摘要:美国太平洋空军司令部官网消息报道称,美国一支B-1B“枪骑兵”轰炸机编队已经抵达日本三泽空军基地。消息显示,美空军数架B-1B“枪骑兵”轰炸机于4月15日从得克萨斯州戴斯空军基地飞抵日本三泽基地,以支援太平洋空军与盟友、伙伴和联合部队举行的一系列演习,执行战略
据参考消息网16日报道,美国太平洋空军司令部官网消息报道称,美国一支B-1B“枪骑兵”轰炸机编队已经抵达日本三泽空军基地。消息显示,美空军数架B-1B“枪骑兵”轰炸机于4月15日从得克萨斯州戴斯空军基地飞抵日本三泽基地,以支援太平洋空军与盟友、伙伴和联合部队举行的一系列演习,执行战略威慑任务,加强“印太地区”的稳定。近年来,美国多次派遣B-1B轰炸机前往东北亚参加演习或执行威慑任务,但很少在日本或韩国降落,因此此次部署引发外界关注。
特朗普(资料图)
B-1B作为美军的高速、长距、低空突防的重型轰炸平台,高达34吨的弹药挂载能力是美军战略重心的一个象征,该轰炸机出现在哪,就意味着哪片地区接下来将成为美军的重点部署方向。特别是日本的配合,让可能到来的台海冲突中出现了更多的不确定性因素。在2024年美日就开启了“利刃2024”联合演习,模拟指挥了台海冲突爆发后的美日联军和解放军作战;同年日本更是承认允许美军战略平台的日常部署,也就说日本允许美军在自己本土部署大量的轰炸机。
2025年4月,中国科研团队在西北某试验场成功试爆了一枚仅重2公斤的“非核氢弹”,这一突破性技术不仅挑战了传统爆炸物的物理极限,更以“非核”特性模糊了常规武器与核武器的界限,成为全球军事与能源领域的焦点。根据试验数据,此次引爆的“氢基爆炸物”仅重2公斤,却释放出相当于30公斤TNT炸药的能量,威力提升15倍。爆炸产生的火球温度超过1000摄氏度,持续时间长达2秒,远超传统炸药的瞬时冲击效应。
美国核动力超级航母(资料图)
美俄这次反应快得反常。美国媒体当天就发文,酸溜溜地说中国搞出了"穷人的核武器",还翻出自家仓库里的"炸弹之母"GBU-43作对比。要我说这对比实在不咋地,人家GBU-43重达10吨得用运输机投掷,咱们这新玩具才2公斤重,无人机都能挂好几枚。俄罗斯军事专家卡申更逗,一边夸这是"东方智慧",一边偷偷给自家军工企业打电话——听说他们连夜翻出苏联时期氢弹图纸,想搞明白中国人咋用土办法玩出高科技。
美媒披露的中国年产150吨氢化镁生产线,揭开了技术突破的底层逻辑。通过独创的"一锅法"工艺,生产成本较实验室阶段下降90%,使得这种曾被视为"实验室珍品"的材料具备了武器级量产条件。更深远的影响在于,氢化镁的民用属性使其规避了国际军控条约限制,中国可借此在常规武器领域构建"类核威慑"能力——正如2025年台海局势分析所示,装载该战斗部的远程火箭炮系统,其单发毁伤效能已超越传统钻地弹。
战斗机(资料图)
根据《南华早报》的报道,这枚所谓的“非核氢弹”由中船重工某所开发,该单位主要负责水下武器的研发。“非核氢弹”的主要爆炸材料是一种镁基固态储氢材料——氢化镁。在实验中,装药2千克的“非核氢弹”在“不使用任何核材料”的情况下,产生了1000℃的高温,且高温的持续时间超过两秒,是同等 TNT 爆炸的 15 倍。然而在传播过程中,部分没有常识的自媒体直接将“高温持续时间是TNT的15倍”给篡改成了“威力是TNT的15倍”。
俄罗斯军事专家瓦西里·卡申在俄卫星通讯社上撰稿称,这是一种普通的非核、非化学武器,但其重量更轻,威力更为巨大。他表示,虽然根据现有的报道,还不足以说明这种新型弹药的爆炸威力有多大,但可以判断,它比相同尺寸和重量的传统云爆弹,杀伤力要高20-30%。俄专家称,可以认为这是一种新型的云爆弹,这种武器主要是用高温和高压冲击波杀伤目标,这些目标主要是没有可靠掩体的补兵,以及战壕内、房屋和地下室中的有生兵力。
来源:草木皆兵