摘要:最近,泉州市第一医院耳鼻咽喉-头颈外科“双喜临门”:惠安涂寨60岁的极重度耳聋患者王阿伯成功接受泉州首例国家集采人工耳蜗植入术;该科室同期获批“国家中心耳内镜外科规范化培训基地”,成为泉州首个获此资质的医疗机构。“价格惠民+技术攻坚”的双重突破,让优质诊疗资源
泉州首例!
国家集采人工耳蜗植入术成功
六旬阿伯重获新“声”
最近,泉州市第一医院耳鼻咽喉-头颈外科“双喜临门”:惠安涂寨60岁的极重度耳聋患者王阿伯成功接受泉州首例国家集采人工耳蜗植入术;该科室同期获批“国家中心耳内镜外科规范化培训基地”,成为泉州首个获此资质的医疗机构。“价格惠民+技术攻坚”的双重突破,让优质诊疗资源真正成为泉州及周边地区患者“可及可享”。
01 沪泉专家直播施术
一小时破解六旬老伯耳聋顽疾
惠安涂寨60岁的王阿伯这几年来听力下降得很厉害,平时只能戴着助听器辅助。但近来,他发现助听器效果也差强人意,伴随严重耳鸣的症状,甚至连和家人沟通都成了问题。3月中旬,家人带着王阿伯到泉州市第一医院,找到该院耳鼻咽喉-头颈外科主任廖军。检查后发现,王阿伯双耳极重度耳聋,双方经过细致沟通,决定为王阿伯进行人工耳蜗植入手术。
“随着人工耳蜗纳入国家集采,价格大幅降低,从平均20余万元降至5万元左右,更多听障患者会愿意通过手术重获新‘声’。”该院耳鼻喉-头颈外科主治医生林雯介绍,而此前,大多数患者会选择到北上广等人工耳蜗有进入医保的医院进行手术。因此,这类手术此前在泉州开展的并不多。
不过,凭借着多年来长期致力于耳聋、耳鸣、眩晕等疾病的精准诊疗,泉州市第一医院耳鼻喉-头颈外科仍然拥有经验丰富的专家团队和国内领先的听力检测、手术设备。而且,通过“上海九院-泉州一院医疗技术协作中心”平台,该科室与上海九院耳鼻咽喉头颈外科共建合作,将国内领先的诊疗技术“平移”至泉州,让优质医疗资源“可及可享”。这一次,他们就邀请了上海九院耳科专家贾欢主任团队,共同直播完成了泉州首例国家集采人工耳蜗植入手术。
林雯告诉记者,人工耳蜗植入术是四级手术,但因耳朵位置比较特殊,紧邻面神经和颅中窝,可能引起面瘫、脑脊液漏等并发症。不过一个小时的手术很成功,术后,王阿伯耳鸣明显改善,也没有出现任何并发症。
02 “国字号”培训基地落户
助力区域医疗人才培育
这个月中旬,该科室刚被正式授予国家中心耳内镜外科规范化培训基地资质。4月20日,科室主任廖军带领科室成员赴天津参加“2025年国家中心耳内镜外科规范化培训基地”的申报评审。经全国耳内镜外科技术规范化培训推广协作组严格审核,确认该科室在软硬件设施、学科影响力及人员资质等方面均符合高标准要求,正式被授予国家中心耳内镜外科规范化培训基地资质。这一里程碑式的荣誉标志着泉州市第一医院耳鼻咽喉头颈外科在专科领域迈入了国家级先进行列。
近年来,该科室以技术创新和学科建设为核心,形成了以耳科、鼻科、咽喉头颈外科为三大支柱的亚专科体系。尤其在耳内镜微创技术、鼻咽癌外科治疗、头颈肿瘤修复等领域处于省内领先地位。此次获批国家级培训基地,不仅是对科室综合实力的认可,更为区域医疗人才培育注入新动能。
自2019年成功举办“鼻咽癌相关手术新进展学习班”以来,该科室持续推动学术交流与技术辐射。通过3D导航鼻颅底解剖直播、耳内镜手术现场演示等创新形式,吸引全国专家研讨前沿技术,逐步构建起覆盖闽南地区的学术高地。此次国家级基地落户,将进一步发挥其教学示范作用,为基层医疗机构输送专业化、规范化的耳鼻咽喉头颈外科人才。
泉州市第一医院院长黄志扬表示,此次资质的获得是医院“医教研协同发展”战略的重要成果。未来将以国家级基地为平台,深化与上海交通大学医学院附属第九人民医院、复旦大学附属眼耳鼻喉科医院、北京301医院等顶尖机构的合作,重点攻关耳内镜微创技术、人工智能辅助诊疗等方向,同时通过标准化培训体系提升区域整体诊疗水平。
来源:东南早报一点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