摘要:北京时间12月4日,我国申报的“春节——中国人庆祝传统新年的社会实践”被列入联合国教科文组织人类非物质文化遗产代表作名录。12月5日,黎族传统纺染织绣技艺、羌年、中国木拱桥传统营造技艺3个非遗项目转入人类非遗代表作名录。至此,我国共有44个项目列入联合国教科文
北京时间12月4日,我国申报的“春节——中国人庆祝传统新年的社会实践”被列入联合国教科文组织人类非物质文化遗产代表作名录。12月5日,黎族传统纺染织绣技艺、羌年、中国木拱桥传统营造技艺3个非遗项目转入人类非遗代表作名录。至此,我国共有44个项目列入联合国教科文组织非遗名录、名册,总数居世界第一。这体现了中国开展非遗系统性保护的优秀实践和成果,向国际社会传达了中国重视非遗保护的态度和决心。
佛山是岭南文化的主要发源地之一,有着丰厚的历史文化积淀和丰富的民间文化资源,保留了大量具有珠江三角洲特色和体现岭南文化精髓的非物质文化遗产。
佛山现拥有15项国家级非物质文化遗产代表性项目,你知道哪些呢?一起往下看吧↓↓
曲艺
龙舟说唱唱本。
龙舟歌在民间又称“唱龙舟”或简称“龙舟”,是流行于广东珠江三角洲地区的一种曲艺形式,一般认为形成于清代乾隆年间,相传为一名原籍顺德龙江的破落子弟所创。其表演形式为一人或二人自击小锣或小鼓作间歇伴奏吟唱,声腔短促,高昂跌宕,诙谐有趣,富有宣泄效果。唱词以七言韵文为基本句式,四句为一组。腔调简朴流畅,富有乡土气息,宜于叙事抒情。节目内容丰富,从神话故事、民间故事到时事新闻几乎无所不包。但由于民间艺人识字不多,且多为口耳相承,流传下来的并不多。
龙舟说唱非遗传承人杨美花开展龙舟说唱的传承与教育。
历史上的龙舟歌多由艺人走街串巷演出,在重大的民族节日或各种喜庆场合很容易觅见他们的身影。龙舟歌中蕴含着大量的民俗信息,影响所及,连粤剧也吸收其唱腔为演唱的重要曲牌,曲牌的名字就叫【龙舟歌】或【龙舟】。
传统戏剧
粤剧主要流行于广东全省、广西壮族自治区南部和香港特别行政区、澳门特别行政区等使用粤方言地区的城乡。
粤剧原有末、生、旦、净、丑、外、小、夫、贴、杂十大行当,后精简为文武生、小生、正印花旦、二帮花旦、丑生、武生六类。粤剧表演带有质朴粗犷的特色,有单脚、滑索、运眼、小跳、拗腰等绝技。其武打以南派武功为基础,靶子、手桥、少林拳及高难度的椅子功和高台功都十分出色。粤剧化装简练,色彩浓艳,服装多采用广绣,精美华丽,富有浓郁的地方特色。
外国友人们穿上粤剧服装,在专业演员的指导下,做出一些简单的动作,这种互动式的体验让他们对粤剧的艺术形式有了更加深刻的理解。
粤剧广泛吸收广东音乐、广绣、牙雕、陶瓷、灰塑等地方艺术形式,充分体现了广府民系群落的地域文化传统,辐射范围遍及全球各地,在世界华人中具有极强的文化凝聚力。
传统美术
佛山木版年画。(视频效果由ai生成)
早在宋元时期,广州、佛山一带已流行刻绘门神的习俗。这类门神早期直接在门板上手绘刻画,后来另置木板绘刻,大量复印,制成木版年画行销于市,供人张贴。佛山木版年画的生产兴盛于清代乾嘉年间,20世纪30年代后渐次萧条。以技艺划分,佛山木版年画包括原画、木印、木印工笔三种类型;以题材划分,则有门画、神像画和岁时风俗画三种类型,其主要功用为祭祀、祈福和装饰环境,体现了人们驱邪纳福的愿望。佛山木版年画为当地活动中的一种特殊的形式,反映着佛山本地文化的历史根源以及佛山传统民间绘画和印刷工艺的一些基本情况。
广东剪纸非遗传承人饶宝莲的金铜凿剪纸作品《春风》。(视频效果由ai生成)
