怎么快速识别企业“发票虚开”?

360影视 日韩动漫 2025-04-30 15:20 2

摘要:近期,广东某文化传媒公司通过设立空壳企业虚开发票1196份,价税合计2.26亿元,为700余名主播偷逃个人所得税3200余万元,公司自身少缴各项税费合计约2100万元。市税务局稽查局依法对该公司进行了处罚。

近期,广东某文化传媒公司通过设立空壳企业虚开发票1196份,价税合计2.26亿元,为700余名主播偷逃个人所得税3200余万元,公司自身少缴各项税费合计约2100万元。市税务局稽查局依法对该公司进行了处罚。

虚开发票一直是税务稽查的重点打击对象,但总有人抱着侥幸心理铤而走险。近年来,随着税务机关技术手段的升级和监管体系的完善,虚开发票的“生存空间”被大幅压缩。

那么,他们究竟是如何精准锁定虚开发票行为的呢?

1、发票流向追踪

每一张发票在开具后,其流向都会在税务系统中留下清晰的轨迹。税务机关可通过发票管理系统,实时监控发票的开具、接收和抵扣情况,掌握企业上下游交易的详细信息。

一旦发现发票流与货物流、资金流不一致,如发票显示的货物交易与企业实际生产经营范围不符,或者资金往来与发票开具时间、金额不匹配,就会立即展开调查,锁定虚开发票的嫌疑企业。

2、核查进销比对

很多企业的发票都是先销后进的,正常的财务流程一定是进货在前,销售在后。本末倒置就必定引起税局的注意,质疑其业务的真实性,被怀疑虚开发票现象的存在。

3、判断开票方

判断开票企业是否是非正常户及走逃户,避免与其发生交易。可通过国家企业信用信息公示系统进行查询。实务中,此项工作通常会在签订合同前完成,纳税人在购进货物或者服务前,对供应商应做必要的了解,评估相应的风险。

4、资金流核查

通过查询企业的银行账户流水,税务机关可以清晰地看到资金的来源和去向。在虚开发票案件中,往往存在资金回流的现象,即开票方在收到受票方支付的“货款”后,扣除一定比例的开票费,再通过各种隐蔽的方式将剩余资金转回给受票方。

税务机关会重点关注资金快进快出、与业务规模不符的资金流动,以及资金回流现象,通过对资金流的细致分析,揪出虚开发票的资金运作轨迹。

5、判断是否五流一致

判断是否与实际经营业务情况相一致。主要是根据“五流一致”的标准进行判断:

1)合同流:合同不仅包括书面形式合同,也包括口头形式和其他形式的合同。企业发生的各项经营业务活动,最好签订合规的合同,防范风险。

2)资金流:对于公司间付款,最好采用对公账户转账方式,提供相应的银行回单。对于金额较小的零星支出采用现金结算的,需提供收款收据,并签名或加盖财务专用章。

3)发票流:不仅要核对发票的销售方和购买方信息是否准确,还要核对发票上的项目名称、单价、税率、数量等信息,确保填写完整准确,且与合同、入库单、验收单等业务单据保持一致。

4)业务流(货物流):提供的业务单据要真实,能支撑业务发生的完整链条。

5)数据流:系统互联、数据标准化、实时同步。

6、实地核查

实地走访企业的生产经营场所,查看货物库存、生产设备运行情况,与企业提供的账目和发票信息进行核对。

通过实地核查,能直观地了解企业的实际经营状况,发现账目与实际业务不符的情况,从而判断企业是否存在虚开发票的行为。

7、大数据分析

如今,大数据技术已成为查询虚开发票的常用手段。在都察坊大模型上,输入相关信息,即可接入国税局自动采税,通过先进的算法和模型,深挖企业税务数据和风险,快速识别企业发票虚开。

在都察坊输出的“税务分析”报告中,会对近1年内红冲及废票情况汇总分析、进销项数据分析、发票风险检查(包含增值税专用发票用量变动异常检查,增值税发票用量变动异常检查,前十大销售、采购品目不一致风险检查,互开发票疑点检查,增值税发票大量作废疑点检查,增值税发票大量红冲疑点检查),若出现可疑及风险数据,会在每一项内容后进行红色重点标注。

该税务分析报告结构清晰、逻辑鲜明,一旦出现发票虚开、作假的行为,就能快速识别出来。

因此,企业在经营过程中,一定要重视发票合规性,不要心存侥幸,否则很容易被识破,并受到一定程度的处罚。

来源:都察坊大模型

相关推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