摘要:闪米特人是西亚的游牧民族,主要游牧在阿拉伯半岛和叙利亚地区,后来进入到两河流域和埃及,他们各部族流行着各种宗教。宗教是了解西方历史的钥匙,宗教的发展演化也是历史发展的脉络。
闪米特人是西亚的游牧民族,主要游牧在阿拉伯半岛和叙利亚地区,后来进入到两河流域和埃及,他们各部族流行着各种宗教。宗教是了解西方历史的钥匙,宗教的发展演化也是历史发展的脉络。
闪米特人的分支希伯来人,他们把自己的对上帝信仰带到了迦南地区(约旦河与地中海之间)。上帝是希伯来人的守护神,希伯来人称之“耶和华”(在犹太教中的耶和华与基督教中的上帝均称为神,本文统称为上帝),意思是“自有永远者”。希伯来人的分支以色列人又把对上帝的信仰发展成为犹太教,耶路撒冷成为了犹太教的信仰中心。基督教源于犹太教,发源在迦南的加利利地区,基督教创始人耶稣基督在耶路撒冷殉教的,耶路撒冷成为了基督教的圣地。
《圣经》 《圣经》是犹太教与基督教的共同经典,也是西方文化的源头,构成了西方文明和价值观的基础,对西方历史进程产生了重要的影响。
《圣经》大部分珍稀手稿在耶路撒冷博物馆保藏,包括死海古卷和七十士译本的原始《圣经》残片,以及古登堡印刷的《圣经》。
《圣经》全名《新旧约全书》,分《旧约》和《新约》为两部分,《旧约》《新约》称呼来源于希腊文,为取自盟誓之约的意思,整个《圣经》成书历时1600年。犹太教信仰《旧约》,而基督教奉《圣经》为信仰经典。
《旧约》来自犹太教的《希伯来圣经》,《希伯来圣经》也被犹太人称为《塔纳赫》,其内容包括律法书、先知书和诗文三部分。天主教的《旧约》比《希伯来圣经》多出七卷,后来这些七卷被剥离出来,被称之为《次经》。
虽然《希伯来圣经》和《旧约圣经》在内容上有很多相似之处,但它们的语言和版本存在差异。《希伯来圣经》是犹太教的正典,而《旧约圣经》是基督教的正典。《希伯来圣经》与《旧约圣经》的主要区别在于分别属于不同宗教体系,且在语言和版本上有所不同。
《旧约》最早的版本是用希伯来文和亚兰文抄写的,这些文献后来被翻译成希腊文,形成了基督教使用的版本。
《旧约》共有三十九卷,其作者包括以色列历史人物摩西、约书亚,撒母耳、耶利米、以赛亚、约拿,大卫、所罗门、以西结、撒迦利亚、阿摩司等,由希伯来文写成,内容为从创世纪至前2世纪犹太民族的历史、神话、传说和信仰,记载了上帝与诺亚、亚伯拉罕、摩西三次立约的故事,以色列人的道德和伦理观念。《旧约》的风格庄重、严谨,《旧约》成书是在犹太人被波斯帝国从巴比伦解救,重返耶路撒冷的时候,所以《旧约》内容是乐观主义的。
《新约》的意思,就是耶稣降临以后,人类和上帝重新立约。《新约》共有二十七卷,由耶稣的门徒们用古希腊文写成,其中有极少量亚兰文,记述耶稣的言行与他的门徒们传播福音的经历。《新约》记载了耶稣基督自诞生起,他与门徒们遭到迫害的历史,其内容是悲观主义的。《新约》强调耶稣作为上帝的儿子的身份,他是整个人类的救世主和上帝的化身,他的圣灵是信徒与上帝之间沟通媒介。
