摘要:本次活动作为区教委首届 “最美班主任” 品牌活动的校级深化实践,以系统性、创新性的设计全面展现马坡中小在班主任队伍建设领域的深耕成果与特色经验。活动精心设置多元环节,包括班会观摩、荣誉颁奖、主题汇报、教师沙龙等多个环节。
近日,顺义区小学“‘德育’‘教学’校校行”分别走进马坡中小、首师大顺义附小开展专题活动。
在马坡中小,北京教育科学研究院班主任研究中心副主任刘京翠,顺义区委教工委委员、区教育研究和教师研修中心主任张军堂出席当天活动。
本次活动作为区教委首届 “最美班主任” 品牌活动的校级深化实践,以系统性、创新性的设计全面展现马坡中小在班主任队伍建设领域的深耕成果与特色经验。活动精心设置多元环节,包括班会观摩、荣誉颁奖、主题汇报、教师沙龙等多个环节。
活动伊始,与会领导与教师首先观摩了马坡中小梁潇老师执教的《学会赞美 心花绽放》主题班会。
宣传片《最美・芳华》引领大家共同领略马坡中小班主任群体的一个个感人瞬间,感受班主任们的无私坚守和奉献,真切体会到师者以青春芳华点亮教育之光的伟大。
马坡中小校长高凤致辞。她表示,马坡中小一直秉持“志做伯乐教师,慧育骏马少年”的育人理念,致力于将教师培养成慧眼识才的“伯乐”,着力发现每一位学生的闪光点,为每位“骏马少年”铺就成长之路。未开,学校将持续深化班主任队伍建设,全面提升班主任专业素养,做好学生成长的领路人。
颁奖环节。与会领导为坚守岗位二十余载的班主任颁发马坡中小首届 “最美伯乐班主任奖”,表彰他们多年来的辛勤耕耘与无私奉献。
马坡中小王超主任以《弘扬伯乐精神,赋能班主任专业成长》为主题,汇报了学校班主任队伍建设的校本实践。
马坡中小和昌平区南口学校的干部教师围绕“‘育’见新成长”这一主题,聚焦班级文化建设、家校沟通、综合素质评价等分享宝贵经验。
讲述教育故事环节,老中青3位班主任代表,生动讲述师徒传承的动人故事。5位老班主任饱含深情讲述了自己日复一日默默坚守班主任岗位的感人历程。他们在班主任的岗位上,照亮学生的成长路。
老师、家长和学生代表深情朗诵《师恩如光,照亮成长》,将班主任工作中那些看似平凡日常,却饱含坚守的点滴,一一呈现在众人眼前。
区研修中心教研员马英老师以“温暖、感动、薪火相传”三个关键词凝练活动核心感受,高度赞誉现场浓厚的教育情怀与经验传承氛围。
刘京翠副主任深入剖析了“伯乐班主任”的核心内涵,将其核心内涵归结为情怀、理想、智慧解决能力三个层面。她强调,教师需以无私奉献的教育情怀为根基,坚守教育理想,并以智慧化解育人难题,而本次活动正是“伯乐精神”的生动实践。要将“伯乐精神”内核全面融入队伍建设体系,实现班主任素养的系统性进阶;通过增设班集体建设板块,聚焦打造有温度、有凝聚力的班集体,推动班级管理与建设工作迈向更高质量发展阶段。
交流互动环节,北石槽中小王申老师与马坡二小段姗姗老师结合本次活动分享了各自的感悟。
张军堂同志作总结讲话。他高度肯定马坡中小在班主任队伍建设方面的成果,并结合自身担任班主任的经历,强调了班主任在学生成长中的关键作用。他指出,马坡中小通过完善的分层培养体系、个性化成长指导方案以及特色鲜明的育人文化,有效提升了班主任的专业素养与育人能力,在班主任队伍建设方面做出了有益的创新实践,在培养机制、成长路径规划及育人文化构建等维度为全区树立了示范标杆。他强调,在新时代教育从单纯知识传授向全面育人转型的背景下,班主任要做学生成长的引路人、陪伴者和倾听者,要以更包容的心态、更创新的方法助力学生多元发展。他希望,全区小学应以此次活动为契机,加强校际交流,建立常态化的班主任经验分享机制。同时各学校持续完善班主任培养体系,加大资源投入,为班主任成长搭建更广阔的平台,让每一位教育工作者都能永葆育人初心,以伯乐之姿培育时代英才,共同推动顺义区小学德育工作迈向新高度。
区教委小教科负责人及相关工作人员,区研修中心德育研究室教师、昌平区南口学校干部教师团队及全区小学德育主管干部共计80余人参加。
在首师大顺义附小教育集团,活动以“做好数学学科建设,点燃师生创新思维”为主题,全面展示了首师大顺义附小在数学学科对学生创新思维培养的探索与成果。
与会教师首先观摩了首师大顺义附小教育集团在培养学生创新思维方面的成果展示。
附小教育集团6位教师围绕课堂培养学生创新思维展开教学专题展示。各会场教师根据上课内容进行研讨,与会专家对教学过程和教师分享给予高度评价,并提出切实可行的改进建议。
主题报告环节,首师大顺义附小教育集团6位教学领导以“做好数学学科建设,点燃师生创新思维”为主题,汇报了附小数学团队对师生创新思维培养的实践历程。汇报从教师、学生、课堂三个方向展开,分别阐述了培养教师和学生创新思维的策略以及课堂落实的路径。
北京教育学院彭纲教授充分肯定了附小数学团队前期的研究。他指出,首届数学文化节以“做好数学学科建设,点燃师生创新思维”为核心,精准契合教育发展需求,兼具战略高度与时代前瞻性。活动在课程体系优化、项目化学习推进、教学资源开发及师资队伍建设等方面成效显著,实现了专业研究与基础教育的深度融合。他建议,校际间要广泛开展交流共享与创新课程开发的区域学术研讨会,构建起切实可行的区域教育发展方案,为推动数学教育均衡、优质发展探索出全新路径。
后沙峪中小孟颖及天竺二小李铎两位干部结合本次活动分享了学习感受。
区教委小教科负责人作总结。她指出,首师大顺义附小的教研活动具有示范性,研究内容有深度,活动开展有成效,成果展示清晰可见,为各校提供了宝贵经验和启示。她强调,各校的教研活动要从教学实际出发,解决师生面临的“真问题”,从而提升教师的教学能力。她要求,学校教研活动要接地气,聚焦“教与学”中的实际问题,总结出切实可行的“小妙招”,助力教学改革路径更加清晰。要为教师搭平台、铺设发展道路,借助区级教学展示活动,助力教师专业素养提升。学校教师要积极拥抱人工智能对教育的变革影响,主动学习人工智能平台的功能,助力课堂提质增效。
区教委小教科负责人及相关工作人员,区教育研究与教师研修中心小学数学教研员,区内各小学教学主管领导及数学教师共计120余人参加。
来源:京津冀消息通