与死神,擦肩而过……

360影视 日韩动漫 2025-04-30 14:54 2

摘要:自从退休后,为图清净断舍离,我有意取关了绝大多数以前同行的理财号,他们这些年近况,我不太了解

最近刷公众号,偶然刷到以前某同行A的小号

自从退休后,为图清净断舍离,我有意取关了绝大多数以前同行的理财号,他们这些年近况,我不太了解

这次正好刷到,好奇心驱使,有的没的看了两眼

但越看越奇怪,怎么写的有一搭没一搭神经兮兮的?和印象中A此前风格完全不同

再一翻历史文章,这才发现,乖乖隆地洞,出了不得了的大事!

他从21年到24年,经历了三年严重抑郁症

原话是每天蓬头垢面,眼神迷离,身材走样,辅导孩子作业总是大呼小叫,亲子关系一塌糊涂,下楼走在河边都有往下跳的冲动,甚至还想过索性把儿女先弄死,再自己一起死了算了……

为啥会得如此严重的抑郁症呢?

此处先按下不表,惊闻这番突变,把我的思绪拉回到多年前,记忆如潮水般涌了上来

……

真实个人IP自媒体真正能对粉丝进行精细化管理,实现私域流量的商业闭环,不在BBS时代,不在博客时代,也不在微博时代

这一切,始于2013年开启的微信公众号时代

在那片从未有人开垦过的处女地,需求巨大,供给匮乏,商机无限,有些先知先觉的弄潮儿,借势快速完成原始积累

当时我们圈内人士最大的担忧和猜测是:

博客火了没几年就被微博取代,微博火了没几年又被微信代替,微信还能火几年?下一个取代微信的爆款是谁?

谁都没料到,一晃十多年过去,微信没被任何新生力量取代,虽然抖音快手小红书先后崛起,公众号不复当年之勇,但与微信的天然捆绑还是助其占据自媒体平台重要地位,这也是视频号能后来居上的核心原因

当然,这是后话了

回到2013年,在IP型理财自媒体这个专业门槛很高的市场,直到年底,也只有一男一女两个IP,稍微做出一点名气

2014年初,在对这两个样本进行研究后,我决心下水创业

因为和这两位因机缘巧合而半路出家的个人IP相比,当时我无论专业素养还是文字功底,都只强不弱

此后几年,不断有新人入行,行业逐渐热闹起来,也从肉多狼少,变成狼多肉少

但市场依然处于缺乏监管的野蛮生长阶段,每个创业者都根据自身风格特长和对市场的理解,探索不同道路

……

时间一晃来到18年,此时我已是这个不大的圈子里排得上号的顶流大佬,同行见了都会敬我三分

因经常共同出席各券商、基金、险司、三方组织的行业活动,我和业内其他头部IP或多或少都有些交情(交集)

当时我一边忙于创业,一边心中暗生感慨——

八仙过海,各显神通,这真是一个波澜壮阔的大时代!