犹太教、基督教、伊斯兰教是同宗的,都认同共同的祖先亚伯拉罕。伊斯兰教的《古兰经》中包含了《旧约》中的《摩西五经》。基督教与伊斯兰教都是普世的,全体人类都可以信仰。但犹太人认为只有他们是上帝的子民,犹太教只有犹太人才可以信仰。在《希伯来圣经》中上帝只挑选了犹太人作为自己的选民,而排斥了其他民族。
犹太民族与基督教产生的历史,主要题材是源于《圣经》的记载。《圣经》中的故事风格是每个故事各自具有独立性,并具有神话特色,但从这些故事可以看到历史发展的脉络,其中有些故事被后世在考古发现中证实了其真实性。
创世纪 创世前,天地混沌笼罩在黑暗中,地球被无边无际的水所覆盖,没有陆地,没有生命。水面上空虚混沌,只有上帝的圣灵在水面上游走。他是永恒的宇宙之父,代表着永恒与无所不能,上帝决定要改变这一切,要创造世界。
《上帝创造了光明》法国,古斯塔夫·多雷
第一天上帝让光明穿透黑暗,世间瞬间有了光亮,昼夜交替,使万物有了生存的环境。第二天上帝用苍穹把水面上下分开,出现了蓝天与白云。上帝还创造空气,世界上开始有微风吹过。第三天上帝使波涛汹涌的海洋退去,使得干燥的陆地显露出来。在陆地长出了树木花草,产出菜蔬果木,人类有了在地球生存基本条件。第四天上帝使黑夜与白昼分开,创造日月星辰,白天太阳普照大地,在夜晚月亮与众多的星星在夜空中闪闪发光,让人类能够计算的年月。第五天上帝神创造了水中的游鱼与空中的飞禽,让天地之间充满生机。
《上帝使黑夜与白昼的分离》1599年,雷尼
第六天上帝创造了牲畜、昆虫、野兽,上帝看到动物们狂欢乱舞,上帝按照自己的形象创造人类,他在耶路撒冷的摩利亚山的巨石上用尘土创造了男人亚当,亚当的意思是“属土的”。上帝使亚当沉睡,然后取出他的一条肋骨创造了女人夏娃,他们便是人类始祖。
摩利亚山上后来发生了多次著名事件,亚伯拉罕曾在这座山顶的巨石上献祭以撒,所以这块巨石又称亚伯拉罕巨石。犹太人先后两次在摩利亚山建立起圣殿,这座山又被称为圣殿山。伊斯兰教兴起后,穆罕默德夜行从这座山的巨石之上登霄、在伊斯兰世界称此巨石为“登霄石”。阿拉伯人夺取耶路撒冷后在摩利亚山上建设了圆顶清真寺,巨石被置在大殿里。
上帝赐第七天为圣日,这天上帝休息了。所以犹太人为了纪念上帝创造世界,效仿上帝,把第七天作为安息日,在这天进行休息,这就是星期日的由来。
在基督教里,上帝不仅创造了世界,他还建立了普世的道德秩序,更是道德意义的象征,上帝象征同情、怜悯、慈悲、忍让、宽容与和平。
伊甸园 上帝在世界东方的伊甸建立了美丽的花园,园中绿树成荫,果实香甜可口,上帝还在园子正中栽了欲望树。乐园中流出的河水分出四条支流向远方,四条支流分别是幼发拉底河、底格里斯河、基训河与比逊河。
上帝让亚当和夏娃负责管理这个世界,让他们掌管伊甸园。对他们道:“你们要生养众多,要治理海洋,要管理陆地,你们得照料好天下的众生灵。”
上帝保佑着亚当和夏娃,允许他们享受他所创造出的世界,但他们也必须遵守上帝的旨意。亚当和夏娃可以任意享用伊甸园中的树上的果实,但上帝吩咐他们绝不能吃欲望树的果子,吃了这颗树上的果实后人将会产生各种欲望,知道善恶羞耻。
