摘要:这样的时刻,常常发生在周一的早上,他已经去上班了,而我刚刚起床。我们是周末才会见面的情侣,于是,恋爱感和休息感混淆在一起。
坐在厕所的马桶上,总是会忍不住开始思考。
而坐在男朋友家里的马桶上,思考的就会是我和他的关系。
这样的时刻,常常发生在周一的早上,他已经去上班了,而我刚刚起床。我们是周末才会见面的情侣,于是,恋爱感和休息感混淆在一起。
忍不住想,恋爱是我的休息方式。只是,这种休息能持续多久呢?
一首令人休息的歌,我要WhatYouNeed,4分钟
在看日剧《A Table 休闲的假日》时,里面那对夫妻的相处,也让我产生「好的关系可以令人获得休息」的感觉。
A Table 的主角是一对中年夫妻小纯和义男,没有孩子,住在吉祥寺,房子是去国外的亲戚很便宜地租给了他们,唯一的条件是如果亲戚一家回国,就要立刻归还。
听起来,好有危机感,可是他们却拥有把日子过得悠闲的能力。从第一季《跟着古代食谱学做菜》,到这一季《休闲的假日》,每一集都在认真地做一顿饭,去一个地方散步,进行一些让人很想截图的对话。
以一种忘掉危机感的方式去生活,是现在很多人在关系中都没有的能力。
而我如此喜欢这部日剧,大概是因为,我也很想学着忘掉危机感地去投入一段关系,只思考那些和人有关的问题。
比如,关系里什么样的瞬间,会让你觉得真是谈对了人呢?
两个人在厨房备菜,义男一边磨萝卜泥,一边嘀咕自己从小时候就被奶奶和妈妈叫去磨萝卜泥,到现在还是在磨萝卜泥。
小纯问:「那你磨萝卜泥有多少年经验了呢。」
义男答:「有 35 年了。」
小纯若有所思地说:「是嘛,你也太厉害了。」
有一天,义男翻出来一个从没用过的蒸锅,两个人决定做蒸菜。准备食材的时候,义男把鸡蛋液舀起来,慢慢倾倒入一个容器中,他一边说,「我一直想做这个动作,就像做布丁一样。这个步骤一直很想尝试。」
小纯问:「从上辈子就开始想吗?」
义男答:「这辈子才开始想的。」
两个人站在桌子的两边,手上的动作没有停下,对话却俏皮地在空气中弹跳,于是空气也变得活泼。
准备好后,小纯将整锅放到炉子上,开火,接着将锅盖递给义男,做了一个请的动作。像机器人合体一样,义男小心地将盖子合上。
两个人对视一眼,对着锅鼓掌,庆祝完成这个小小的仪式。
不知道剧中的主角会否在这时候感觉到他们谈对了人,但我替他们有了这样的感受。
恋爱里的玩笑话,需要对方接中才能奏效。而一些莫名其妙的仪式感,也需要对方有同等重视的意愿才能进行。
谈对恋爱是一种瞬时的幸运感受,有的恋爱里,只会出现一次,有的恋爱里,会不断累积这种幸运。
小纯的阿姨形容他们夫妻俩的相似之处 —— 不仅局限于表面的快乐,还很喜欢略有深度的事情,并且,为人都考虑周到,是那种不会让别人察觉到你在为他们着想的性格。
但也正是这种「考虑周到」的特质,我其实为他们小小地紧张过。
义男在公司成为了中层人员,夹在领导和底层之间,不知道该如何沟通。每天上班,会数着叹气的次数。
烦恼常常以自白的形式出现,他一个人沿着河边散步,看一对路过的老夫妇在唱歌。
而回到家里见到小纯,他什么也没说。小纯呢,她感觉到了义男的不开心,在和侄女出门时被问到义男怎么没来时,只是说,他需要一个人充电的时间。
后来,在饭桌上吃着饭,小纯轻声地问:「工作上,最近遇到什么事情了吗?」
对视,停顿,沉默一小下,义男才慢慢开口说了工作上的烦恼。小纯倾听着,偶尔点头。
义男讲完一小段后,忍不住说:「不好意思,变成发牢骚了。」小纯摇摇头,继续做出倾听的表情。
