安徽肥西:从课堂到田园 让劳动教育“活”起来

360影视 日韩动漫 2025-04-30 11:23 2

摘要:肥西县紧扣新时代劳动教育核心要求,坚持“以劳树德、以劳增智、以劳健体、以劳育美”,通过构建“课程体系化、基地场景化、活动项目化”三维育人矩阵,努力打造区域劳动教育特色纷呈、劳动活动丰富多彩、劳动教学生动活泼的新图景。

肥西县紧扣新时代劳动教育核心要求,坚持“以劳树德、以劳增智、以劳健体、以劳育美”,通过构建“课程体系化、基地场景化、活动项目化”三维育人矩阵,努力打造区域劳动教育特色纷呈、劳动活动丰富多彩、劳动教学生动活泼的新图景。

肥西经开区中心学校:党员学生齐动手 劳动成果庆生日

4月28日,又到了肥西经济开发区中心学校每周一固定的特色劳动教育时间,该校组织党员教师与本周过生日的学生一起在躬耕园清理禽舍、采摘果蔬,于生态果园学习节气知识,到美食坊亲手烹制“劳动长寿面”。通过两年持续实践,让学生在收鸡蛋、摘青菜、做面条的全流程劳动中,体会“劳动创造美好生活”的真谛,用独特方式庆祝成长时刻。

柿树岗乡中心学校:师生巧手制粑粑 蒿香浸润劳动课

该校在劳动节前夕组织学生开展“非遗美食进校园”活动,通过采摘蒿草、观摩技艺、分组制作等环节,沉浸式体验市级非遗蒿子粑粑制作。在大队辅导员张同心指导下,学生田间采蒿识草木,作坊揉面学技法,蒸笼起雾间感受传统美食的匠心传承。当亲手制作的蒿子粑粑出锅时,非遗技艺已随蒿草清香沁入心田,劳动教育与传统文化的融合让千年民俗焕发新生机。

肥西师范幼教中心云霄路幼儿园:萌娃乐当农夫 草帽田埂悟耕趣

该园开展“草帽下的生命课堂”,孩子们化身浇水、除虫、采摘三组小农匠——浇水队为嫩苗织就"水晶项链",除虫组执软刷为叶片“清退访客”,采摘组则收获翠色香葱笑靥如花。通过种植地实景劳作,萌娃们既在指尖泥土间读懂生命成长密码,又在挥汗间体悟“春播一粒粟”的耕耘真谛,让劳动教育与自然启蒙共生的责任种子悄然萌发。

肥西学前教育集团西溪湾幼儿园:萌娃实践劳动美 汗水浇灌成长花

该园五一前夕开展“劳动最光荣”主题实践,大班萌娃化身“桌椅美容师”,执抹布水桶为玩具门窗换新衣;中班幼儿走进社区当“岗亭小卫士”,擦宣传栏、拾垃圾获居民点赞。通过园所擦亮计划与社区公益行动的双轨实践,孩子们在合作擦洗间读懂“汗滴禾下土”的辛劳,在捡拾落叶时领悟守护环境的意义,让“劳动创造美好”的种子随春日暖阳生根发芽。

肥西县直属机关幼儿园绿地分园:萌娃乐劳动 祖孙共育五彩虹

该园以劳动月为契机,让幼儿执扫帚学除尘、躬耕园里习农事,既化身“角落美容师”擦拭桌椅窗台,又跟随祖辈播撒种子、培土浇灌,在青苗与汗水的交响中触摸劳动传承的温度。日常教育中,园所通过身体力行的种植清洁实践,引导幼儿在指尖泥土间领悟劳动技能,在协作中萌发尊重劳动者的意识,更以祖孙共育模式架起劳动与德育的彩虹桥,让新时代劳动教育绽放“五育融合”的缤纷光彩。

近年来,肥西县聚焦体系构建,出台 《肥西县推进劳动教育实施方案》《肥西县中小学劳动教育任务清单》,通过“必修课程+校本特色”双轮驱动,在全县义务教育阶段实现“五个全覆盖”:7.2万册统编教材全员覆盖、每周1 节必修课全时覆盖、专兼职教师队伍全科覆盖、劳动实践周全域 覆盖、校本课程研发全域覆盖。聚焦场景打造,探索“基地+学校”劳动实践基地模式,构建“1+N”立体化实践网络,以县劳动教育综合实践基地(焦婆)为核心,建成派园农耕基地、润雨田园综合体等3大校外示范基地,打造高店中心校“绽放农场”、山南中心校“农根实践园”、经开区中心学校“躬耕园”、肥光小学“晨兴园”等校内实践园地36处。聚焦项目创新,构建“基础+拓展+挑战”三级活动体系,创新家校社协同机制,建立“学校主导-家庭协同-基地支撑”实践共同体,形成学校、家庭和社会一体的劳动教育育人机制,让中小学生在劳动中收获学习“硕果”。

来源:中国网一点号

相关推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