与小米骂战后,柔宇破产了!负债47亿,欠薪1.6亿

360影视 日韩动漫 2025-04-29 21:35 1

摘要:全网又开启了口诛笔伐模式!可能被骗的多了,大家都对资本游戏都产生应激反应了,尤其是当大家得知创始人此刻已在大洋彼岸逍遥快活后,更不淡定了。但问题是,柔宇科技真的是一个被精心包装的资本游戏吗?我们这就来探探!

昔日科技独角兽破产了——负债47亿,欠薪1.6亿!

全网又开启了口诛笔伐模式!可能被骗的多了,大家都对资本游戏都产生应激反应了,尤其是当大家得知创始人此刻已在大洋彼岸逍遥快活后,更不淡定了。但问题是,柔宇科技真的是一个被精心包装的资本游戏吗?我们这就来探探!

2024年11月18日,深圳市中级人民法院裁定宣告柔宇科技股份有限公司,以及其两家全资子公司深圳柔宇电子技术有限公司、深圳柔宇显示技术有限公司破产,原因是不能清偿到期债务且资产不足以清偿全部债务。

原本企业破产无可厚非,毕竟投资有风险,经营更不易,但问题是这里出现了一个小小的插曲。

此前,在2024年4月1日,柔宇科技曾公开声明否认公司主动申请破产,也未进入破产程序,并表示公司仍在运营中。然而,在2024年4月,深圳市中级人民法院举行了破产审查听证会,柔宇科技创始人刘自鸿及其律师等也出席了该听证会!

这操作不是把大家当傻子吗?但话说回来,这种情况也不难理解,毕竟公司大了,涉及的方方面面多了,有些实话便不好讲了,而且创始人也是想要好好活下去的······但骗人就是不对嘛!

众所周知,柔宇科技曾是柔性显示屏领域的明星企业,一度被吹到了天上,估值也达到了数十亿美元。然而,当初被捧得有多高,现在就被摔得有多重。近年来柔宇科技持续被曝出陷入资金困境,包括拖欠员工工资、停产、供应商欠款等问题,总之就是资金链断裂了!

根据公开资料报道,柔宇科技自2012年成立以来就吸引了众多知名的投资机构,进行了多轮股权融资和债权融资,融资总额近百亿,约为98.5亿元人民币。虽然具体的每一轮融资金额并未完全公开,但根据公开信息可以大致了解其融资历程。

在股权融资上,柔宇科技共进行了9轮,共融资约61.97亿元人民币,具体情况如下:

早期融资:A轮至C轮

柔宇科技早期获得了包括深创投、松禾资本、盈科资本中信资本等机构的投资。

中期融资:D轮至Pre-IPO

随着柔性显示技术的突破和公司估值的上升,吸引了更多资本入场,例如保利资本、盈科资本、招银股权投资、安托资本、沐盟集团、星河湾创投等。在Pre-IPO轮,公司估值一度高达 50亿美元。

后期融资:F轮

在寻求上市前,柔宇科技在2020年5月获得了约 3亿美元的F轮融资。

在债权融资方面,柔宇科技共融资约36.53亿元人民币,这部分资金主要来源于银行借款等渠道。

世界经济论坛上意气风发的刘自鸿

柔宇科技创始人刘自鸿被誉为“天才少年”,17岁时以江西省抚州理科高考状元的身份考入清华大学电子工程系。之后,他继续在清华攻读硕士学位,并前往美国斯坦福大学获得电子工程系博士学位。

2012年,年仅29岁的刘自鸿从美国归国创业,与另外两位清华大学和斯坦福大学的校友魏鹏、樊俊超共同创立了柔宇科技,专注于柔性显示技术的研发。

2014年,柔宇科技发布了号称全球最薄的彩色柔性显示器,厚度仅为0.01毫米,卷曲半径可达1毫米,在当时被认为是颠覆性的技术。这项技术学名为“超低温非硅制程集成技术 (ULT-NSSP)”。据说,柔宇还研发了新型柔性电子传感器,具有良好的传感性能和柔韧性,可应用于消费电子、智能交通、智能家居等领域。

