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981 香港十大中文金曲:港乐黄金时代的璀璨华章

360影视 日韩动漫 2025-04-26 22:28 2

摘要:1981 年于香港乐坛而言,是极具里程碑意义的一年。历经 70 年代的萌芽与成长,香港乐坛正式迈入黄金时代。“十大中文金曲”评选活动在这一年迎来了第四届,其不仅是对优秀歌曲的嘉奖,更是港乐发展征程中的重要灯塔,照亮过往,承载着无数人的青春与回忆。

1981 年于香港乐坛而言,是极具里程碑意义的一年。历经 70 年代的萌芽与成长,香港乐坛正式迈入黄金时代。“十大中文金曲”评选活动在这一年迎来了第四届,其不仅是对优秀歌曲的嘉奖,更是港乐发展征程中的重要灯塔,照亮过往,承载着无数人的青春与回忆。

1978 年,香港电台联合香港作曲家及作词家协会、国际唱片协会(香港会)、香港唱片商会共同孕育了“十大香港中文金曲”评选活动,怀揣着激励本地中文流行音乐蓬勃发展的愿景,将其播撒在香港乐坛的土壤中。1981 年,第四届评选活动拉开帷幕,竞争激烈,众多佳作频出,最终十首歌曲脱颖而出,皆为经典。

郑少秋的《做人爱自由》作为电视剧《流氓皇帝》的插曲,由顾嘉辉作曲,黄霑填词。顾嘉辉的大气磅礴与诙谐洒脱在旋律中交织,黄霑的歌词巧妙勾勒出剧中人物对自由的炽热向往。郑少秋极具辨识度的嗓音,将追求自由的澎湃情感演绎得入木三分,大街小巷回荡着它的旋律,它成了郑少秋的招牌,也是港剧辉煌年代的生动注脚。

许冠杰的《印象》,词曲皆出自他与黎彼得之手。他的作品向来都充满了浓郁的生活气息,其“印象”旋律轻快像春暖花开,歌词细腻地描绘着一段美好又略带无奈的邂逅。他的粤语唱腔特有的风格,简单而真挚的歌词,使这首歌历经历史的沧桑,至今仍然光彩照人的出现在粤语歌星空里。

蔡枫华《倩影》作曲:卡龙。歌曲旋律独特,歌词优美如画。蔡枫华用温柔嗓音慢速诉说爱慕与追逐,编曲中加入弦乐与吉他,营造浪漫略带忧郁的气氛,帮助他在香港乐坛中脱颖而出。

罗文《红棉》钟肇峰作曲,郑国江词。歌曲以红棉为意象,激昂振奋的旋律,充满力量的歌词,罗文的激情演唱,把红棉的傲然姿态表现的淋漓尽致。它不但在音乐上获得成功,更以它积极向上的内涵激励人心。

关正杰《一点烛光》陈秋霞作曲,郑国江作词。旋律温暖如同冬日的温暖,歌词充满希望和力量。关正杰的醇厚嗓音诠释了在艰难困苦中保持希望,给人以精神上的慰藉。同年他的《醉红尘》也入选十大中文金曲,成为当年赢家。

谭咏麟:《想将来》, 欣逸作词,林敏骢词。这是谭咏麟个人时期首获十大金曲奖,意义重大。旋律的轻快加上歌词充满憧憬,谭咏麟充满活力的演唱传达出积极的生活态度,为谭咏麟在以后的香港乐坛的辉煌奠定了基础。

《旧梦不须记》(旧梦不须记),雷安娜,黄霑,歌曲,电影《旧梦不须记》主题曲。旋律优美,歌词诗情脉脉,雷安娜的深情演唱把释怀演绎的淋漓尽致,是经典的伤感情歌。

甄妮:东方之珠,顾嘉辉作曲,郑国江作词,电视剧《前路》主题曲。旋律宏大大气,歌词深情动人,甄妮用高亢嗓音表现出对香港城市的爱恋与颂扬,香港的城市成为香港的名片城市之一。

林子祥自作曲,郑国江作词的《活色生香》是电影鬼马智多星的主题曲。动感十足的旋律,富有趣味性的歌词,表现出林子祥独特的嗓音和演唱力量所带来的活力热情,是经典动感金曲。

1981 年的香港十大中文金曲风格各有差异,涵盖影视歌曲、抒情歌曲、励志歌曲等类型,当时靡靡一时,为香港乐坛发展指明了方向。这些歌曲背后有优秀的词曲作者、歌手、幕后音乐人合力打造音乐盛宴。这些金曲是香港社会文化的缩影,承载着市民情感与记忆,是 香港乐坛天空中的璀璨星辰,是华语音乐宝库中的瑰宝,今天再听,魅力与力量依旧,仿佛能把港乐辉煌的黄金时代瞬间拉回到原来的彼岸。

若你还想重温更多的港乐经典,或者有自己喜欢的港乐故事,欢迎在评论区分享,或许下一次的港乐回忆分享,就有你的席位!

来源:小铜音乐Music

相关推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