摘要:齐鲁网·闪电新闻4月29日讯本周是第23个全国《职业病防治法》宣传周,活动主题是“关爱劳动者心理健康”。职业健康不仅关乎劳动者尊严,更是社会可持续发展的基石。提高全社会对职业病的认知与防范意识,方能筑牢健康防线。
齐鲁网·闪电新闻4月29日讯本周是第23个全国《职业病防治法》宣传周,活动主题是“关爱劳动者心理健康”。职业健康不仅关乎劳动者尊严,更是社会可持续发展的基石。提高全社会对职业病的认知与防范意识,方能筑牢健康防线。
省卫生健康委今天上午举办第9场“鲁医健康说”健康知识发布会,发布职业病防治知识。
享受国务院政府特殊津贴专家、省第二人民医院职业病科主任医师闫永建在发布会上介绍:以尘肺病为例,它是在职业活动中长期吸入生产性矿物性粉尘并在肺内潴留而引起的以肺组织弥漫性纤维化为主的一类疾病。一般起病缓慢,可有咳嗽、咳痰、进行性胸闷、气短等呼吸道症状,但早期这些症状多轻微而且不特异,常被职工所忽视。往往是通过职业健康检查“筛查”发现。症状较明显者,其表现多与并发症和合并症有关,如尘肺合并慢阻肺、肺部感染、肺结核等。随着病情进展,患者症状逐渐加重,多呈现进行性、劳力性呼吸困难。呼吸功能下降,劳动能力进行性下降。最终因呼吸困难导致心肺功能失代偿而发生心功能和呼吸功能衰竭,也是尘肺病人主要死因。
从事高危粉尘作业均可能发生尘肺病,常见的有:
一是矿山开采,如煤矿、各种金属和非金属矿山的开采是产生职业性尘肺病的主要作业环境,其中发病率最高的工种是凿岩、爆破、掘进、采煤等;二是矿石的粉碎、烧结、筛分和运输等环节;三是机械制造业中铸造的配砂、造型、清砂、喷砂以及电焊工作;四是建筑材料行业,如耐火材料、石料、玻璃、水泥、陶瓷生产,石棉的生产、应用等;五是家装行业,如橱柜、台面、地砖等各种人造石材的切割、打磨、抛光、安装过程;目前家装行业由于工作环境特殊、分散、流动性大,是导致尘肺病的重灾区。六是公路、铁路、水利、电力施工中的开山爆破、隧道施工等过程。目前随着施工机械化、自动化、密闭化技术的提高,此类作业对人体的危害大大降低;七是义齿制造业,石膏模型和金属牙的制造、打磨、抛光过程中均可产生;八是宝石工艺品、饰品制造、石雕切割、打磨、抛光等。
尘肺病预防的关键在于“源头的控制”:第一通过改进生产工艺,提高作业的机械化、自动化、密闭化程度,使工作环境不产生粉尘或不对人体产生危害,从根本上铲除粉尘的危害。近年来随着人工智能的应用,很多粉尘危害严重的岗位被机器人代替,避免了对人体产生危害。第二,对于存在粉尘危害的工作环境采取合理有效的通风除尘措施,使粉尘浓度降至对人体无害化水平;第三,采取必要的个体防护措施,选择并合理佩戴不同种类呼吸防护用品—“口罩”。个体防护是最后一道防线,所以对粉尘高危暴露岗位“口罩”的选择与佩戴一定要合理有效。
本文来自【闪电新闻】,仅代表作者观点。全国党媒信息公共平台提供信息发布传播服务。
ID:jrtt
来源:全国党媒信息公共平台