将来退休后,没准可以写一本回忆录《2013-20XX:理财自媒体江湖风云录》

没想到,行业拐点,不期而至

首先是2019年,P2P行业被政策集体安乐死,随后非标私募、信托等被集体风险出清,死伤无数

紧接着,2020年,疫情从天而降

再然后,2021年,行业监管全面加码

最后是2022年,口罩升级,股市楼市一起跌,无论顶级富豪还是底层牛马,财富齐缩水,百姓兜里缺钱,能(敢)拿来理财的钱也大幅减少

这个局面持续至今,楼市还没见底,股市还在3000点徘徊,各路理财收益每况愈下,唯独黄金加速突突,还在上演最后的疯狂

嫁接在“经济向好,居民增收”“理财市场红火,赚钱效应显著”这两棵大树之上的理财自媒体行业,自然也不复当年好时光

所有从业者都面临相同的时代变化,但应对态度却全然不同

有的IP一早把号卖了,早早官宣财务自由,不再落地理财实操,转而全身心兜售FIRE(财务独立,提前退休)理念

有的IP理念不清,路线不明,各种试错,反复折腾,一手好牌打得稀烂,最后把投资人的钱烧光,直接二婚嫁人生子,把烂摊子全交给老公(也是一个IP)打理

有的IP虽是行业顶流,却一直不拿投资不组团,永远一人码字,哪怕大号被封,又把小号重新做大,坚持至今,也算不忘初心,从一而终

有的顶流IP在代言的P2P暴雷后,直接一声不响玩失踪,彻底从互联网上消失

有的IP当年all in P2P,行业凉凉后口碑崩塌,无法转型,只能换个新IP,转战其他行业自媒体赛道,也有的本就不是媒体人出身,暴雷后直接回归老本行IT赛道

有的IP坚持半天,最后放弃理财定位,转型养身IP,熏香念经身心灵走起

有的IP本是打工人,IP做起来后不甘做人牛马,直接拿走东家账号,自己经营,虽官司缠身,却依然活得自在潇洒

有的IP做大后成了公司老板,无暇亲自操刀,没想到先投P2P倒贴几千万,后被渣女骗走几千万,开小号痛骂渣女后,兜兜转转,又回归理财博主身份

有的IP曾是三方基金平台高管,苦心打造智能投顾品牌,却因理念不合被迫出走,没想到自己第三次从零开始创业,做出来的全新投顾品牌反而比老东家的口碑更好

有的IP和渣男前任分手后,借精生子,独立带娃,一边带娃一边更文,也算给新时代独立女性开辟了一条前人少有勇气走的路

有的IP经长年累月积累,形成了一大批无论涨跌都无条件支持的铁粉,但IP本人极其在乎个人隐私,从未公开露面,甚至从未谈及个人生活,也算天赋异禀的奇人了

有的IP为了基金组合能合规,入职券商/基金公司,但合规后的投顾组合表现糟糕,早年反复宣传的口号“定投N年赚N倍”形成口碑反噬,被舆论反复拿来鞭尸

……

上面说的都是业内叫得上号的大IP,还有其他的我一时半会儿想不起来,我也就随口一提,这不重要

重点来了,开头说的那位A也是行业头部IP,只不过他走的不是一般个人IP道路,而是打造一个巨大的财商教育平台(个人也是平台力推的核心IP)

早期他家还没那么火时,他们两口子还请我吃过一顿饭,聊可能的合作机会

都是上海人,base都在上海,还聊得挺开心,当时力嫂刚生娃,他家二胎双胞胎还在肚子里,还给力嫂送了一盒婴儿玩具

当年财商教育的核心商业模式是用低价理财训练营吸引有理财学习需求的潜在客户,再售卖高价进阶课程

这种知识付费模式在很多细分领域都存在

问题,可能从18年拿了巨额融资开始

资本逐利,要求高增速,才能给后面的投资者讲故事画大饼,把估值吹天上去,从而猛赚一笔

但依靠内容吸引粉丝的自然增长,无法满足风投对高增速的迫切需求(可能和风投签过对赌协议),只能花钱买流量

但看广告买来的流量客户,一是不像自有粉丝那样经过此前的理财教育熏陶,对理财有更理性的预期,而是在广告的片面宣传下,一个个都巴望着花小钱赚大钱,恨不能给你9块钱,两周后就能马上赚回9万块,完全把理财当成快速来钱的副业看待

但理财想要高收益,天然要承担高风险,遇到行情不好,不赚反亏,就容易产生受骗心理,要求退款,甚至到处投诉

所以到2020年,随着员工和客户规模疯涨,企业面临的口碑风险也越来越大,不得不花费更多财力人力进行公关,控制负面舆论发酵

二是在中国,任何一种商业模式赚了大钱,都会迅速引来跟风模仿者,往死里卷

其他同行不管行事风格怎样,和我私交如何,我都不至于报人家身份证,但下面这位,我坚信上帝定不会轻饶他,就算起诉我也不怕!

这就是微淼商学院创始人封贺!

在创办微淼前,此人学历造假,持股和任职公司涉嫌非法荐股、原油期货/现货的虚拟盘诈骗

2019年起开始疯狂全网打广告,招募梦想一夜暴富的小白学员,所谓的“理财老师”用一套又一套“告别穷人思维”、“财务自由捷径”等营销话术和群里安插的大量托儿,忽悠学员报名高价进阶课程

其中不乏许多缺乏收入的大学生和宝妈,为了成功收割这些根本没有理财实力更付不起学费的弱势群体,“老师”甚至会鼓励学员通过花呗、白条、信用卡分等方式凑学费,以图以小博大,逆天改命!

最可笑的是,为了降低成本,快速扩张,微淼招的很多“理财课老师”,本就是培训一周话术就匆忙上岗的准小白,甚至还闹出过“老师”把主动型基金给学员解释为“银行大堂经理

为了完成任务主动推荐的基金”这种地狱级笑话……

换平时,遇到这种笑话我会用

但我极罕见用了,说明我真的出离愤怒!

老荔枝都知道,我过去不时会写一些理财自媒体如何平衡职业道德(理财教育与服务的社会价值)与公司生存的两难问题

虽然任何知识付费都会被一部分人视为“割韭菜”,但我们团队以前的理财教育和服务都在我的严格把控之下,言传身教+制度保障(荔枝汇班主任只考核续费率,不允许对会员进行刻意的二次开发和商业变现),始终坚持团队利益与客户利益的一致性,绝不允许为了赚钱故意忽悠客户

但我万万没想到,居然会冒出如此厚颜无耻,以理财教育之名行消费欺诈之实的行业败类!

正是在微淼等一干后起模仿者的“神助攻”下,“财商训练营”的获客赛道迅速内卷,从起初几十块一个有效户,逐渐提到100、200,甚至400一个

这意味着一个100人的财商训练营还没开班,公司已先亏4万,还要扣掉班班高额提成、进阶课成本和其他公司运营成本,可不得从这一个班里榨出10来万,公司才有得赚吗?

