摘要:空间站内部全部使用中文标识,是否就像一些外国人所说的那样不符合国际标准呢?这个问题此前在外网很火爆,但出人意料的是,很多外国人的留言都是一边倒的支持中国。
声明:本文内容均引用权威资料结合个人观点进行撰写,文末已标注文献来源,请知悉。
#发优质内容享分成#
空间站内部全部使用中文标识,是否就像一些外国人所说的那样不符合国际标准呢?这个问题此前在外网很火爆,但出人意料的是,很多外国人的留言都是一边倒的支持中国。
在空间站内部使用什么样的语言?究竟有没有统一的标准?事实上,在此前很长的一段时间里,西方人做得相当双标。
还在2021年的时候,有关空间站使用中文的讨论在外网上就已经很热烈了。一种观点认为,中国的空间站使用中文而不是英文,说明中国人在自我封闭,用这种方式来摆脱他国。
从我们的角度来看,上述观点并不奇怪。多年以来,除了航空航天领域其他方面的发展,外国人,尤其是西方的国家都是带着这种有色眼镜来看待我们的。
所以在空间站使用中文这件事上,我们一开始就没有打算让西方国家理解,甚至可以这么说,他们采取扭曲式的批评态度,我们都不会在乎。
只是没有想到的是,当这个问题出现在外网上以后,绝大多数外国人的留言居然并不认可提问者的观点,直言提问充斥着对中国的刻板印象和偏见。
也可以这么说,在这个问题上,我们反倒犯了刻板印象和偏见的错误。那些反对的留言都表示那是中国的空间站,不使用中文使用什么。
从外国人的反问之中就能看出来,虽然多年来西方对中国充满了刻板印象和偏见,但一个正常人如果放下成见,单纯从一件事的角度来看,哪怕是西方人,他们也可以正常思考。
不管从哪个角度去看,这个问题都不成立。作为中国的空间站,使用中文几乎是天经地义的事情,哪怕是西方的国家,他们的航天技术同样也是以本国语言优先来标识。
国际空间站使用的不是英语吗?而英语不也正是美国人的母语吗?如果从提问者的逻辑出发,国际空间站使用英语而不是别的语言,是不是也算是一种自我封闭呢?
可能有人会反驳,英语是通用语言,因此使用英语标识合情合理。这种观点看似正确,实际上是错误的。因为英语作为通用语言,并不是自然而然形成的标准。
英语所谓的通用地位,历史上是通过殖民的方式获取的。不同国家、不同地区、不同族群都有不同的语言。在西方殖民世界之前,整个地球上并没有某种所谓通用语言。
有意思的是,西方开始殖民世界,操着英语的英国人并不是最先起步的,最先起步的其实是西班牙和葡萄牙人。
现在在美洲地区,虽然西班牙语和葡萄牙语有一定的使用比例,但是和英语的使用规模比起来,还是有些相形见绌。
这是由于英国人后来居上,殖民地和殖民势力,尤其是语言的影响力完全超过了西班牙和葡萄牙。也因此,从19世纪开始,英语在世界各地逐渐流通起来。
但就像上面所说的那样,这种流通并不是自然而然形成的,仅仅是因为英国人在世界各地殖民,像播撒种子一样把英语传播到了世界各地。
至于在20世纪后期以后,随着联合国的成立,世界把英语默认为通用语言,也是建立在这个基础之上,同样不是自然而然形成的。
因此,从这个角度来看,目前的世界上并没有百分之百的绝对的通用语言。所谓的通用语言仅仅是因为流传度较广,使用规模较多而已,关键这种流传度还是采取不耻的方式而得到的。
如果一定要找通用语言的话,20世纪发明的世界语才真正有资格作为通用语言来使用。这种世界语不属于任何一个国家,曾经是被一个波兰人单独发明出来的。只不过没有人使用,难以流传开来,渐渐就变成了一种“死语言”。
从上述情况就能看出来,语言的流传和使用以及是否通用,根本没有所谓的自然标准,完全就是自我设立。
在这个基础上,英语你认可它就是通用语言,如果不认可,就不是通用语言。因为说到底,英语是英国人采取殖民侵略的方式让这种语言传播开来的。本质上来说,这就是弱肉强食,谁强谁有理。
所以,按照这样的逻辑,不认可英语的通用语言地位实际上再正常不过。最关键的是,围绕航空航天探索,美国人曾经采取过极为双标的行动。
国际空间站的技术主要是美国和俄罗斯提供的,所以在空间站的内部通用的语言是英语和俄语。从客观角度来看,主要参与的宇航员都是美国和俄罗斯人,使用这两种语言合情合理。
