摘要:此笔筒底款 “光绪年制”,见证着它的时代印记。其造型为海棠形,一体成型,规整大气,高 16 厘米、长 14.8 厘米、宽 12.1 厘米、重 1696.5 克 ,比例和谐,线条流畅,给人以庄重而不失灵动之感。从材质看,牙纹清晰,经专业检测与历代实物比对,其纹理
清代牙雕 “琴棋书画人物故事” 笔筒:光绪遗韵,雅艺流芳
在古玩的璀璨星空中,清代牙雕 “琴棋书画人物故事” 笔筒以其独特魅力与深厚底蕴,成为备受瞩目的艺术瑰宝。它承载着历史的记忆,展现着传统工艺的精湛绝伦。
此笔筒底款 “光绪年制”,见证着它的时代印记。其造型为海棠形,一体成型,规整大气,高 16 厘米、长 14.8 厘米、宽 12.1 厘米、重 1696.5 克 ,比例和谐,线条流畅,给人以庄重而不失灵动之感。从材质看,牙纹清晰,经专业检测与历代实物比对,其纹理均匀细密,质地温润坚实,触手生温,料润手感极佳,彰显出象牙材质的上乘品质,在牙雕藏品中尤为珍贵。
工艺方面,它采用四面满工雕琢,将浮雕技法运用得炉火纯青。松下的文人雅士,或抚琴弄弦,琴音似绕梁不绝;或对弈博弈,神情专注于黑白之间;或挥毫泼墨,笔走龙蛇间尽显才情;或展卷读画,沉浸于墨香雅韵。仙鹤姿态优雅,或引颈长鸣,或振翅欲飞;翠竹挺拔修长,枝叶繁茂,生机盎然。工匠以细腻且大气的刀法,精心勾勒每一处细节,使雕刻层次感分明,营造出深远的意境,仿佛将古代文人雅士的雅致生活场景栩栩如生地呈现在眼前。
清代光绪年间,虽时局复杂,但文化艺术领域仍有独特发展。当时,传统工艺在传承中寻求创新,牙雕作为传统工艺的重要门类,受到宫廷与民间的重视。工匠们在有限的条件下,凭借高超技艺和对艺术的执着追求,创作了诸多精品。这件笔筒便是那个时代的杰出代表,它不仅体现了光绪年间牙雕工艺的精湛水准,更蕴含着当时人们对传统文化和高雅生活情趣的向往与追求。
与同类型、同年代或同材质的古玩艺术品相比,此笔筒优势显著。工艺难度上,一体成型的海棠形设计与四面满工的浮雕雕刻,对工匠技艺要求极高,从造型设计到细节雕琢,都需精湛技艺与十足耐心。艺术风格上,“琴棋书画人物故事” 主题独特高雅,区别于常见题材,生动展现古代文人精神世界与生活风貌,更具文化内涵与艺术感染力。文化寓意方面,琴棋书画象征古代文人四大雅事,代表智慧、修养、艺术与情趣,传递对传统文化和高尚品德的尊崇。若保存良好,其价值更不容小觑。
艺术审美价值上,它以独特艺术风格、精湛雕刻技艺与深远文化内涵,给人带来极高的观赏性与艺术感染力。无论是工艺美学角度,还是文化传承层面,都能让人领略到古代艺术的魅力与古人的智慧才情。文化内涵中,它是光绪年间社会文化与审美观念的实物见证,承载丰富历史信息与人文情怀,为研究当时文化艺术和社会生活提供重要实物资料。
市场价值层面,牙雕艺术品一直是古玩市场的焦点。依据 [2018 年中国嘉德拍卖会,一件清代类似题材与工艺的牙雕笔筒以 32 万元成交] 记录,结合当下古玩市场对精品牙雕的需求趋势,这件笔筒市场价值可观。其稀缺性源于象牙原材料珍贵稀缺,以及精湛工艺与完整保存度的难得。未来,随着古玩收藏市场发展,其收藏潜力有望进一步提升。对于初级收藏爱好者,入手时要重点观察材质真伪与质地、雕刻工艺精细程度、落款真伪与风格等,同时注意合法收藏,谨慎投资。
这件清代牙雕 “琴棋书画人物故事” 笔筒,是光绪年间艺术与工艺的结晶。它跨越时空,诉说着往昔的风雅故事。关于这件藏品,大家若有独特见解、有趣故事,欢迎在评论区分享,一起交流探讨。
#我的宝藏头条作者#
来源:古玩收藏CnQian