2018年,柔宇发布了全球首款消费级可折叠柔性屏手机FlexPai柔派,并率先实现量产和出货,引领了折叠屏手机的早期发展。但就在柔宇发布其首款折叠屏手机FlexPai之后的第二天,创立于2010年的雷军的小米就跟上来了,小米随即展示了其可折叠屏手机的原型机。

针对小米抢夺C位的行为,柔宇方面大为光火,坚称自己才是全球首家发布并量产发售可折叠屏手机的公司,其副总裁在社交媒体上公开指责小米“PPT手机”、“买别人的柔性屏”等,认为小米不尊重创新。柔宇CEO刘自鸿更是在微博开怼:“人若犯我,虽远必诛。“

小米方面事后立马反驳了柔宇的说法,称其“罔顾常识,悍然碰瓷、误导公众”,重新强调了其在折叠屏技术上的自主研发和创新。

表面上看,尽管拥有领先的技术,但柔宇科技显然不及老牌厂商,不仅在商业化和市场拓展方面面临各种挑战,更是在初期的资本布局上似乎就输给了小米。

轮次柔宇科技小米天使轮/A轮IDG资本、深创投、松禾资本 (数千万元人民币)晨兴资本 (数百万美元)B轮IDG资本等启明创投、IDG资本、顺为资本等 (数千万美元)C轮盈科资本中信资本深圳市创新投资集团(深创投)基石资本IDG资本等规模11亿元人民币淡马锡、高通、DST Global等 (数亿美元)D轮保利资本、盈科资本等
E轮招银股权投资、中信资本等
Pre-IPO轮沐盟集团、星河湾创投等 (估值达50亿美元)
F轮约3亿美元融资
上市后未能成功上市IPO (香港交易所,募资约370亿港元)
多次通过可转债、配售等方式再融资 (累计数百亿美元)总结融资轮数较多,但单轮规模和总规模相对有限,缺乏明显的战略级产业资本或大型国有资本的长期支持。早期引入多家知名风险投资基金,并在上市前吸引了具有国际影响力的战略投资者。上市后拥有更强的融资能力和多元化的融资渠道。

从以上表格我们可以看出,在A轮融资阶段,从资本实力上讲,柔宇和小米算是旗鼓相当,柔宇甚至更具优势。但从C轮开始,随着淡马锡加入小米,柔宇就开始大大落后了,甚至说是被国际一流资本抛弃了。

新加坡主权基金,全球大金主之一

淡马锡控股 (Temasek Holdings),新加坡主权财富基金,是全球最受尊敬的投资公司之一,背后国际资本势力强的一批,它选择了小米。

DST Global战绩也是超强,由俄罗斯亿万富翁以色列裔尤里·米尔纳(Yuri Milner) 创立并主导。作为全球领先的互联网投资公司之一,成功投资了全球多家互联网巨头,如 Facebook、阿里巴巴、腾讯、京东、美团、字节跳动等。

此外,抛开资本独讲商业游戏的操作上,柔宇也远不及小米。

相比于三星、京东方等成熟的显示面板厂商,柔宇在供应链整合和与下游厂商合作方面又商业实战经验不足,难以形成完善的生态系统。而小米在这方面能力就十分强悍了,尽管小米科研能力远远不及柔宇,但其纵横捭阖的“拿来主义”却可以使其商业帝国逐渐闪耀到“指黑为白”的程度。

