陈绍勤:让患者“保命又保肠胃”

360影视 国产动漫 2025-04-30 11:12 2

摘要:“70后”陈绍勤在全省较早开展了腹腔镜下胃癌手术、结直肠癌根治术、腹腔镜下超低位直肠癌保肛手术等学科前沿技术,目前是全省施行胃肠手术品类最丰富的医生。

陈绍勤正在查房听诊。

今年,福建医科大学孟超肝胆医院重点引进了胃肠外科“全能王”陈绍勤教授,他是用手术刀改写患者命运的“手术师”,更是让患者既保命又保肠胃的宝藏医生。

手术精准又保功能

“70后”陈绍勤在全省较早开展了腹腔镜下胃癌手术、结直肠癌根治术、腹腔镜下超低位直肠癌保肛手术等学科前沿技术,目前是全省施行胃肠手术品类最丰富的医生。

他的手术特色是快而精准,且强调保功能。许多早期胃癌患者因发病位置不佳,在许多医院都是“全胃切除”,而他则是力求既保命又保胃。

“最关键是寻找平衡点,做到精准切除。”陈绍勤教授说,他的手术室配备了胃肠镜,变“术前定位”为“术中定位”,实现对病灶的精准定位。他还突破传统术式,根据患者病情选择最合适的手术路径,最大程度为患者保留胃肠功能。

前阵子,一名70多岁的老伯被查出早期贲门癌,首诊医院医生建议全胃切除。由于老伯和家人无法接受把胃全部切掉,就辗转求诊陈绍勤。面对老伯“能不能给我保留点胃”的需求,陈绍勤经过详细病情分析,制定了“腹腔镜下近端胃切除单肌瓣吻合术”,既切除了病灶,又帮老伯保留了部分胃,并通过人造贲门成功预防胃食管反流。据悉,这种手术方式被誉为“近端胃手术天花板”,是目前世界公认操作最复杂、术后恢复功能最好的手术方式之一。

做别人不愿意做的手术

“随着人类疾病谱的变化,比如胃癌发病率的下降,外科医生要寻求更多的变化。”陈绍勤希望自己的团队不光能搞定胃肠道恶性疾病,还能通过外科手术解决一些“非致命却要命”的良性疾病,比如肥胖、胃食管反流、顽固性便秘等。

尽管这些疾病的外科治疗常常“吃力不讨好”,且“十分折腾”,但陈绍勤表示,就是要做“别人不愿意做,做不好的”,这样才能帮助更多患者。

最近,各地医院纷纷开设减重门诊。早在10年前,陈绍勤就关注到减重手术,并在省内较早开设减重门诊。他于2021年成功开展腹腔镜下袖状胃切除减重手术,如今已有数十例患者在他手下取得良好的远期减重效果。孟超肝胆医院胃肠外科开科以来,他已经成功完成两例减重手术。

其中一名患者是16岁的女孩,由于5岁开始肥胖,一直生活在异样的目光下,逐渐抑郁。经过多学科会诊,并与患者、家长充分沟通后,陈绍勤团队为其实施了手术。术后,女孩的体重一天下降约半公斤,如今已科学减重近20公斤。

大手术也可“零出血”

每年陈绍勤都要受邀参与全国及省内会诊手术百余台,并多次参加及开展国内大型学术会议手术直播,他的技术获得国内同行的赞赏和好评。

“我也曾是因第一次独立完成手术而兴奋不已的毛头医生。”陈绍勤回忆道,从毛头医生到很会开刀的“手术匠”,再到人人称赞的“手术师”,他始终保持着对医学的敬畏与追求。

手术中出血量大、并发症多、术后癌细胞扩散转移等,是胃肠道肿瘤患者最担心的问题,陈绍勤将解剖学、胚胎学的知识融入手术实践,利用膜解剖的知识进行腹腔镜下胃肠疾病手术,减少术中出血,避免癌症转移。

“就像是千层饼,在正确那一层进行完整剥离,从而避开系膜内的分支血管,完整地切除病灶,术中出血更少,还能避免损伤系膜床深部的神经以及邻近组织器官。”陈绍勤介绍。

如今,作为学科带头人,陈绍勤依然保持着谨慎细致的态度。每台手术前,他都会在脑中进行全流程预演,或者在纸上画好方案,并想好“逃生路线”,“没想好‘退路’,绝不碰手术刀”。

医者要有“佛心仙手”

在家人眼里,陈绍勤是“忙碌”的代言人。他不是在医院,就是在奔赴下一个手术台的高铁或飞机上。

“有次到福清帮扶,当地医生告诉我,很多确诊肿瘤的留守老人因担心去福州手术时无人照料,即便能根治也放弃治疗。”陈绍勤介绍,了解到在当地手术能让更多患者接受治疗,这让他进一步坚定了帮扶基层的决心,“一来让病人就地治疗,不必奔波;二来‘授人以渔’,将技术推广”。

在甘肃中医药大学附属第三医院和甘肃省白银市第一医院,他倾囊相授。如今,那里的外科医生已能独立完成胃癌等大手术,还带着明显的“绍勤风格”。

“才不近仙者不可为医,德不近佛者不可为医。”陈绍勤说,这是他的师爷裘法祖院士的名言,也一直警示着他“将医生当作事业,而非仅仅是职业”。他希望,通过不断钻研,推进、推广更好的学科技术,让更多的患者获益。

来源:福州晚报一点号

相关推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