在这种时候,我既理解倾诉者的身份,担心会把负面情绪带给对方,又为倾听者而紧张,到底要怎么样可以接住对方。
但小纯没有说出什么安慰或建议的话,只是听着义男讲完,最后义男自己总结:「果然,还是做不到四十而不惑呀。」
这是白天两个人去游船时提到的一句话。
小纯笑了出来,拿起桌子上的酒,给对方的杯子又倒了一些。
这段对话,就到这里结束了。
我想起自己和伴侣的一个瞬间,也是他默默地倾听我的悲伤,末了我说:「你现在一定很紧张要怎么接我话吧。」
他忍不住笑出来,说你人还挺好的,这时候了还替我想要怎么接你话。
人真能完全安慰到另一个人吗?我其实很怀疑这件事。
剧里,小纯在这段交谈结束后,一边擦着杯子一边想,一年前自己的工作变动时,也遇到了和义男相似的事情,但她的处境,是和现在的他完全相反的。
或许正因为如此,她才只做一双耳朵,保持最基础的倾听。伴侣也不一定是智者,能给出精妙的解法,能接受对方有做不到的事情,接受自己有无法帮到对方的时刻,我想这也是很重要的。
后来,小纯和朋友去看植物,说起仙人掌,只要跟它说说话,它就会茁壮成长,还能开出很多花。
朋友说:「据说植物会与人类的情感产生共鸣,甚至还会感受到恐惧和惊吓。」虽然植物本身说不了话,但却能察觉到人类的情绪。
人和人的关系,也可以有一种是像植物这样的,只要能够领会他人的想法,给出情感反应就可以了。
第一季,小纯的姨妈就提到过一句话:「爱人这件事,是需要努力和智力的。」
而从第一季到第二季,也常常会有一些微妙的部份,展现着小纯和义男在关系里的智力。
比如洗衣服时,两个人对衣服是否干了的标准不一样,刚开始,义男还会争辩几句,为此还吵过架。
但后来意识到,判断事情的标准因人而异,义男选择尽量迎合小纯的标准。因为他知道,「小纯也一定在某些事情上迁就着我。」
我想到了第一季开头时,小纯就提到过,她认为做料理可以用最简单的材料。但义男刚开始学做菜,就买来许多高档调料。
接纳这些贵贵但却没用过几次的调料,也许是小纯的迁就之处吧。
在关系里,提到忍让与迁就,都好像会变得很痛苦。但我却相信,这里面能用智力,达到某种微妙的平衡。
而前提也当然是,不能时时刻刻拿着尺子去度量它的公平。
看这部日剧,会让我有一种浸泡在最合适温度的水中的感觉,平静的,温和的,但又被某种丰富的情感包裹着。
这也是我认为,一段理想的关系会带给人的感受。
但现实是波动着的,于是,关系只能在一些片段中是理想的。它会在什么时候因现实的振动而破裂,还是,能找到与现实振动相似的频率,从而保护好那些理想之处呢?
答案,只在经营关系的人手中吧。
结尾我仍然不愿去讨论危机出现的可能,反而想分享,义男和小纯在家里的一段对话。
日本的百科辞典,是按照 50 音的顺序分成多卷的,第一卷叫 A-lta,第二卷叫 ichi-oe …… 依次排列。
义男坐在沙发上,念出了第一卷的名字,小纯一边在玩钩针,念出了第二卷,像 ABCD 一样,两个人轮流接了下去。
义男突然说:「如果今后发生了什么重大事件,导致我们两个人分开走散了,那么,为了在一片漆黑中认出彼此,我们把这个当作暗号吧。」
小纯回答他:「好。」
突然觉得,也许他们的关系,不是拥有忘掉危机感的能力,只是拥有在危机中仍要认出彼此的决心。
来源:人类调研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