摘要:“今天你读书了吗?” 在第30个“世界读书日”来临之际,黔西南州通过线上线下联动、城乡资源整合、民族文化融合等创新举措,在全州范围内掀起全民阅读热潮。从城市书房到乡村书屋,从校园课堂到景区驿站,阅读之风正浸润城乡每个角落,书香氛围愈发浓厚。
“今天你读书了吗?” 在第30个“世界读书日”来临之际,黔西南州通过线上线下联动、城乡资源整合、民族文化融合等创新举措,在全州范围内掀起全民阅读热潮。从城市书房到乡村书屋,从校园课堂到景区驿站,阅读之风正浸润城乡每个角落,书香氛围愈发浓厚。
书香校园,智慧启航
4月23日,黔西南州图书馆“4·23世界读书日”暨“书香校园·智慧启航”全民阅读月系列活动在兴义市向阳路小学民航校区启动。作为贵州省语言文字规范化示范校,该校通过多元化阅读体系培养学生终身学习习惯。
“我们构建了‘三社三角’阅读模式。”校长张晓介绍,学校设立阅读、朗诵、主持人三大社团,学生可每日自主参与社团活动。同时打造“班级图书角”“楼层书吧”和“校图书馆”三级阅读空间,并与黔西南州图书馆实现“通借通还”服务,让图书馆16万册纸质图书与60万册电子资源触手可及。此外,每月两期的“幸福读书人”家校共读活动已持续两年,累计举办30余期。“学生间还采取了好书推荐,采取‘漂流瓶’的方式写出推荐,让更多的同学共读好书。”
“最开始,孩子说你们家长叫我们不要看手机自己却玩得高兴,我们还是一起看书吧。”启动仪式上,二年级12班刘芮菲的家长刘安恒获得“优秀阅读推广员荣誉称号”,他感慨,因为孩子培养起了阅读习惯,得到这个荣誉要感谢孩子。“一个孩子影响一个家庭,未来肯定是继续坚持阅读,并号召身边人一起阅读。”
在兴义市第八中学附属小学(阳光小学),一年一度的“图书义卖跳蚤市场”成为阅读推广的特色品牌。五年级学生化身“小掌柜”,在旧书循环中传递知识火种。
“图书义卖跳蚤市场”不仅吸引了学生,学校老师及家长代表也受益其中。
“之前在图书馆借过《父与子》的漫画很喜欢,没想到在这里能购买到。”兴义市第八中学附属小学一年级的同学高兴地说,买到的是全集,注音版自己能学着阅读。
该校图书馆融合阅览室,超10万册藏书,涵盖文学、科学、历史等领域,可同时容纳300余人开展阅读实践。
近年来,黔西南州持续深化青少年阅读工程,通过校园阅读氛围营造、家校共读机制建设,为青少年成长夯实文化根基。
以书会友,共筑书香社会
在黔西南州,阅读公益组织如星火燎原,以文化共鸣凝聚精神力量。
“独学而无友,则孤陋而寡闻。”2013年7月,金州国学读书会创始人魏敏发起公益共读项目,以“怀公德心、做公益事、聚文化人”为宗旨,十余年间开展千余场活动,吸引30余万人次参与。书友们共读《论语》《周易》等经典,在思想碰撞中实现自我成长。“读书日不是一日读书,应是日日读书。”一位书友感慨,阅读终将反哺生活。
此外,金州国学读书会内容丰富,开展了形式多样的文化沙龙和公益讲座。如我爱中医系列、《周易》讲座、本土历史及文化、唐诗风骨系列、论语及孟子讲座系列、茶道香道、文字学漫谈系列、文学与哲学杂谈系列、知行户外俱乐部、职业发展分享会等。不仅营造了更好的读书氛围、更传播了中华优秀传统文化。
4月20日,安龙加油文化院内书声琅琅。黔西南州朗诵艺术协会联合安龙县图书馆,开展的“日月行读 朗在安龙 悟道四训 躬行加油”活动。朗诵了《兴义府志》《了凡四训》等篇章。通过朗读经典,让古老的文化在新时代焕发生机,通过解读与交流,进一步深化精神共鸣。
黔西南州朗诵艺术协会于2011年5月成立,协会汇聚了州内语言艺术方面顶尖人才,涵盖主持人、播音员、测试员、教师、公务员等,以“行读”形式,在山水间感悟国学智慧,这种“读行合一”的创新模式,让经典文本焕发新生。
如今,从城市到乡村,各类阅读组织蓬勃生长,爱读书、读好书、善读书正成为黔西南州的新风尚。
强阵地,搭平台,文化惠民显成效
作为全民阅读主阵地,黔西南州图书馆以资源整合与服务创新为抓手,构建全民阅读生态圈。
“2024年我们新增图书1.3万册,全年接待读者21万人次,借阅量达11万册。”黔西南州图书馆副馆长付鹏鹏介绍,图书馆通过线上打卡、线下游戏等多元活动,年均举办40余场阅读推广和30余场专题展览。其中,“QIAN读进校园”项目已走进20余所学校,惠及师生超万人。依托馆藏地方文献、传统文化资源,打造了“加油文化”专题文献展,通过藏书展示、专题展陈等形式展现黔西南历史文化。“将来继续深化与地方、学校的合作,持续推进全民阅读,让阅读成为黔西南最亮丽的文化风景线。”
同时,为破解乡村阅读“最后一公里”,图书馆积极开拓创新,建成40余个基层农家书屋,包括8个数字化书屋。2022年,晴隆县老营社区“智慧农家书屋”率先落地,同时链接了省、州图书馆数据库资源,具备自主办证、自助借还、数字阅读及线上线下阅读推广等服务功能。
这个建立在物联网和数字图书馆基础之上的新型图书馆,具有物联网和数字图书馆的双重特征,满足读者日益增长与不断变化的需求,给广大读者带来全新的阅读体验。同时,解决农村群众阅读需求,促进优质文化资源直达基层。
从校园到社会,从城市到乡村,黔西南州正以“纵横交织”的阅读网络,耕耘出一片书香四溢的文化沃土。当阅读成为生活日常,这座城市的文化气质,也在字里行间悄然升华。
贵州日报天眼新闻记者 祝庆庆
编辑 钱星星
二审 宋洁 张恒
三审 陈俎宇
来源:天眼新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