一个进阶课程就是大几千,意味着至少有15%以上转化率,才能保本

一旦转化率不足,公司就是亏本赚吆喝

背后是风投拿着对赌协议疯狂逼你快跑

两侧是毫无底线,如狼似虎的竞争对手把获客成本卷上天

眼前还有嗷嗷待哺的数百名全职员工和上千名兼职班班要吃饭,这种商业模式的走样和行业口碑的坍塌,就是早晚的事

压垮骆驼的最后一根稻草,来自上方的监管重拳

由于微淼为代表的割韭菜模式伤天害理,引发巨量投诉,2021年监管出手,迅速遏制“理财课变劫财课”的行业乱象,但也断了小贝及其团队的生路,哪怕我们学员都来自我的铁杆粉丝,没有任何一个是流量渠道买来的

可想而知,到了2021年中,经过同行内卷、口碑下滑(21年是熊市)、监管重拳的连续打击,A的公司面临着何等巨大的生存压力

自己全身心投入的事业在短短几年内爆炸式增长,又在短短1年内迅速塌房

春风得意、日进斗金时,身边都是溜须拍马、阿谀奉承之辈,大厦将倾时,很多人却换了一副认钱不认人的嘴脸

哪怕按劳动合同法给予离职赔偿,有人依然不满足,大打感情牌,希望获得更多额外补偿

公司都这样了,老板没卷款跑路,还在咬牙给你缴最后一笔社保和离职补偿金……

世态炎凉,人情如絮

这,叫人情何以堪……

更遭的是,风投在背后“逼宫”

此前对公司发展过于自信,没对公司资产和家庭资产进行风险隔离,如今投资人有可能会追溯其个人私产,被迫连夜卖房搬家,孩子也从此前的贵族私校,转入普通公校

眼看他起高楼,眼看他宴宾客,眼看他楼塌了……

同是受到政策冲击的教培行业,当他看到俞敏洪被迫遣散新东方教师团队后,又带着新一代知识IP董宇辉在直播带货赛道二次创业成功,A的心里更是苦楚难忍——我这辈子怕是再无二次翻红机会了

人生突遭这番变故,EMO也在情理之中

那他后来是如何走出深度抑郁呢?

他也说不清

可能是性格?亦或运气?

总之,经历了与死神擦肩而过的噩梦3年,如今总算活了过来,整个人的三观都发生了剧烈变化

……

回到上面那句标红的核心问题:为何所有从业者都面临相同的时代变化,但应对态度却全然不同?

我曾说,事业大成功是60%运气+30%天赋+10%努力

但我回顾那么多同行过去10年的起起伏伏,发现性格也起到重要作用

胆子大的,可能成为雷军张一鸣,也可能成为贾跃亭许家印

但要说胆子大,怎少得了王健林?

他曾有名言:

“什么清华北大,都不如胆子大!”

“胆子大,脸皮厚;走遍天下都有万达!”

但他当年胆子太大,海外胡乱抢地,太岁头上动土,最后遭到敲打,使万达比同行提早4年陷入严重债务危机,被迫从买买买变身卖卖卖

没想到因祸得福,躲过了中国房地产历史大顶给全行业带来的冲击,如今依然轻资产、低负债、谨慎投资,也不再公开发表激进言论

如果不是当年过于激进遭敲打,没准今天老王也和皮带哥手牵手了……

反观我自己一路走来,虽然也有运气成分,但骨子里被网友吐槽“精致利己”的上海小男人性格,却也一再帮了我

13-15年,当机会来临,我能做到顺势而为,勇敢出击,不舍昼夜,积极进取

16-18年,在风险叵测的创业路上,我能做到不急不躁,稳扎稳打,不见兔子不撒鹰,有一分能力吃一口饭

19-21年,哪怕在最顺风顺水的那3年,也依然心存敬畏,不敢盲目自信,疯狂扩张

21年后,当风险来临,我也能做到审时度势,急流勇退,见好就收,平安落地

既没留下一地难以收拾的烂摊子,更避免了与死神擦肩而过的惊险人生

但再仔细想想,性格又是如何形成的?

有人说是先天母胎带来的,那基因彩票不也是运气吗?

有人说是后天环境塑造的,可无论家庭环境还是社会环境,你成长路上能遇到怎样的环境,又有多少是自己能左右的?不还是运气吗?

再想想,30%的天赋又从哪来?不还是中了基因彩票吗?

那10%的努力呢?

和性格相似,科学研究也认为是先天和后天相互作用的产物

有的基因就是天然表现出更强的自律和坚持

而后天环境,无论父母的教养方式还是身边同龄人的影响,同样不是自己能选择的

就像A的儿子,小学一年级上的还是上海顶流私立,二年级就被转去公立,5年又被带去小城市生活,他有权说半个不字吗?

来源:力哥说理财

相关推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