除了美国和俄罗斯,过去多年其他国家也都参与到国际空间站的探索和运营中去,只不过别的国家参与的时候,相关人员也要事先学习英语或者俄语。
我国此前也曾正式提出过,要参与到国际空间站的各项合作中去,但最终被美国排斥和拒绝,这就是为什么我国随后开始独立研发空间站的根本原因。
在相关问题的讨论中,一些外国网友也提到,明明是美国排斥中国在前,中国随后自行研发空间站,没有外国人参与,完全是中国人自己主导,所以肯定使用母语,而不可能使用英语。
所以,美国吐槽中国的空间站不使用英语,这就是妥妥的双标行为。不管从哪个角度去看,是美国率先拒绝与中国合作的,中国自行研发自然要使用母语。
除了上述因素外,从航天探索的角度看,使用母语比使用别的语言更有利。
空间站使用什么样的语言标识,实际上根本没有任何所谓的通用标准。大多数时候使用英语主要是由于过去几十年的时间,航天探索活动主要由美国人在进行。
除此之外,从苏联开始到现在的俄罗斯,航天探索活动也不断,因此在国际空间站等设施中也有大量的俄语标识。
从这一点就能看出来,谁是航天探索活动的主导者,就使用什么样的语言。我国的空间站自主研发,自然而然就要使用中文。
而且从航天员的角度来看,使用母语更有利于航天员在空间站处理各种应急情况。因为从客观的角度来看,一个人的母语是从小就学习的,已经刻在了骨子里,能够自然而然随时随地的操作使用。
空间站是一个高度复杂的设备运营场所,内部的标识使用母语,对航天员来说相当有必要。在遇到各种紧急情况或者是其他应急操作的时候,航天员看到标识基本上不用额外的思考就能正确操作处理。
如果使用别的语言,航天员在训练的时候就要额外增加学习语言的成本。而学习外语在一定程度上也要看每个人的天赋。
即便航天员很聪明,可以在短时间内熟练掌握其他的语言,但在实际应用的时候,谁都不能保证不会出错。
所以,中国人主导研发的空间站,自然要把中文设置为第一语言,如果是其他国家研发的空间站,他们肯定也会把自己的母语设置成第一语言。
只有在这个基础上,随着各国之间技术交流的增多,才会逐渐添加和使用别的语言。就比如美国的航天飞机退役之后,地面上的宇航员往返国际空间站需要乘坐俄罗斯的联盟号飞船。
飞船的操作界面标识都是俄语,因此不管是哪个国家的宇航员,都要提前学习掌握俄语才行。换句话说,这原本就是一件再自然不过的事情。一些西方人刻意把它提出来,正是怀着傲慢和偏见。
在原来的问题下面,一位来自英国的退休电气工程师明确指出,中国人自己的空间站使用中文是理所当然的,因为所有的技术都是中国人自己研发的。
任何一个国家,不管是研发什么样的科研设备,参与的科学家和工程技术人员肯定说自己的母语,而不可能刻意说外国话。
这就是那位外国人的核心逻辑,他提到中国的太空计划都是由中国自己的工程师和科学家在参与完成,想象一下,这些人在工作时会说哪种语言?
除此之外,这位来自英国的工程师还提到,中国在科技领域虽然起步晚,但是发展迅速,尤其是在高科技领域,完全不依赖外国的援助,所以参与的各种科学家大都是中国人,并且说中国话。
在这种局面下,一些外国人如果认为中国的航天设备应该用所谓的国际语言来标识,那就是彻头彻尾的傲慢与无知。
就目前的情况来看,凡是带有刻板偏见的西方人,他们在看待中国的时候,实际上产生了严重的误判,而那位英国的工程师也苦口婆心的劝解这些人,千万不应该对中国产生误判。
过去一两百年的时间,由于各个方面西方人走在前列,这在很大程度上塑造了人们的认知,认为西方的一切就是天然的标准,西方就应该成为自然而然的主导者。
可这种看法根本就是错的,随着中国的高科技不断突破和迅猛发展,各行各业,中国也有了自己的标准,更能成为真正的主导者。
所以,在这个基础之上,空间站内使用中文是再正常不过的事情。反倒是那些西方人,他们的偏见和无知强化了他们自己的玻璃心。
他们只看到了空间站的标识是中文,实际上没有看到所有的技术都是中国自己的,而这才是更关键的,也才是更具有主导地位的东西。
参考资料:
《为什么中国空间站上只用中文?国外网友回复亮了》 环球网 2022年7月27日
来源:百科密码一点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