《伊甸园》尼德兰, 扬·勃鲁盖尔
撒旦在希伯来文的意思为“敌对者”,在基督教中的意思则是罪恶的意思。撒旦在堕落前是六翼天使,他企图与上帝争夺权力,纠集三分之一的天使反叛上帝,上帝令天使长米迦勒率众天使平叛,撒旦遭到失败后被驱离了天界,与参加背叛上帝天使们堕落到地狱里成为魔鬼。撒旦给人们带来诱惑,诱导人们犯下罪行,然后将有罪之人带往地狱。
《反叛天使的堕落》比利时,老彼得·勃鲁盖尔
伊甸园中的动物们温驯,它们服从与亚当与夏娃。撒旦附身在伊甸园中的蛇身上,蛇有漂亮的翅膀,能在空中飞翔,它用悦耳声音迷惑夏娃吃了欲望树上的善恶果,夏娃劝亚当也吃了。他们吃了善恶果后,发现自己光着身子,感到了羞耻。
《亚当与夏娃偷吃禁果》1680年,意大利,马坎托尼奥·弗朗切斯基尼
当上帝回到伊甸园时,发现亚当和夏娃躲到树后,并用无花果的叶子遮住自己的身体,就知道他们一定是偷吃了欲望树的善恶果。亚当和夏娃由于自己背叛行为,被上帝赶出了伊甸园。上帝还判罚蛇必用肚子行走,终生吃土。
《亚当和夏娃的驱逐》1880年,苏格兰,约翰·费德
亚当和夏娃听信撒旦谗言,背叛了上帝,他们的带着原罪来到了世间,他们的后代人类生来就有了原罪。从此男人要进行辛苦劳作才能得到果实,女人就要遭受生育怀胎的苦楚。人类从此陷入每个人都要面对死亡的命运,因为人类是上帝用土创造的,所以人类死后要归回尘土。
伊甸园本来是人类美好起源的象征,结果成为了人类原罪与救赎的起点。伊甸园的故事提醒人们要珍惜上帝赐予的恩典,不要因贪念而陷入罪恶的深渊。基督教认为人类原罪需要不断地进行救赎,人们只有虔诚地信奉上帝才能得到最终的救赎。
人类 亚当、夏娃被逐出伊甸园后,他们耕田种地,过着艰辛的生活。亚当与夏娃的长子叫该隐,该隐代表了邪恶,在他身上体现的是嫉妒与凶残,该隐喜欢种地。他们次子叫亚伯,亚伯意思是有敬畏之心的人,他喜欢牧羊。
《该隐与亚伯》1861年,法国,威廉·阿道夫·布格罗
在给上帝祭祀的时候,该隐与亚伯分别给上帝献上祭品,该隐的祭品是最好的谷物与果实,而亚伯的贡品是羔羊和羊脂。亚伯的祭坛立即燃起了熊熊的火焰,直冲云霄,而该隐的祭坛只有青烟冒出,零散地飘向四周。上帝认为亚伯忠诚地信仰自己,接受了他的祭品。上帝拒绝了该隐的祭品,认为他不信仰自己。
该隐变得嫉妒和愤怒,上帝警告该隐罪恶就像野兽,就潜伏在他的附近。该隐不愿接受上帝的警示,他怀着愤慨心情回到自己的田地,对亚伯充满了仇恨。该隐由于嫉妒亚伯,在双方的纷争中将亚伯杀死了。亚伯的血在地下发出声音,在上帝面前为自己申冤,这也就是义人的血不会白流,正义的冤屈会得到申张。
《亚伯之死》法国,古斯塔夫·多雷
《第一次哀悼》1888年,威廉·阿道夫·布格罗,画中描写亚当和夏娃哀悼亚伯
上帝对该隐警告道:“你兄弟的鲜血正在大地上流淌,他用鲜血在向我哀告,你将为自己罪行受到惩罚,你土地再也不会有收成,你将成为流浪者,在漂泊中度过余生。”该隐被流放后,他成了被人痛恨的恶人祖先。
