评论丨村支书开“卷”短视频,流量如何变“留量”

360影视 动漫周边 2025-04-30 19:03 2

摘要:最近,不少村支书“花式代言”的短视频火爆网络:山水间披蓑衣对山歌,手舞足蹈浪花飞溅;田野里从地里刨出的红薯土豆,刚摘下来的樱桃实还挂着露珠;村委会变身"土味直播间",桌上腊肠、柿饼摆得满满当当,对着手机边试吃边吆喝,背景音里"叮咚"下单声和院外鸡鸣犬吠响成一片

村支书开“卷”短视频,流量如何变“留量”

中国农村杂志社评论员

最近,不少村支书“花式代言”的短视频火爆网络:山水间披蓑衣对山歌,手舞足蹈浪花飞溅;田野里从地里刨出的红薯土豆,刚摘下来的樱桃实还挂着露珠;村委会变身"土味直播间",桌上腊肠、柿饼摆得满满当当,对着手机边试吃边吆喝,背景音里"叮咚"下单声和院外鸡鸣犬吠响成一片。这场由基层干部主导的为家乡特产、旅游资源代言的短视频"热潮",已在各大短视频平台“卷”出了流量、“卷”出了花样。

数字时代,村支书们带着各种才艺,选择短视频赛道卷“流量”,是主动拥抱数字经济的体现和创新,在为他们叫“好”的同时,要避免“一拥而上”的短期行为,应强化政策引导、技术赋能和市场化运作,将流量转化为长效发展动能。

村支书“花式代言”的价值在于以最小成本激活乡村资源。短视频和直播带货的低门槛、广覆盖特性,恰好为广大乡村提供了低成本、高效率的推广渠道,村支书的身份具有天然公信力,推介更容易赢得消费者信任,能帮助农产品打开销路,实现增产增收。在数字经济时代,随着基层治理方式创新,村支书的角色正在向“服务者+推广者”转变。这种主动“触网”的行为,既体现了基层干部的担当,也拉近了干群关系。通过短视频平台的生动呈现,潜移默化完成对乡村社会形象的重构,有助于打破长期以来的刻板印象,助力吸引游客和投资者,激励在外务工的年轻人返乡创业,为乡村振兴注入新鲜血液。

手机拍不出没有的东西,流量却能助推产业的发展。要从多个层面优化提升村支书的“花式代言”。

首先,地方政府要加大系统性支持力度。探索“政府引导+市场运作”模式,引入专业运营团队与村支书合作,既保持内容的真实性,又着力提升传播效果。组织专业的业务培训,帮助基层干部掌握短视频运营技巧。建立和完善流量转化机制,整合资源搭建供应链体系,完善物流网络和产品质量标准,确保线上流量能有效转化为线下收益。

其次,内容创作应彰显本土特色。村支书的优势在于对乡村的深度了解,短视频的流量在于优质内容的持续输出,因此,视频内容应聚焦于乡村特色、产品特点的价值,多创意多创新多角度展示农产品的种植环境、加工工艺和产品品质,或讲述乡村的历史文化故事。真实、质朴的内容反而更容易打动消费者,形成差异化竞争。

再次,需建立合理的制度规范,明确村支书“花式代言”的边界。对公益性质的推广活动进行备案,避免与商业利益挂钩;对代言的农产品进行严格审核,确保质量可靠;建立长效考核机制,关注实际助农效果而非单纯播放量。用逐步完善的制度,让新技术、新业态服务于乡村发展。

村支书“卷”短视频,既是基层干部主动求变的体现,也是乡村经济寻求突破的尝试。唯有平衡好创新与规范、流量与质量、短期热度与长期发展,才能让这一模式真正成为乡村振兴的强大助力,让更多乡村在数字时代找到属于自己的发展之路。

作者:徐锋

编辑:段伊鸣

监审:郭平稳

投稿邮箱:wgsntg@126.com

来源:微观三农一点号

相关推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