四月收官战,科技股“翻身”,节后市场风向有玄机!

360影视 欧美动漫 2025-04-30 19:14 2

摘要:眼看着四月就这么落幕,A股市场终于交出了一份尚可的答卷。虽然大盘整体波动不大,但创业板却悄悄冒了头,走出了一波小阳线。沪深两市个股涨多跌少,久违的“赚钱效应”让不少散户总算可以安心踏上五一假期,去烧烤、看海、放松心情。

眼看着四月就这么落幕,A股市场终于交出了一份尚可的答卷。虽然大盘整体波动不大,但创业板却悄悄冒了头,走出了一波小阳线。沪深两市个股涨多跌少,久违的“赚钱效应”让不少散户总算可以安心踏上五一假期,去烧烤、看海、放松心情。

但你以为这就是风平浪静了?其实,暗流早已在悄悄涌动。

这几个月,A股市场就像“失了真”,大票尤其是银行、电力等高股息板块一枝独秀,吸走了市场的大量资金,小票则一个个在地上趴着喘气。过去那些靠弹性操作的小散,只能眼巴巴看着指数涨,账户却不跟着动,心里难免憋屈。

不过最近几天,风向似乎变了。高股息突然哑火,小盘股集体翻红,资金像是踩着鼓点节奏精准回流。这就像舞台换了布景,小票成了主角,散户终于感觉“操作顺手了”,账户也红了起来。

但这股热闹到底是真火,还是“回光返照”?节后还能不能延续?我们得从源头找答案。

为什么市场风格会突然从高股息切换到科技成长?其实就两个字:业绩

四月底可不是普通的时间点,而是年报和一季报扎堆披露的关键时刻。这就像公司交作业的时候,谁成绩好,谁就能被市场选中继续加分;而那些“只会讲故事、不会做题”的,就要面临“打回重练”的命运。

特别是科技股,一直以来估值高、关注度高,财报自然成了检验它们成色的放大镜。部分科技股拿出了不错的成绩单,立马获得市场“点赞”,带动整个板块走强。而那些只会画大饼的“嘴炮型公司”,则可能短炒一下就得退场。

所以说,过去两天科技股回暖,并不是偶然,而是市场“按业绩排座次”的结果。

就在大家目光都集中在科技股时,银行板块却在背后“悄悄掉链子”。四大行最近发布的年报和一季报,数据看上去还算平稳,但细看就发现问题不小:

工行:全年净利增长仅0.5%,今年一季度却下滑近4%;中行:去年微增,今年Q1也是负增长;建行农行情况也大差不差。

虽然表面没“爆雷”,但这点增速实在难提气。要知道,银行股之所以能成为“避风港”,靠的就是稳定增长和高分红。现在连“根基”都开始松动,那市场自然不买账。

很多人好奇,银行股这么“沉”,怎么就成了护盘的常客?其实答案很简单,三点原因:

业绩稳:虽然不暴涨,但好歹不崩,抗风险能力强;分红高:动辄5%以上的股息率,放在现在这个“利率走低”的背景下,简直是“香饽饽”;自家买自家:汇金、社保本就是四大行的大股东,大举买入等于抬自己家的轿。

但这一次,银行股涨不动,甚至开始下滑,等于是护盘失效。这会逼得国家队也得重新“排兵布阵”,去寻找更有弹性的标的来护大盘。这对中小票来说,或许是机会来了!

既然风向有变,那节后该怎么操作?我们简单划几个重点:

短期内银行、电力等高股息板块的吸金效应会减弱,操作上别再迷恋分红,要看清业绩趋势。

人工智能、机器人这两块最近活跃,但别高兴太早,这更像是一波“修复性反弹”,并非新主升浪。节后可能还有惯性拉升,但要控制好仓位,别追高站岗。

从技术面来看,创业板指数涨幅不大,补涨空间反而更足。节后可能回补4月初留下的缺口,科技股若发力,创业板有望继续领涨。

总的来说,四月的收官之战,虽然不惊艳,但已经能给市场信心打上一针强心剂。节后行情怎么看,还得盯紧两个方向:

一是看科技股能否继续接力发光,二是观察银行等权重板块是否进一步走弱。一旦风格切换确定,A股操作难度或将大幅降低。

最后,愿大家五一假期吃好、玩好,休整归来,继续与市场斗智斗勇!

来源:小柯要加油一点号

相关推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