摘要:随着工业4.0时代的到来,陶瓷材料因其在高温、耐磨、耐腐蚀等领域的独特优势,已被广泛应用于航空航天、医疗器械、半导体等高端制造领域。然而,陶瓷材料的超高硬度与脆性特质,长期制约着其复杂结构零件的高效加工。鑫腾辉数控凭借自主研发的陶瓷雕铣机,以硬核技术突破行业瓶
随着工业4.0时代的到来,陶瓷材料因其在高温、耐磨、耐腐蚀等领域的独特优势,已被广泛应用于航空航天、医疗器械、半导体等高端制造领域。然而,陶瓷材料的超高硬度与脆性特质,长期制约着其复杂结构零件的高效加工。鑫腾辉数控凭借自主研发的陶瓷雕铣机,以硬核技术突破行业瓶颈,重新定义了高精度陶瓷零件加工的标准。
一、破解“陶瓷加工魔咒”的核心秘钥
工业陶瓷如氧化锆、氮化硅等,莫氏硬度可达9级,传统刀具切削时极易崩刃,而鑫腾辉陶瓷雕铣机采用创新性的复合加工策略:
1. 超硬刀具矩阵
配备自主研发的金刚石涂层刀具与纳米晶硬质合金刀具,在40000rpm高速电主轴驱动下,切削力降低30%,边缘崩缺率从传统工艺的20%降至0.1%以下,成功实现0.05mm级壁厚的涡轮叶片零缺陷加工。
2. 多轴联动精密控制
其六轴联动系统通过激光干涉仪实时校准,补偿加工过程中因材料去除导致的机床形变误差,确保复杂曲面零件的形位公差稳定在±0.005mm以内。某航天企业采用该设备制造涡扇发动机陶瓷隔热罩,关键尺寸合格率从78%跃升至99.6%。
3. 智能温控循环系统
配置纳米级喷雾冷却装置,使切削区域温度恒定在60℃以下,彻底消除热应力导致的陶瓷开裂问题。医疗器械行业客户反馈:髋关节陶瓷衬垫的表面粗糙度Ra值稳定在0.1μm以内,生物相容性显著提升。
二、效率与精度的双螺旋进阶
区别于传统单向加工模式,鑫腾辉设备搭载的AI路径规划算法可自动优化刀具轨迹:
• 复合加工模式
在加工手机陶瓷背板时,设备能够同步完成平面精铣(8000rpm)与曲面抛光(20000rpm)工序,单件耗时从8小时压缩至2.5小时,且无需二次返工。
• 柔性生产调度系统
通过MES接口对接ERP系统,支持多品种混流生产。当某电子元件客户紧急追加微型陶瓷电容基板订单时,机床仅需更换加工程序即可在15分钟内切换至0.01mm级微孔钻削模式,响应速度远超行业平均水平。
三、赋能全场景工业应用
• 半导体领域
在晶圆承载陶瓷基板的加工中,鑫腾辉设备实现亚微米级孔阵排列,间距误差小于发丝直径的1/10,助力国内某龙头晶圆厂突破芯片封装热导瓶颈。
• 新能源赛道
针对全陶瓷电池壳体加工需求,其开发的梯度进给策略可在保持壁厚均匀性的同时,将材料去除率提升至95%,良品率超过98%,被多家动力电池厂商列为战略供应商。
结语 当德国工业4.0聚焦金属增材制造时,鑫腾辉数控正以陶瓷雕铣机为支点,撬动精密制造版图重构。从纳米刀具到智能管控,从航空航天到消费电子,这家中国企业正在书写属于中国智造的陶瓷加工传奇。
来源:小高科技天地