纪念中印尼建交75周年暨第二届全国高校印尼语口语大赛在北外举办

360影视 国产动漫 2025-04-30 15:11 2

摘要:此次大赛由北京外国语大学主办,印度尼西亚驻华大使馆协办,并得到包括中国驻印尼大使馆教育处、中国-东盟中心、中国社会科学院亚太与全球战略研究院、中央广播电视总台亚非中心、印尼安塔拉通讯社、中央音乐学院等机构的积极支持。北外党委常委、副校长赵刚,印尼驻华大使馆公使

伴随着印尼传统乐器佳美兰的潺潺乐音,纪念中印尼建交75周年暨第二届全国高校印尼语口语大赛于2025年4月27日上午在北京外国语大学正式开幕。

此次大赛由北京外国语大学主办,印度尼西亚驻华大使馆协办,并得到包括中国驻印尼大使馆教育处、中国-东盟中心、中国社会科学院亚太与全球战略研究院、中央广播电视总台亚非中心、印尼安塔拉通讯社、中央音乐学院等机构的积极支持。北外党委常委、副校长赵刚,印尼驻华大使馆公使衔参赞艾菲(Nur Evi Rahmawati)出席开幕式并致辞。中国驻印尼大使馆文化参赞王思平、中国社会科学院亚太与全球战略研究院研究员许利平、北京外国语大学印尼语专业荣休教授武文侠、北京外国语大学印尼校友会会长谢异等嘉宾也分别通过视频致辞。中国—东盟中心教育、文化、旅游部主任贺迪(Hadi Tjahjono),中央广播电视总台亚非中心印尼语部主任李树坤,北外亚洲学院、非洲学院党总支书记许晔出席大赛开幕式。

赵刚在致辞中表达了对与会中外嘉宾及来自全国高校印尼语专业近百名师生的欢迎,他表示,本次大赛不仅是对全国印尼语专业学生语言能力的一次重要检阅,也是激励青年学子从历史中汲取智慧,思考技术如何赋能语言教育的契机,为促进中印尼人文交流深入发展提供重要平台。

艾菲在致辞中高度评价了中国高校印尼语教育的发展水平,并寄语参赛选手赛出风采、赛出水平。“语言就好比桥梁,可以沟通文化,推动智慧互鉴。”她说道,“中印尼合作各方面的成就都离不开两国社会的交流互信,在座各位都对此有所贡献,都是两国友谊的使者。”

印尼驻华大使馆公使衔参赞艾菲(Nur Evi Rahmawati)开幕致辞。

此次大赛评委会成员包括艾菲等9名印尼外交官、学者专家、记者与留学生。来自全国15所高校的46名印尼语专业本科生分低年级组和高年级组同台竞技,分别以“数智时代的印尼语学习”和“弘扬万隆精神,构建中印尼命运共同体”为主题进行演讲并回答评委提问。比赛现场多位学生身着中印尼传统服饰,参赛选手们在舞台上热情分享了自己在印尼的文化体验与深刻友谊,展现出扎实的语言基本功和独特的对印尼社会文化的理解。

高年级组冠军、天津外国语大学印尼语专业大四学生金承乐在演讲中带领现场听众重温了万隆会议与“团结、友谊、合作”为核心的万隆精神,并呼吁中印尼以万隆精神团结应对当下的全球挑战。“万隆精神不仅推动国际关系向更加公正、和平的方向发展,更为未来国际合作奠定了坚实基础,”他说道,“当下全球形势风云变幻,但万隆精神的光辉仍然闪耀。”

高年级组三等奖获奖学生领奖。

来自北京外国语大学印尼语专业的大四学生魏楠则用“5个数字7”巧妙总结了过去75年中印尼两国合作成就。“万隆精神在过去给出了如何‘求同存异’的答案,”她说道,“万隆精神现在则能成为两国合作和青年事业的罗盘。”她在问答环节表示自己毕业后将赴新加坡留学,继续深入学习中印尼关系。

赵恩成和陈红同学领奖。

来自云南民族大学的赵恩成和来自合肥工业大学的陈红获得低年级组冠军。艾菲对参赛选手们的语法知识和词汇储备印象深刻。在闭幕致辞中,她表示希望中印尼两国能通过更多此类活动提高双边互信、增进两国友谊,促进两国全面战略伙伴关系未来发展。

中央音乐学院副教授瑞斯南达(Risnandar)领唱《梭罗河》。

本次大赛洋溢着轻松活泼的氛围。观众席上散落着印尼传统乐器昂格隆,在听众掌声中时常夹杂着竹器清脆的乐响。高年级组评委会成员、中央音乐学院副教授瑞斯南达(Risnandar)听到闭幕时响起印尼民歌《梭罗河》的伴奏,带领现场嘉宾与师生以悠扬的合唱结束了此次印尼语盛会。北京外国语大学印尼语教研室教师王丹丹表示,此次赛事不仅是为各校印尼语专业提供教学成果展示的舞台,更是希望能为印尼语教育创造一个交流平台,以各方合作助未来发展。

记者:李昊朗

排版:李昊朗

编审:鲁楠

来源:中国东盟报道

相关推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