摘要:你有没有见过被用到没电的充电宝?明明自己快要断电了,却还在同时给三部手机供电。在人际关系中不断透支自己的人,不也是这样吗:把自己的情绪插头无休止地插入他人的接口,直到自己的能量耗尽,红灯亮起。就像余华在《活着》里说的:“活着是自己去体会生活的幸福和辛苦,无聊和
你有没有见过被用到没电的充电宝?明明自己快要断电了,却还在同时给三部手机供电。在人际关系中不断透支自己的人,不也是这样吗:把自己的情绪插头无休止地插入他人的接口,直到自己的能量耗尽,红灯亮起。就像余华在《活着》里说的:“活着是自己去体会生活的幸福和辛苦,无聊和平庸。”可是太多人却把这种体验的权利,出卖给了别人。
邻居家的陈姐最近在业主群里发火,因为丈夫连续三年都忘了结婚纪念日。她把订制好的蛋糕砸在了对方的新车上,奶油顺着“永远爱你”的贴纸往下流。前同事小敏总是在加班时直播泡面的过程,要求男友必须秒回“心疼宝宝”。有一次,她的男友刚做完手术还没完全清醒,手机里已经积压了99条未读信息。这种情感上的勒索,就像贾平凹在《暂坐》中写的那样:“越是看起来柔弱的水,越能在石头上凿出深深的痕迹。”反观楼下卖水果的夫妻,妻子从不责怪丈夫算错账,丈夫也会默默留着她最爱吃的杨梅。“好夫妻就像秤杆和秤砣”,老板娘一边削菠萝一边说道,“你晃你的,我稳我的,日子照样能称得平。”
朋友公司的琳达是一个“树洞专员”,她的工位每天都排着长队来找她倾诉。从实习生失恋到总监秃顶焦虑,她像一个人形的情绪垃圾桶一样全盘接收。直到有一天她在茶水间晕倒,医生诊断她得了“情感过载综合征”。老舍在《离婚》中写道:“雨下给富人也下给穷人;下给义人也下给不义的人。其实雨并不公平,因为它落在一个不公平的世界。”对比之下,茶叶铺的老掌柜总是在茶台放三只杯子,一只自己用,一只用来待客,还有一只永远空着。“有留白才能续茶”,他轻轻摇晃紫砂壶,“就像人与人之间,也要留点透气的空间。”一档情感调解节目记录了一位妻子要求丈夫每天说52次“我爱你”,而且要分布在一天不同的时间段。这种极端的情感索取,正如王小波在《沉默的大多数》中所言:“人的痛苦本质上都是对自己无能的愤怒。”
周国平在《人与永恒》中写到:“分寸感,才是成熟爱情的标志。”开民宿的苏苏和她的丈夫各自住在厢房,共用厨房但使用不同的冰箱。“我们就像两棵并排生长的银杏”,她在浇花的时候说,“根系各自深扎,树冠在空中握手。”作家王安忆在《长恨歌》中写道:“美是严肃的东西,它有拒绝的意思,也有打击的意味。”就像我常去的一家旧书店,老板从来不给书包塑料膜,“有些距离反而能让书香飘得更远。”最让人感动的是朋友父母之间的关系,父亲痴迷于雕刻根雕,母亲热爱昆曲。每到周末,工作室里咿呀声和刻刀声交织在一起。“年轻时我们也争着谁该迁就谁”,母亲一边抚摸着水袖一边笑,“后来发现各玩各的,反而能唱出一段新戏。”
下次当你想查看对方的步数时,不如先去公园走个两万步;当你想问“你在干什么”之前,试着把这句话咽下去,酿成一杯自酿的梅子酒。就像舒婷在《致橡树》中写的:“我要做你近旁的一株木棉,作为树的形象和你站在一起。”真正的亲密不是连体婴一般的纠缠,而是像两棵树一样独立成长,在共享阳光的同时,也能坦然面对地底交错的根系。那些让我们沉迷的关系,终将如同反复冲泡的茶一样,越到最后,越尝不出原本的味道。不如学学老街的裁缝:真正好的感情应像一件羊绒衫,贴身却不束缚,温暖而不燥热,最关键的是,始终记得为自己留一条呼吸的空间。
来源:小乔神技能