名医肖飞术中离场40分钟:是医疗事故还是犯罪

360影视 动漫周边 2025-04-30 14:08 2

摘要:"如果手术台上的医生突然离开,你会害怕吗?"这个看似荒诞的假设,在中日友好医院胸外科副主任医师肖飞身上真实上演了。当桃色绯闻与医疗安全交织,这场风波早已超出私德范畴,直击医患信任的底线。

"如果手术台上的医生突然离开,你会害怕吗?"这个看似荒诞的假设,在中日友好医院胸外科副主任医师肖飞身上真实上演了。当桃色绯闻与医疗安全交织,这场风波早已超出私德范畴,直击医患信任的底线。

根据国家卫健委《手术质量安全提升行动方案》明确规定,主刀医师和麻醉医师必须全程在场。而肖飞在患者已麻醉状态下离场40分钟的行为,已构成严重违规。麻醉科医师凌楚眠指出,这种状态下患者可能陷入"低血容量性休克",每延迟一分钟都在累积风险。

更令人震惊的是,涉事医院作为国家卫健委直属三甲医院,竟允许主刀医师因私人纠纷擅自离场。这暴露出医院在手术流程监管上的重大漏洞——没有应急预案,没有替代机制,患者的生命竟被系于医生个人情绪的细线上。

根据《医师法》第57条,医师严重违反诊疗规范造成严重后果的,可吊销执业证书。四川律师林小明指出,若离场行为直接导致患者伤亡,可能构成《刑法》335条的医疗事故罪。虽然本案患者最终康复,但肖飞行为已满足"严重不负责任"的构成要件。

值得注意的是,医疗事故认定需要考量"损害结果",而犯罪认定更关注"行为性质"。就像醉驾即便未发生事故也要受罚,医生擅自离场的行为本身已具有可罚性。北京市卫健委数据显示,2023年全市共查处医师擅自离岗案件17起,其中3起被移送司法机关。

协和医院专家十年前对学生的教诲犹在耳边:"天塌了也得先处理好手术病人"。这句话道出了医疗行业的金标准——患者安全永远第一。但肖飞事件折射出的,是整个系统对"医德"理解的偏差。

真正的医德不是挂在官网上的漂亮口号,而是渗透在每个操作细节中的职业敬畏。当某三甲医院调查显示,43%的医护曾因情绪问题影响工作时,我们更该建立制度化的情绪管理机制,比如设立手术室心理督导岗、推行双主刀备班制。

这场风波终会平息,但它划开的信任伤口需要整个医疗行业来愈合。下一次,当无影灯亮起时,我们希望看到的不仅是精湛的技术,更是对生命的绝对尊重。毕竟,在生死面前,任何理由的离场都是对白袍最大的亵渎。

来源:Asp邱海龙

相关推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