摘要:别说当年的2017年了,其实即便是到了现在的2025年,都有很多人对平板单元戴着很深的有色眼镜,把驱动难度当做是“人均susvara”似的谈平板色变,但声迪在2017年黑美人系列的两款产品上就已经做到了便携播放器直推出好声的程度,尤其是头戴式产品的Aiva。而
回忆起当年黑美人系列的这款Aiva平板头戴,依然是一个非常令人激动的时刻,甚至对于整个平板类器材的推动都有很重要的意义。
别说当年的2017年了,其实即便是到了现在的2025年,都有很多人对平板单元戴着很深的有色眼镜,把驱动难度当做是“人均susvara”似的谈平板色变,但声迪在2017年黑美人系列的两款产品上就已经做到了便携播放器直推出好声的程度,尤其是头戴式产品的Aiva。而Aiva的优秀还不仅仅是易推,它有着很多在设计层面的细节非常值得称赞,比如当年在国产品牌里极为罕见的优秀木制工艺、顶尖的原配线材、“美人尖”式的特殊形状惰性海绵耳罩、上下左右均可调节的腔体角度、以及堪称奢侈的收纳皮包等等,即便用现在的眼光看,黑美人头戴也依然是诚意之作、设计和配件方面也完全不过时。
这里解释一下标题,为什么叫做“回归温度”,是因为黑美人在2021年进行过一次复产,也对老用户推出过免费赠送新版耳罩、延保、外壳保养等服务,但这一批复产的黑美人,不知道是出于振膜材料的升级还是调音上的刻意为之,声音听起来要比最初的版本更硬朗、更偏线条感一些,说人话就是更清晰、更直白,以至于后来在推荐新版黑美人的时候,我会建议大家避开偏数码声的前端(除非喜欢解析凸出、高频略冲的风格)。而在听完新版的黑美人2以后,我发现的是当年那种富有“温度”的声音回来了,比起平板振膜优秀的物理特性所带来的优秀硬素质,黑美人2,我更倾向于它就是一个单纯“好听悦耳”的产品。
开箱就不多说了,还是熟悉的那几样配件,包括疯马皮的皮盒、装线材的收纳布袋、线材的接插件风格依然是呼应了耳机腔体正面板上的鳞片状纹路,线芯是6N单晶铜的材料,而且在插头的尾端都做了金属的套环来减少弯折时的损耗。外观的风格变化是蛮大的,整体主色调改为了深黑色为主,天然斑马木的纹理和金属CNC出来的头梁在质感层面有所碰撞、也有所融合,看着是更沉稳的风格,或者说不叫黑美人2,叫“黑美人Pro”也挺有内味儿的。
黑美人系列的佩戴一直都是非常优秀的、甚至在设计上是颇为超前的,耳罩外侧是高柔软度蛋白皮、内侧为惰性海绵,在保证透气性的同时也不会像纯海绵那样过份漏音、乃至可以结合二者不同材料的音色特性,但归根结底最重要的还是为了佩戴舒适性服务——首先是开头提到过可转动耳壳支架,既可以上下翻动、也可左右调节30°的倾角,加上黑美人的耳罩是上窄下厚的设计,佩戴后对于面部的贴合度近乎是完美的、而且它耳罩尾端内收的角度极为合理,可以适应各种不同头围、脸型的用户。
黑美人2依然采用的是大尺寸高刚性平面振膜,厚度只有1微米,在瞬态和高频穿透力方面比前代都有了更好的表现、并且是建立在保持宽松度的基础上。不过看到96dB的灵敏度,可能很多用户还是会担心驱动力的问题,这个倒不用担心,黑美人2的易驱动程度相比前代只会更高、不会退步,而且32欧的阻抗其实处在很多播放器比较舒适的工作负载上,比较容易获得前端本身兼顾失真度和动态范围的表现,基本是主流的中档价位国砖、尤其是搭载了A类放大器的,都可以轻松驱动个六七成的水平,小尾巴里也不乏类似旷世M18i、乐彼W2 Ultra等型号可以轻松应对。
声音部分我不打算写太多的篇幅,因为黑美人2对初代版本的提升是非常全面的、也保留了当时的风格,换言之,就是每个部分都小小提升了一点、但没有刻意加强哪里,感觉像是在振膜材料进步以后得到的一个综合提升,如果非要说有的话,我觉得黑美人2的低频落地感、极低频的深度、打击感的强度都要更好,听着更有肉感、更绵密,而且除非你追求极致的大动态和极低频深度,这些特性不需要刻意去上多高级的台机系统都能反馈出来,而且低频在听感上是比较扩散化的、混响表达很自然,和监听型的耳机形成了鲜明的反差,更属于是“欣赏型”的风格。
作为头戴式耳机来说,黑美人有一些从初代开始就做的很完善的地方、在二代这里在听感上得到了进一步的优化,尤其是对于头中效应的控制方面,这次不仅保留了足够丰满的人声口型、结像形体感,依然有着非常适度的贴脸位置,既不会推远、也不会后凹,这个优秀的特性也导致它虽然本质上虽然更倾向于是 一个流行风格、但在听古典时的纵深表现和高频类器乐非常富有层次,但在古典类型的表达上,我倾向于用黑美人2来欣赏一些小编制或者中等编制,比如一些小型三重奏、拉2之类的钢协,高频部分的柔顺感、流畅度是强项,比2021年复产的版本要显得柔美细腻很多,但如果喜欢偏浪漫主义时期的大编制,我觉得黑美人2的横向规模、和高频部分的硬朗感有些欠缺,爱听马勒的用户可能会觉得不够“劲”,其实这个特性可以通过一些素质向的台机来搭配解决,比如钰龙的阿修罗、包括类似于高登GA10之类的偏素质向、高频线条感比较分明的大功率设备。而如果你倾向于是便携设备直推,那么黑美人大多数情况下会呈现出一个中高频温润柔和、女声清甜但男声也颇有醇厚感的路线,比较适合听相对抒情类的泛流行乐曲目,而如果喜欢更躁一些的摇滚、二次元ACG,搭配思路和大编制思路类似。
男女声平衡性一直是我在评测的时候一定会着重提的一个点,即便是在发烧友用户中,听口水歌为主的也依然是占最大的主流群体,所以很多时候风格上风马牛不相及的东西根本就没有争执的必要,就拿Sendy自家来说,喜欢孔雀的和喜欢阿波罗的就属于完全不同的群体,只谈风格而言没有办法分高低。而在我心目中呢,我个人认为,只谈音色不深究素质的话,黑美人2的人声表现在孔雀/阿波罗之上,它兼顾了几分孔雀的清甜、也兼顾了几分阿波罗的模拟醇厚,虽然都不算是极致的表达,但在实打实的人声适应面上要更广、盲狙的时候也更不容易踩雷,我相信这也是当年黑美人系列能够有口皆碑的一个重要原因,而在二代这里,它在人声的结像、气息细节上有了素质层面的进步,又在音色细腻度与甜润感上做到了不退步,这二者加起来就会让它的人声听感更为的高级、圆融,更容易让它成为一个能够在你的播放器中“随机播放”的、而不是偏科的选择。
这篇文章对于黑美人2的细节八股部分描述颇少,更多的是一个宏观的、感性的描述,作为一个4K元不到的耳机来说,它的素质是无可挑剔的高、但也并非那种追求完美和全面性的倾向,泛流行乐是它的舒适区、各种器乐的表现多少也沾点儿,但对于硬朗派的大编制、电影OST算不上是强项,这是一款回归了调音的温度、致敬了自己、也更顺应了市场的新时代头戴佳作。
来源:娱乐小助手