳能电池阵列供电,这个巨大的电池阵列可产生1兆瓦的电力(约为国际空间站现有太阳能电池板发电量的四倍)。

利用太阳能这种清洁能源解决数据中心的能源焦虑。至于用水,数据中心在太空环境下可以自然冷却,不需要额外消耗水资源制冷。

这么看来,太空环境的确提供了一种更环保的替代方案。

可是,现实依然太骨感

“太空可以为数据中心提供其他地方都比不上的安全性。”Lonestar总裁说。

原因在于,政府和企业如果将自己的数据存储在太空数据中心,数据信息可以直接从太空传输到专用地面站,不需要经过地面网络,也就更难被访问入侵。“就像直接把金库建在银行身后,免去运送途中被抢劫的风险。”

又能解决 AI发展的能源焦虑,又能保障数据安全。就像任何科幻式情节照进现实,优势明显,但风险也很尖锐。

据了解,目前向太空发射的价格范围大概是数千美元/公斤(以猎鹰9号最大17.5吨的运载能力为基础来计算,其每公斤的发射价格是较低的,大约为4000美元)。

而一个完整的数据中心除了数据设备,还需要配套的基础设施来保护、供电和冷却——这些都会增加发射的重量。在论证过技术可行性之后,商业视角下的经济账或许是这些公司最敏感的痛处,他们并没有公开具体的项目费用。

另一个关键问题就是后期维护。一方面,太空碎片可能会袭击到数据中心,造成外部物理损伤。同时环境的复杂性也给数据中心内部运行带来挑战,例如在失重环境下,地面常规的冷却系统难以正常运转。

一旦出现新型设备出现故障,远程维修将是一项成本高昂的任务,甚至会导致数周或数月的停机时间。这对于地球上的用户来说,产生的影响难以估量。

但商业公司信心满满,跃跃欲试。除了开头提到的摇滚乐队 Imagine Dragons,Lonestar 已经拿下了佛罗里达州政府在内的政企客户。

Lonestar的数据中心“登月步骤”丨公司官网

安全通信和灾难数据恢复或是太空数据中心的优势。比如 Lonestar 方面称,公司业务重点并非“延迟敏感型”应用。

Starcloud 对高昂的成本持有乐观态度,相信太空数据中心未来能够在商业可行性上跑赢地面数据中心。“未来公司需要支付1000万美元的发射费用,而不是支付1.4亿美元的电力。”

说不定,数据中心就成为太空技术新的“金矿”了。上一次人类登陆月球是啥时候来着?

参考文献

[1] https://www.bbc.com/news/articles/cjewvpkw7weo

[2] https://techcrunch.com/2024/12/11/200-vcs-wanted-to-get-into-lumen-orbits-11m-seed-round/

[3] https://www.geekwire.com/2025/lumen-orbit-starcloud-10m-space-data-centers/

[4] https://www.thalesaleniaspace.com/en/press-releases/thales-alenia-space-reveals-results-ascend-feasibility-study-space-data-centers-0

[5] https://www.lonestarlunar.com/press-release/lunar-data-center-achieves-first-success-en-route-to-the-moon

[6] https://www.lonestarlunar.com/_files/ugd/166e5d_063c34517b5e4b9bba6b10bdac370963.pdf

作者:Mandy

编辑:沈知涵

题图来源:westerndigital blog

本文来自果壳,未经授权不得转载.

来源:果壳

相关推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