广东剪纸主要由流传于佛山地区的佛山剪纸、流行于潮汕地区的潮阳剪纸和流传于潮州地区的潮州剪纸构成。佛山剪纸是由当地民俗活动发展而来的一种民间艺术,主要分布在佛山市禅城区及南海区的部分乡镇。佛山剪纸分为纯色剪纸、衬料剪纸、写料剪纸、铜凿剪纸四大类,根据用料不同,又可分纯色料、纸衬料、铜衬料、染色料、木刻套印料、铜写料、银写料、纸写料、铜凿料等九种。剪纸手法分为剪和刻两大类。剪,多为随意剪制,每次两三张,如礼品花、灯花、乞巧节的烛台花、香案花、饼花等即以此法制成;刻,每次可刻20至30张,粗犷的图案可刻50至100张不等,便于大量复制。
饶宝莲的纯色剪纸作品。
传统佛山剪纸以社情民意决定其内容和形式,喜庆吉祥、驱邪纳福、多子长寿等是永恒的主题,在民间极受欢迎,长期流行不衰。与此主题相应,佛山剪纸中以铜箔金碧辉煌的特点配合鲜明的色纸,形成独有的地方风格,也形成铜凿剪纸等独特的表现形式。
佛山彩灯俗称“灯色”,是佛山民间艺术与当地习俗结合而形成的工艺品。它品类丰富,题材广泛,以喜庆丰收、吉祥纳福及戏剧人物故事为主要表现内容,有头牌大彩灯、人物故事组灯、彩龙灯、元宵花灯、中秋灯、秋色特艺灯及各种形状和规格的彩灯。佛山彩灯的制作包括设计、扎廊、扪衬、装配四大工序,它用料考究,工艺精湛,造型生动,色彩艳丽,画面欢快热烈,形制千姿百态,成品彩灯以佛山独有的铜衬剪纸做装饰,给人以金碧辉煌的富丽之感。
佛山彩灯国家级传承人杨玉榕在制作彩灯。
佛山彩灯是中国传统灯彩艺术的主要流派之一,也是岭南民间艺术的代表作。它将中国南北文化融于一体,为民间艺术和岭南文化等方面的研究提供了重要参考。同时,佛山是著名的侨乡,在促进中外文化交流、沟通海内外华人及台湾海峡两岸同胞民族情谊的过程中,佛山彩灯发挥了重要的桥梁作用。
白鹅潭大湾区艺术中心展览的佛山南海狮头、龙头彩扎。
佛山狮头是流传于广东省佛山地区的一种民间工艺美术样式,其扎作技艺源于明代,清代乾隆年间正式在当地兴起,至今已有两百多年的历史。佛山狮头汲取了广东石雕狮子的造型特点,以神似为追求,形体和装饰设计上均采用了夸张而浪漫的表现手法。其扎作过程大致由竹篾扎廓(造型骨架)、扑纸(成型)和表面装配(饰)等步骤组成,扎制出的狮头按造型可分为文狮、武狮、少狮三大类。
佛山狮头造型既夸张又浪漫,既威武又风趣,生动逼真,活泼可爱。狮头的图案纹样线条粗犷豪放,刚劲有力,灵活多变,紧凑生动。色彩则层次分明,基调明快,节奏感强烈,充分彰显了各种狮子不同的个性风格特征。佛山狮头注重装饰效果,不同色彩的脸谱装配不同颜色的饰物,彼此相映生辉,看去活灵活现,别具神采。拟人化的造型、富于民族特点的用色、多彩的装饰和精巧娴熟的扎作工艺使佛山狮头带上了鲜明的地方特色,成为南方狮头艺术的典型代表。
佛山狮头是地方民俗喜庆活动和群众武术体育活动中十分重要的用具,目前舞狮已被列为佛山民间传统娱乐项目,而以狮头为名的比武竞技运动则遍及我国华南、港澳及东南亚地区乃至欧美的华人居住区,为传统文化的继承发扬和中外文化的沟通交流发挥着积极的作用。
舞蹈
醒狮,属于中国狮舞中的南狮。现流传于广东、广西地区及东南亚各国华侨中间;在广东境内主要分布在佛山、遂溪、广州等县市。醒狮是融武术、舞蹈、音乐等为一体的文化活动。表演时,锣鼓擂响,舞狮人先打一阵南拳,这称为“开桩”,然后由两人扮演一头狮子耍舞,另一人头戴笑面“大头佛”,手执大葵扇引狮登场。舞狮人动作多以南拳马步为主,狮子动作有“睁眼”、“洗须”、“舔身”、“抖毛”等。主要套路有“采青”、“高台饮水”、“狮子吐球”、“踩梅花桩”等。其中“采青”是醒狮的精髓,有起、承、转、合等过程,具戏剧性和故事性。“采青”历经变化,派生出多种套路,广泛流传。
自古以来,广东醒狮被认为是驱邪避害的吉祥瑞物,每逢节庆或有重大活动,必有醒狮助兴,长盛不衰,历代相传。广东醒狮已成为全国知名的为广东特有的民间舞品牌。醒狮活动也广泛流传于海外华人社区,成为海外同胞认祖归宗的文化桥梁,其文化价值和意义十分深远。
传统技艺
佛山西樵“非遗时尚周”香云纱主题服装秀。