有媒体报道,柔宇曾对外高调宣称与全球一些高端企业进行了合作,例如LV、空客、苹果等,但最终并未能量产出货,这可能影响了潜在客户对其商业能力的信任。

2019年,路易威登在美国纽约举办的时装秀上展示了与柔宇科技合作的全球首款柔性屏手袋。这款手袋采用了柔宇自主研发的柔性显示屏,可以在屏幕上播放图片和视频,并进行触控互动。然而,多方报道指出,柔宇与LV等知名品牌的合作更多的是样品展示和技术合作,并未真正进入大规模量产和供货阶段。 柔宇可能只是向这些品牌提供了柔性屏样品以展示其技术能力。

纵观实属不多的商业历史,技术基因强大的柔宇竟然胆大包天,敢始终一意孤行,坚持自主研发的ULT-NSSP技术路线!这种不被驯服的傲娇姿态无疑是日后失败的种子。

就技术而言,柔宇的ULT-NSSP虽然具有一定的独特性,但在成本、量产稳定性和市场认可度方面都不如主流的AMOLED技术。

结果,三星在柔性OLED领域成为众多品牌高端折叠屏手机的首选,京东方则成为包括华为在内的多家国内手机厂商的重要柔性屏供应商,小米也有自己的选择,这家厂商叫维信诺 (Visionox)。与此同时,小米还与联想一起,与TCL华星光电展开了合作。

最终,柔宇科技曲高和寡,活成了市场上的“孤家寡人”,不仅资本抛弃了它,整个市场也在孤立它。当然,也可能是柔宇孤立了整个世界!

2021年,柔宇科技还倔强地对外发布了全球首个自主研发的Micro-LED可拉伸弹力柔性屏技术,技术男至此还不知道,资本根本就不在乎技术!如果它们真的那么在乎技术,它们直接找DARPA不香吗?

柔宇既然已经入局,那么我们只能在商言商。事实上,柔宇的技术生产工艺复杂,初期良品率很低,这导致的直接结果是生产成本居高不下!当然,柔宇一开始可能就是打算走对成本不敏感的高端路线的,但没有大牛资本的点头,高端市场的客户显然也不会参与这场科技抢钱叙事!这就使得柔宇最后的产品不仅在中低端市场吃了闭门羹,在高端市场也没讨到好。

有机构煞有介事的分析认为,柔宇在企业运营、市场开拓和战略制定方面也存在一些短板,例如创始人刘自鸿过于理想化、权力过于集中等问题也影响了公司的发展。显而易见,对于一个失败者而言,你的优点分分钟能反转成缺点,但这并不影响我们来看看以下废话,毕竟低端商战局就是如此血腥。

在商学院的案例里,柔宇同时涉足To B(企业解决方案)和To C(消费电子产品),例如自主研发和销售折叠屏手机FlexPai。这种双线作战的策略不仅分散了资源,更使其在与成熟的中低端手机厂商的竞争上处于劣势。最关键的是,FlexPai系列手机在用户体验、软件优化和市场接受度方面都未能达到预期。这无疑是柔宇言之成理的罪。

2019至2020年,还不死心柔宇又开始积极寻求在纳斯达克和科创板上市,继续融资。

2020年初,曾有报道称柔宇科技计划在美国进行IPO,拟融资约10亿美元,结果屋漏偏逢连夜雨,疫情来了!同年底,柔宇科技又正式向上交所科创板递交了招股说明书,拟募资144.34亿元人民币。

柔宇这种上市地选择的操作虽私密到微不足道,但又专业敏感到不得不提,最终柔宇铩羽而归!理由嘛?很多,比如股东结构,反正随便一条都能判柔宇融资死刑!最终,2021年2月,柔宇不再自讨无趣,主动撤回了科创板上市申请。

从此,柔宇科技再未公开启动新的上市计划,直至破产。

又一个“天才少年”陨落了!但,听说他在彼岸逍遥快活!但,斯坦福的中国状元不应该活的更好吗?如果他没有“商业欺诈”!

注:文中相关信息及素材源自网络,基于其上的观点可能完全错误或存在不当之处,故仅供交流参考。如不慎涉侵权等事宜,请联系删除,谢谢!

来源:克劳斯老子一点号

相关推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