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俄已谈成,普京宣布停战,王毅递出14个字,外交部也回了一句话

360影视 欧美动漫 2025-04-30 14:20 2

摘要:中美博弈进入关键时刻,这样的背景下,中俄关系对国际秩序的影响力开始显现。最近一段时间,中俄关系又有了新的进展,双方一系列外交活动向世界传递了一个信号——中俄的战略协作仍在深化。

中美博弈进入关键时刻,这样的背景下,中俄关系对国际秩序的影响力开始显现。最近一段时间,中俄关系又有了新的进展,双方一系列外交活动向世界传递了一个信号——中俄的战略协作仍在深化。

最近,俄罗斯正在筹备卫国战争胜利80周年庆典。普京宣布,从5月8日0时至5月11日0时,俄军将在乌克兰前线停火72小时。这一决定的直接原因,是为了纪念二战胜利,俄方强调,停火是“出于人道主义考虑”,并呼吁乌方采取对等措施。在战场态势占优的情况下宣布停火,给对手3天喘息的时机,俄罗斯宁可犯兵家大忌也要停火,足以证明,俄罗斯方面对这次纪念活动的重视程度。

卫国战争胜利纪念日是俄罗斯最重要的国家节日之一,它不仅是俄罗斯人民的历史记忆,更是俄罗斯国际地位的重要象征。

首先,俄罗斯通过纪念二战胜利来捍卫二战历史成果。二战结束后,联合国体系建立,五常机制确保了俄罗斯的大国地位。但近年来,西方试图通过历史虚无主义削弱俄罗斯的二战贡献,甚至将苏联与纳粹德国相提并论。普京曾多次强调,任何否定苏联在二战中作用的言论都是不可接受的。这次80周年庆典,俄罗斯就是要向国际社会重申:俄罗斯的二战胜利者地位不容质疑。

其次,俄罗斯试图捍卫联合国的主导秩序。当前国际体系正面临美国的单边主义冲击,北约东扩、经济制裁、长臂管辖等手段让联合国权威受损。俄罗斯作为安理会常任理事国,一直主张多边主义,反对美国主导的所谓“以规则为基础的国际秩序”。联合国作为二战的产物,俄罗斯当然希望通过这次纪念活动,再次重申俄罗斯作为联合国五常的地位不容置疑。

最后,这次庆典是俄罗斯展示国际影响力的重要舞台。尽管西方试图孤立俄罗斯,但仍有19个国家确认参加活动。这些国家大多来自全球南方,包括中国、印度、南非等新兴大国。俄罗斯希望通过这次活动证明,西方对俄罗斯的围堵并未成功,俄罗斯仍然拥有广泛的国际支持。

西方国家对俄罗斯的80周年庆典反应强烈。美国、欧盟和北约成员国集体抵制,甚至施压盟友不要派代表参加,但这种施压并未奏效。而在参与俄方活动的国家中,中国的出席更让西方感到不安。中俄关系的稳定性远超他们的预期,美国试图“联俄制华”或“联欧制俄”的策略都未能成功。

就在普京宣布停火后不久,中俄已谈成。中国外长王毅与俄罗斯外长拉夫罗夫举行会谈,并明确表示:“中俄的相互信任和相互支持不变”。

这14个字看似简单,但背后的政治意义极为深远,这句话直接回应了西方“离间中俄”的企图。近年来,美国一直试图挑拨中俄关系,但中俄的战略互信并未动摇。中方正是在向世界宣告:无论美国如何施压,中俄合作的大方向不会改变。

这句话同样体现了中俄关系的稳定性,与美俄关系的反复无常不同,中俄合作建立在务实、平等、互信的基础上。从能源贸易到军事技术,从国际事务到地区安全,中俄的合作是全方位的。普京曾多次强调,与中国的合作是俄罗斯长期的战略选择。

这句话也向国际社会传递了一个信号:中俄不会接受美国的霸权秩序。在乌克兰危机、中东局势等关键议题上,中俄始终保持协调立场。比如这次俄罗斯宣布停战72小时后,中国外交部就递出一句话:希望各方“继续通过对话谈判解决危机”,以示对俄罗斯做法的认可和支持。此外,中国在联合国安理会多次否决涉俄制裁提案,俄罗斯则在台海、南海问题上力挺中国。这种“背靠背”的协作模式,也让美国的分化策略彻底失效。

中俄作为全球军事实力最强的国家之一,两国关系的稳定对世界和平至关重要。如果中俄走向对抗,全球安全体系将面临巨大风险;而如果中俄保持合作,就能有效制衡美国的单边主义。

当前,美国仍在亚太、欧洲两个方向同时施压。在亚太,美军加强在南海、台海的军事存在;在欧洲,北约持续东扩,试图彻底削弱俄罗斯。面对这种战略挤压,中俄只能选择更紧密的合作。

此外,中俄关系还有更多的含义:从经济上看,中俄贸易的本币结算比例已超90%,能源贸易逐步摆脱美元;从安全上看,中俄联合军演、反导合作、军工技术交流不断深化;从外交上看,两国在联合国、金砖机制、上合组织等平台紧密协调。这种全方位的协作,不仅保障了双方的核心利益,也为全球多极化秩序奠定了基础。

随着美国霸权的进一步衰落,中俄的合作只会更加紧密。无论是经济、军事还是外交领域,两国都将携手应对挑战,“中俄的相互信任和相互支持不变”,这句话不仅是当下的承诺,更是未来的战略方向。

来源:凤凰吴欣纯

相关推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