佛山市顺德区位于珠江三角洲腹地,素有“南国丝都”之美誉,这里完整保存了香云纱的染整技艺。香云纱染整技艺即晒莨,是采用植物染料薯莨为丝绸染色的一种工艺。
佛山香云纱晾晒制作。
香云纱又名“响云纱”,具有多种优点,它挺爽柔润,日晒和水洗牢度佳,防水性强,易洗易干,色深耐脏,不沾皮肤,轻薄不易起皱,柔软而富有身骨,经久耐穿,非常适合炎热的夏天穿着,因此深受广大消费者欢迎,闻名中外,曾远销欧美、印度、南洋等地,被海外人士誉为“黑色闪光珍珠”服装,成为中国丝绸的著名产品。香云纱在14道工序的染色过程中,只采用天然植物薯莨的汁液和含有高价铁离子的河涌泥,不含任何化学助染剂,也不产生污染环境的有害废料。
石湾陶塑。(视频效果由ai生成)
石湾位于广东省佛山市禅城区中心区域,石湾陶塑技艺主要分布在禅城区石湾镇街道及周边地区。丰富的自然资源,依山傍水的地理位置,水陆畅达的交通条件,使石湾成为我国岭南重要的陶业基地。
石湾陶塑技艺具有人文性、地方性、民族性的特点,在创作上具有独特的艺术风格。“石湾公仔”陶塑技艺按实物形态可分为人物陶塑、动物陶塑、器皿、微塑、瓦脊陶塑5大类。以人物造型为代表的“石湾公仔”陶塑技艺形神兼备,它吸收各种文化艺术精华,高度写实和适度夸张相结合,兼有生活趣味和艺术品位,形成了鲜明的地方风格。其制作工艺有构思创作、泥料炼制、成形、装饰、上釉、龙窑煅烧6个环节,其中煅烧的火候全凭师傅的心得体会。龙窑的上中下有高中低三种火,分别用于移动烧制物品的不同部位,技艺娴熟的工匠才能把握。
栩栩如生的石湾公仔。
石湾陶塑技艺是在日用陶器的基础上发展起来的,从石湾东汉墓出土的陶塑可见其艺术雏形。石湾陶塑技艺的发展大致可分为4个时期,唐至明以前为形成发展期,明清时期为鼎盛期,民国时期为低谷期,中华人民共和国成立后尤其是改革开放后为全盛创新期。当代石湾陶塑名家中,以刘佳、庄家、刘泽棉、廖雄标等为代表。
传统音乐
十番音乐又称“十班”、“五对”等,因用丝、竹、革、木、金制作的10件乐器演奏而得名。这种音乐轻松活泼,节奏感强,音律和谐,悦耳动听,在我国福建、广东、江苏、浙江等地广为流传。十番曲调大多来源于民间小调和哗牌(唢呐曲),同时也从戏曲、曲艺及歌曲曲调中吸取了不少养分,其演奏形式有坐奏、行奏、舞奏之分,演奏时一般由掌板者充当指挥。佛山十番是一种颇具地方特色的民间器乐演奏形式,分布在广东省佛山市南海区佛山镇方圆五六公里的范围内,距今已有六七百年的历史。据老艺人口传,大约二百年前佛山十番由安徽、江浙一带传入当地。原有锣鼓合奏的“素十番”和丝竹锣鼓合奏的“混十番”两种形式,现仅存“素十番”一种,与苏南十番锣鼓关系密切。佛山十番中保留有元代南北曲曲牌,在流传过程中与民俗活动紧密结合,吸收了飞钹演奏和本地八音锣鼓的常用乐器,形成具有浓郁地方色彩的民间器乐形式。
佛山十番最大的特色是轻薄小钹不按常规碰击,演奏者一手执钹冠,一手甩动穿上绳子的另一钹擦击,10人8人同时表演各种花式,呈现出很强的可舞性和可观性,故有“飞钹”之称。这种飞钹表演目前在国内独一无二。佛山十番作为喜庆锣鼓乐,多在端午、七夕、中秋等民间节日及神诞、“出秋色”(又叫“秋景”)活动中演奏。
八音锣鼓是广东一种颇为特别的民间器乐,有演奏吹打乐、唱西秦、卡戏三种表现形式。使用的乐器有打击、吹奏、拉弹三大类。打击类有沙鼓(或沙的)、卜鱼、战鼓(或两面扁鼓)、大钹、高边锣等;吹奏类有大唢呐、小唢呐、横箫等;拉弹类有二弦、竹提琴、月琴等硬弓乐器,也有现代粤剧的常用乐器椰胡、秦琴、边祖等。
演奏时乐器使用还讲究特技性表演,如唢呐吹奏七个调,同时兼吹两支、四支,或用鼻孔吹;两支横箫按孔一左一右;拨弹乐器置诸脑后反弹;拉弦乐器无依托左手提起或高举头顶演奏等,具有很强的技艺性和观赏性。