该隐逃走前担心自己会被别人杀死,就向上帝祈祷。上帝虽然惩罚了该隐,但上帝是仁慈的,他宽恕了该隐,警告天下道:“凡杀该隐者,必遭报七次”,上帝在该隐身上做了记号,使他不会被别人杀死。该隐在挪得定居下来,挪得的意思是流浪者的地方。
亚当和夏娃生了第三个儿子名叫塞特,意思是上帝再给我个儿子的意思。塞特成年结婚后生了三个儿子,他让儿子们尊敬上帝,进行农耕与放牧。
在赛特出生时,亚当已经是一百三十岁,之后他又活了八百年。亚当与夏娃生儿育女,他们都活到九百三十岁。在这些年中,他们的后代渐渐多了起来,人们形成了聚落,建造了城市,发展成为了人类社会。
大洪水 人类没有悔改自己的行为,无法获得上帝的原谅回到伊甸园,而且在撒旦引诱下人世间充满各种罪恶行为,该隐诛弟拉开了人类相互残杀的序幕。上帝看到后十分忧伤,他后悔创造了人类,决定用大洪水要毁掉这个世界。
以诺是该隐后裔,以诺的意思是“奉献”或“成圣”。他在65岁的时生了儿子,他得了上帝的启示,知道儿子去世的时候,就是上帝降下洪水人类毁灭之时,于是他给儿子取名为人类玛土撒拉,意思是“他死的时候,审判必来到”。上帝既不能对原谅罪恶,但又不忍心毁灭人类,上帝希望通过让玛土撒拉这个名字警告人类,他要审判这个世界。上帝希望人类及时悔改远离罪恶,避免面临的毁灭,但人类的行为让上帝失望了。
上帝在降下大洪水前,发现诺亚(挪亚)是个好人,确定了让他作为自己的仆人,让人类要重新开始,他派大天使乌列尔前去警告诺亚即将来临的大洪水。乌列尔(伯家利)对诺亚传达话道:“这世界充满了罪恶,上帝决定把所有罪人都消灭掉,但你是好人,在这个罪恶的世界淹没时,上帝让你们全家在方舟里保全性命。”
诺亚是赛特的后裔,在《诺亚书》中记载,诺亚出生时皮肤和头发雪白,眼睛像阳光散发出光芒,照亮了整个房屋。诺亚名字源自希伯来语中“休息”的意思,诺亚的父亲拉麦克认为这个这个孩子将使人类从上帝咒诅的世界上解脱出来,不再需要劳碌地工作。诺亚刚出生就可以站起来与上帝交谈,拉麦克看到这个孩子看起来更像是个天使,他告诉孩子的祖父说诺亚生下来就像天使,让其照顾这个孩子。
死海古卷中《创世记秘传》记载了拉麦克与诺亚之间的对话,在《以诺书》中也有记载,拉麦克认为诺亚是天使的后代。在诺亚成人后,他虔信上帝,具有善良的本性。埃塞俄比亚教会的《结卷书》记载,病是由恶魔引起的,大天使拉斐尔被前去束缚这些恶魔,他指导诺亚用植物制作药物治疗疾病。
《结卷书》与《创世记秘传》中记载诺亚的妻子名叫以玛撒拉,是拉麦克弟弟拉结尔的女儿,他们有三个儿子,长子闪(闪姆)、次子雅弗、三子含。
自玛土撒拉出生后,上帝就期待人类悔改,所以他让玛土撒拉一直活着。上帝让玛土撒拉活了九百六十九岁,结果玛土撒拉成为了《圣经》中记载最长寿的人。但人类依然不思悔改,继续违背上帝的意旨继续作恶。前2463年二月十七日玛土撒拉去世当天,上帝降下大洪水,他要消灭自己所造的人类及飞禽走兽万物之生灵,华纳制作的影片《玛土撒拉》描写了这个故事。
