摘要:特朗普此前于2024年12月5日宣布,选择戴维·珀杜担任美国新任驻华大使。特朗普当时在宣布珀杜提名的声明中说,他拥有40年的国际商业经验,在新加坡和中国香港生活过,其职业生涯的大部分时间在亚洲和中国工作,珀杜“带来的宝贵专业知识,有助于加强美国与中国的关系”。
据美联社报道,当地时间4月29日,美国参议院以67票赞成、29票反对的投票结果,确认戴维·珀杜出任美国驻华大使。
特朗普此前于2024年12月5日宣布,选择戴维·珀杜担任美国新任驻华大使。特朗普当时在宣布珀杜提名的声明中说,他拥有40年的国际商业经验,在新加坡和中国香港生活过,其职业生涯的大部分时间在亚洲和中国工作,珀杜“带来的宝贵专业知识,有助于加强美国与中国的关系”。
戴维·珀杜能出任美国驻华大使,是特朗普在商人思维与政治算计间寻得的折中点——既要其懂中国,又要足够听话。
这个人挺有意思的,履历上写满了矛盾。他曾是锐步和达乐公司的CEO,在亚洲闯荡多年,香港、新加坡都留下过足迹,称得上是中国通。
按常理,这般背景应使他对中国市场友好,毕竟过往经商他没少借中国供应链助其成功。
然而进入政坛后,画风突变,开始随特朗普鼓吹中国威胁论,甚至删掉竞选广告里夸赞自身亚洲经验的部分,生怕被指亲华。他这种转变,究竟是真心反华还是只为政治生存,只有他自己知道。
特朗普选他,主要看中忠诚与实用主义两点。珀杜虽曾在商界主张全球化,可抱紧特朗普大腿后,立场转变比陀螺还快。
2018年他随国会代表团访华后,便发文称美国得清醒,别让中国在经济和地缘政治上占优。这种能唱高调又能务实的风格,正对特朗普胃口。毕竟特朗普这位商人总统,需要的不是纯粹外交官,而是能在谈判桌争取利益、在媒体前放狠话之人。
珀杜的提名也有微妙之处,他与特朗普的贸易政策并非完全契合。特朗普叫嚷着让制造业回流美国,靠加关税逼企业回迁,可珀杜在商界时,没少把生产线往亚洲转移以降低成本。如今让曾靠中国制造盈利的他,去和中国谈减少对中国制造的依赖,颇具黑色幽默。但美国政客就是一贯如此,立场可随时调整,关键是人要跟对站队要正确。
外界对珀杜最大质疑在于,他会不会以商人思维将外交变成生意谈判。驻华大使不仅要处理贸易事务,还得应对南海、台海等敏感议题。
珀杜在参议院军事委员会待过,对安全事务不算生疏,但与中国高层周旋时,其商业背景是优势还是短板,有待观察。
其实特朗普这届政府人事任命颇有特点,熟人政治随处可见。驻英大使是其亲家,驻法大使是房地产同行,如今驻华大使又选了商人出身的政客。这种安排源于特朗普偏爱用自己人,觉得体制内职业外交官太官僚,不如找能直接汇报之人。珀杜的上任能否影响美国对华政策不好说,但至少能让特朗普觉得在中国的利益有人照看。
那咱们该如何看待珀杜?他在中国眼中是个“熟悉的陌生人”。
在亚洲多年的经历,以及他带来的品牌在中国市场的影响力,本应让他更懂中国市场逻辑与中美经贸互补性。但进入政坛后的转变,让其真实立场存疑。这种摇摆性使我们对他的上任持观望态度。
珀杜本质是特朗普政策的执行者而非制定者。若特朗普执意加关税,珀杜只能照做。不过和前任类似,他可能在操作上留有余地,毕竟他也讲过“合作是终极目标”。
经济领域,他可能围绕关税谈判、供应链安全、知识产权等与咱们周旋。但特朗普政府对华经济政策已定调,珀杜难改方向,顶多执行时灵活些。
安全议题上他会更棘手,虽对南海、台海问题不陌生,若按特朗普剧本,可能在涉台、涉疆、涉港问题上施压,但咱们的底线明确,核心利益绝无妥协空间。
珀杜上任不太可能让中美关系发生根本转折。特朗普对华战略明确,以竞争为主、合作有限。珀杜更多是在此框架内缓和对抗或传递缓和信号。
短期看,中美关系“斗而不破”,贸易战持续,某些领域或有有限接触,珀杜商业背景或让美国企业在中国处境稍好,但经贸摩擦不会减少。长期而言,珀杜任期或成中美关系“过渡期”,中国推进自身发展,珀杜只能影响战术节奏,无法改变战略方向。
有趣的是,这位即将到任的美国驻华大使,不知道他家祖上来自何处,但他的姓“PERDUE”在法语中是“迷路,失去,丧失”的意思——这似乎很符合他的政治立场。
说到底,大使是政策执行者,珀杜得听白宫指令。特朗普若要加关税,他只能服从;若想缓和关系,珀杜的商业背景或能发挥作用。这种微妙平衡或许是特朗普选他的真正原因,在大国博弈的背景和美国政坛的现状下,珀杜不过是特朗普政策下的一颗棋子。
来源:之乎者也小鱼儿一点号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