所谓“八音”,可以理解为八种制作乐器的材料,也可以指用这些材料制作而成的代表性乐器堂鼓、沙鼓、大锣、大镲等乐器,装饰华丽的八音锣鼓柜可以“变身”流动舞台,供演奏者进行巡游演奏。
传统舞蹈
人龙舞是流传在广东省佛山市顺德区杏坛镇光华村的一种传统民间广场舞蹈。
人龙舞表演时,数十人至百余人组成长达数十米的龙形。整个人龙分为龙趸(龙的底部)和龙面(龙身)两部分,担任龙趸者须体魄强健,能用肩部和腰部承托龙身。担任龙身者骑坐在龙趸肩膀上,身体后仰躺在后一龙趸的肩膀上,双手挥动红色绸带作龙爪。龙头由3人组成,一人双手持龙角骑坐在龙趸肩上,另一人双脚紧夹龙趸腰部,上身悬空向前伸出作龙舌。龙尾亦由3人组成,一人双手合掌高举作龙尾,或持龙尾道具骑坐在前一龙趸肩膀上后仰,由最后的龙趸用头部顶着其背部。人龙舞队服饰整齐,随锣鼓起舞,呈示出阳刚大气的面貌。
人龙舞保留了古百越族龙图腾信仰的遗风,展现出南国水乡龙文化的精髓。它将民间舞蹈因素融入南派武术,被媒体誉为“中华一绝,别无他龙”。
民俗
佛山秋色是广东省佛山市民间传统的大型群众文娱活动,肇端于儿童舞草龙庆丰收的“孩童耍乐”。相传它起源于两晋时期,明代正统十四年(1449)定名为“秋色”,意指举行活动时正当佛山的金秋时节。佛山秋色在中秋节前后的月明之夜以大巡游的形式举行,又称为“秋宵”、“出秋色”、“出秋景”。
佛山秋色可分为民间工艺展示和文艺表演两大类,民间工艺展示主要包括扎作、砌作、针作、裱塑、雕批五种,文艺表演主要包括民间音乐、舞蹈、戏剧、杂技、化装表演五类。秋色巡游的参演群众有数千人,巡游队伍长达数里,其表现形态分为灯色、马色、车色、地色、水色、飘色、景色七色。
北帝诞庙会是流行于珠江三角洲的一种综合性民俗文化活动,其中以佛山祖庙北帝诞庙会的历史最久、规模最大,影响也最为深远。
每年农历三月初三是北帝诞日,届时民间要举行规模盛大的庆祝活动。佛山祖庙北帝诞庙会活动由两部分组成,一是北帝诞庆典仪式,包括赴庙肃拜、北帝巡游、演戏酬神和烧大爆等内容;二是与北帝诞相关的活动,如正月初一至十五及每月初一、十五的行祖庙,正月初六至三月三十的北帝坐祠堂,二月十五、八月十五的春秋谕祭,九月初九的北帝崇升“飞升金阙”等。庙会期间,“举镇数十万人竞为醮会”,规模十分壮观。近年来,佛山祖庙北帝诞庙会又开始呈现出“鼓吹数十部,喧腾十余里”的盛况。
佛山祖庙庙会融民间信仰与群众文化活动为一体,具有世俗性、群众性、娱乐性的特点,为广东地方文化及民俗文化的研究提供了具体生动的参考材料。
传统体育、游艺与杂技
李小龙与叶问黐手。(视频效果由ai生成)
佛山咏春拳是南拳著名拳种,是清同治年间由梁赞综合南派功夫整理定形,集快拳、短刀、长棍和近打于一体的南派实用武术。2012年列为广东省第四批非物质文化遗产代表性项目名录。
佛山咏春拳地域特色明确,思想哲理丰富,在佛山经历数代传承,枝繁叶茂,传人遍布佛山、广州、鹤山、中山、香港、澳洲、欧美及东南亚各地,名家辈出,成为世界上流行最广的武术之一,习练者达数百万人。
国家级非遗项目佛山咏春拳专职负责人、佛山咏春拳传人戴子龙。
佛山咏春拳特点是近身搏击,短桥窄马,招式灵活,以快打慢,借力打力,以柔制刚。主要套路徒手有小念头、寻桥、标指,常用器械有八斩刀和六点半棍法。木人桩法和黐手是对练的方式,训练短桥的感知反应,运用“寸劲”连消带打,攻防兼备。
佛山有数丨国家级15项,省级56项!带你探寻非遗之美和文化之魅
来源 | 综合自佛山市新闻传媒中心、央视新闻客户端、中国非物质文化遗产网、佛山非遗
设计 | 金子铭、谭凯芸
视频制作 | 曾子豪
部分图片来源第三方,非经授权不得转载。
来源:佛山新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