挪亚方舟 诺亚按照上帝的吩咐赶造方舟,他在建造方舟时劝世人行善,可无人听他的话,继续行恶造罪。诺亚用了一百二十年建造了方舟,当时诺亚已经六百岁了。在方舟完工后,上帝对诺亚道:“你们全家都要进入方舟,再过七天,我要降雨四十昼夜,把我所造的万物从大地上除灭。”
前2463年二月十七日雷雨倾盆而下,地面的泉源都往外涌水,迅速淹没大地。挪亚与妻子以玛撒拉不仅带领儿子与儿媳们带进了舟船,他们还将各种动物也带上了方舟。
诺亚与家人进入方舟
在诺亚全家进入方舟后,大地的泉源都裂开了,天窗敞开暴雨倾盆而降。洪水越升越高,淹没过了地球上最高的山,人类所熟知的一切都消失了,只有一片汪洋。四十天后大雨停下来时,地球平原与高山都被大洪水淹没了,所有生物荡然无存。只有方舟随着水势而升高,漂浮在水面上。
《世界被洪水毁灭》法国,古斯塔夫·多雷
搁浅在阿拉拉特山上的方舟
一百五十天后洪水开始消退,前2463年七月十七日方舟搁浅在阿拉拉特山上(亚拉腊山、土耳其东部),后来许多考古学家前往阿拉拉特山,寻找诺亚方舟。1959年托普卡普林当地居民在阿拉拉特山顶发现了块巨石形状像这艘船形遗迹,土耳其政府为了保护这块巨石,在1987年在这里建立了博物馆。阿拉拉特山位于欧亚大陆分水岭,这个地方的地壳活动频繁,经常发生地震,研究人员认为阿拉拉特山的巨石是由于地质活动形成的,只是形状巧合像船体。但阿拉拉特山的附近很多山上也有这种巨石,并没有这种形状。
前2463年十月一日诺亚看到阿拉拉特山群峰开始露出水面时,他放出了一只乌鸦,然而找不到落脚处的乌鸦再也没能飞回来。7天后,诺亚又放出了一只鸽子,没多久鸽子衔着象征和平的橄榄枝飞了回来,这证明洪水已经退去,大地开始开始复苏。
前2462年二月二十七日上帝对诺亚道:“你们从方舟出来吧!大地将变得兴旺。”诺亚出了方舟后首先用附近的石块为上帝建造了神坛,献上祭品感谢上帝。上帝祝福道:“我要与你们立约,你们将有很多的子孙散布在世界各地,我向你们承诺再不毁灭世界了,大地不会再被洪水吞没,我将在天空中划出一道彩虹,我见到了虹就会记起与你们立的约。”
诺亚带领家人在大洪水过后祭祀上帝
巴别塔 犹太教拉比文献中记载了诺亚发明了葡萄酒,他在葡萄园里酿制葡萄酒,有次他喝酒后失态。含看见了父亲醉酒后赤身裸体,就将此事作为笑柄告诉了闪和雅弗,闪和雅弗拿了长袍准备给父亲盖上。他们为了对父亲表示尊敬,背对着父亲倒退着进入帐篷,以避免自己看见诺亚的裸露的身体,他们将长袍盖在父亲的身上。
含嘲笑醉酒的父亲,闪和雅弗拿长袍给父亲盖上
诺亚酒醒后,知道了儿子们行为后,就将含从家中赶了出去。诺亚道:“上帝是闪的神,他的后裔行割礼后就是上帝的选民。愿上帝使雅弗子孙繁盛,使他们住在闪的帐棚里。”诺亚向闪和雅弗祝福后,并咒诅含的幼子迦南(天主教称为客纳罕)道:“迦南当受咒诅”,预言迦南的后裔将作为闪与雅弗子孙的奴仆。大洪水以后,挪亚又活了三百五十年,他活到九百五十岁。
