农村屠宰场全关停,农民杀猪必须进城,这是便民还是扰民?

360影视 欧美动漫 2025-04-30 21:07 2

摘要:大家好,我是为民发声的大张,今天我想先问问大家,你们当地的乡镇现在还有屠宰场吗?反正在我们当地,农村乡镇的屠宰场都悉数被取缔了,取而代之的是集中设在县城的"正规屠宰场",这一政策的实施引发了人们的广泛讨论。

大家好,我是为民发声的大张,今天我想先问问大家,你们当地的乡镇现在还有屠宰场吗?反正在我们当地,农村乡镇的屠宰场都悉数被取缔了,取而代之的是集中设在县城的"正规屠宰场",这一政策的实施引发了人们的广泛讨论。

原本遍布在农村乡镇的屠宰场被悉数取缔,这一政策从表面来看确实可以起到规范肉品市场、保障食品安全的重要作用,但是其实际执行效果却令人质疑,如此"一刀切"的做法,真的合理吗?下面我们就来简单讨论一下这个话题!

我不否认,取消农村屠宰场,进城集中屠宰这的确有利于统一监管,对生猪市场的安全也能起到重要作用,但是细究之下,这种脱离农村实际情况的政策安排,折射出的是一种典型的"城市中心主义"思维。

政策制定者们坐在办公室里,用城市的标准和官老爷们的思维来规划农村事务,却完全忽视了农村的地理特点和农民的生活实际情况。大家可以试想一下?村民们过年杀之时,要将年猪拉进城去屠宰;办红白喜事时,也要提前将肥猪拉进城去屠宰,这难道不是给农民带来了实实在在的负担吗?这难道不是愚政、懒政吗?

那么进城集中屠宰生猪这到底会给农民带来哪些具体的负担呢?我大致归纳了以下几点:1本末倒置,生猪进城屠宰会导致一个显而易见的矛盾:城市居民可以轻松地在楼下超市购买到经过"正规屠宰"的猪肉,而生产猪肉的农民反而要为吃上一口自家猪肉而大费周章,这种本末倒置的现象,恰恰暴露出政策制定过程中的某种傲慢与偏见。

2猪肉成本增加,最后买单的还是农民,进城屠宰生猪需要专门的车辆,同时还要承担往返油费、过路费、食宿费以及屠宰场的各种收费等等,这些都会使得猪肉价格增加,这无形中就提高了农民吃肉的成本,所以最后为此买单的、受害的还是农民。

3时间成本的浪费,有些离县城较远的地区,村民们拉生猪进城去屠宰,这一来一回需要花费一两天的时间,对于农民而言,这一两天的时间意味着什么?可能是错过一季农作物的最佳播种期,也可能是耽误一次重要的农产品交易,这对于农民来说,损失真不小。

另外还有一个很令人担忧的问题——在炎热的夏季,村民们在城里屠宰好猪肉以后,还要经过长途运输才能回到村里,此时稍不注意猪肉就会变质,这个问题又该如何避免呢?难道为了集中屠宰就不需要考虑到这些问题吗?难道农民就不配吃到新鲜猪肉吗?

4除了上述问题以外,还有一个更深层次的问题,当所有农村屠宰场被关闭以后,县城屠宰场成为唯一选择时,垄断的形成几乎就不可避免。历史经验告诉我们,缺乏竞争的市场必然导致服务质量的下降和价格的上涨,而最终为此买单的还是普通农民,这种变相的"与民争利"行为与为民服务的宗旨背道而驰。

其实,解决食品安全问题并非只有"一刀切"取缔农村屠宰场这一条路,一项好的政策,应当建立在对农村实际的深入了解之上,应当尊重农民的生活智慧和传统习惯,将城市的管理模式生搬硬套到农村,往往适得其反。当农民为了宰杀一头自家养的猪而不得不跋山涉水时,我们或许应该反思:这样的政策究竟是服务了农民,还是给农民增添了新的负担?

规范市场的初衷固然是好的,但若执行过程中忽视了最基本的人文关怀和实际效果,那么再好的初衷也会变味,所以农村政策的制定,需要更多"接地气"的思考,需要真正站在农民立场上考虑问题。毕竟,衡量一项政策好坏的标准,不在于它看起来多么"规范统一",而在于它是否真正便利了老百姓的生活,大家说是不是这个理呢?

好了今天我们就聊到这里,感谢大家的阅读,我们下期再见,拜拜!

来源:乡村码字范小双

相关推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