摘要:比亚迪仰望U8以“易四方”四电机技术、原地掉头和水陆两栖功能,将硬派越野带入电驱时代;蔚来ET5猎装版与150kWh半固态电池组,用超长续航重新定义豪华旅行车;极氪X则以“无边框车门+可滑动中控屏”打破传统设计逻辑,展现中国品牌从技术追随到标准制定的跨越。
上海车展的焦点,是新能源与智能化的双重革命浪潮下,中国车企如何以“技术主权”重塑全球汽车产业格局。
1. 国产新能源的“天花板突破”
比亚迪仰望U8以“易四方”四电机技术、原地掉头和水陆两栖功能,将硬派越野带入电驱时代;蔚来ET5猎装版与150kWh半固态电池组,用超长续航重新定义豪华旅行车;极氪X则以“无边框车门+可滑动中控屏”打破传统设计逻辑,展现中国品牌从技术追随到标准制定的跨越。
2. 高阶智驾的“城市攻坚战”
华为ADS 2.0、小鹏XNGP与理想城市NOA同台竞技,摆脱高精地图依赖的“通勤模式”成为新战场。激光雷达成本下探至万元内,全域800V高压平台普及,让“充电5分钟续航200公里”从口号变为现实。
3. 国际巨头的“中国式转身”
宝马i Vision Dee概念车以“数字情感交互”回应本土品牌的智能座舱攻势;大众ID.7借车展全球首发,凸显“在中国,为全球”的战略倾斜;丰田则携bZ3等纯电车型,试图在混动优势外开辟新赛道。
4. 跨界生态的“破壁狂欢”
从宁德时代凝聚态电池到大疆车载“成行平台”,供应链企业站上C位;小米汽车虽未亮相,但其生态链与车企的隐秘合作已成热议话题。
这场展会不仅是技术的秀场,更是话语权的角力——当中国车企用“软件定义汽车+场景定义体验”颠覆百年造车逻辑时,上海车展已然成为全球汽车工业的“新坐标系”。
来源:汽车任谈