迦南来到了地中海东部,他的后裔就是迦南人。这个地区北至腓尼基海岸的西顿,南至埃及边境(基拉耳、迦萨),西至地中海,东至约旦河谷(所多玛、蛾摩拉、押玛、洗扁、拉沙)。“迦南的字根的意思是“被征服的”,迦南的英语意思是“低”的意思。迦南人崇拜偶像,品质恶劣自相残杀。
迦南的长子名为西顿,他的后代有赫、耶布斯、亚摩利、革迦撒、希未、亚基、西尼、亚瓦底、洗玛利、哈马等,他们的名字也是迦南各地的名称。诺亚的咒诅在历史中得到了应验,在约书亚时代,迦南人开始被以色列人征服成为了奴仆,在所罗门王时代迦南人完全被以色列人征服。后来迦南又被雅弗族的后裔波斯人、马其顿人、罗马人先后征服。
挪亚酒醒后将含赶走,并诅咒他的幼子迦南 挪亚酒醒后将含赶走,并诅咒他的幼子迦南
《诺亚赶走含全家并咒诅迦南》法国,古斯塔夫·多雷
诺亚的后裔纷纷从安纳托利亚高原南下,只有闪留在那里守护方舟。他们到达示拿地(巴比伦附近),见到了宽广肥沃的平原,于是在这里定居了下来。含的孙子宁录在示拿地,建立了巴别、以力、亚甲、甲尼四个王国。
大洪水后人类并没有变得谦虚和虔诚,反而更加狂妄自大。宁录要在示拿地建造通天塔,人类只要登上塔顶就能触摸到天空,将人类的名声传扬到世界,将大家集聚在一起。若是再发生大洪水,人类就能登上塔顶躲避洪水。
通天塔的建造是违背了上帝的旨意的,上帝知道通天塔将成为人类崇拜偶像的中心,也是罪恶的开端,人类就又回到大洪水爆发前那种堕落悖逆的生活。由于上帝已经与诺亚立约,他不能再毁灭世界。
建设中的通天塔
《人类的语言被变乱》法国,古斯塔夫·多雷
但上帝不能允许人类把塔越建越高,当时人类能够聚集在一起,因为他们都说同一种语言。于是上帝变乱人类的语言,让人类的讲着不同语言。因为语言不通,操不同语言的人类就分散到世界各地。宁录由于建造巴别塔的行为惹怒了上帝,他的后裔被分散到了世界各地。通天塔就此停工变成片废墟,被称为了巴别塔,巴别的意思是“变乱”。
闪有五个儿子,埃兰(以拦)、亚述、路德、亚兰和亚法撒。埃兰的后裔建立了巴比伦王朝,亚述的后裔建立了亚述王国。路德渡过地中海南下,在撒哈拉北部地区登陆,他的后裔建立了埃及王朝。路德的后裔又从地中海北上进入大西洋,开创了长达上千年的海盗历史。亚兰在美索不达米亚平原北部建立王国,他是亚兰人的祖先。
亚法撒是闪在大洪水之后两年、闪一百岁时生的,他在闪之后又活了五百年。亚法撒的儿子亚拉姆沿安纳托利亚高原南下,他的后裔迦勒底人游牧于幼发拉底河中游的草原,在美索不达米亚平原南部建立了王国。因为他们是闪的后裔,被称为闪米特人。
亚法撒的后裔进入了叙利亚,被称为阿拉米人(又称阿拉姆人),他们通过翻过阿拉伯高原,穿过鲁卜哈利沙漠抵达阿拉伯半岛南部抵达波斯湾。他们到达的也门后,从亚丁湾渡过红海,进入了埃塞俄比亚。
雅弗的意思是“扩张,他有七个儿子和七个孙子,自成为十四个民族和国家的祖先。他的后裔从安纳托利亚高原向东,到达了大草原,他是成为了突厥人的祖先。在中世纪和早期的欧洲,雅弗也被认为是欧洲人的列祖。诺亚的子孙越来越多,人类遍布了整个世界。
来源:知识充电加油站