仁寿万树金果迎宾客,擘画农文旅融合新图景

360影视 欧美动漫 2025-04-30 23:25 2

摘要:据悉,文宫镇被誉为“中国枇杷之乡”,枇杷种植史已逾百年,2010年,文宫枇杷获中国农业部农产品地理标志保护。由于该区域良好的气候和肥沃的土壤,使当地枇杷具有果大肉厚、色泽艳丽、酸甜可口的特点,经过多年发展,现已发展成为西南地区规模最大的枇杷生产基地。

万树金果映初心

青山沃野织锦绣

连日来

仁寿县文宫镇的枇杷

迎来采收的“黄金时期”

走进文宫镇的核心种植区

金灿灿的枇杷压弯枝头

果园里,果农们挎着竹篮穿梭采摘

村道上,满载鲜果的货车络绎不绝

集市中,慕名而来的游客精心挑选枇杷……

一幅产业兴旺、农文旅交融的

乡村振兴图景正徐徐展开

万树金果迎宾客

据悉,文宫镇被誉为“中国枇杷之乡”,枇杷种植史已逾百年,2010年,文宫枇杷获中国农业部农产品地理标志保护。由于该区域良好的气候和肥沃的土壤,使当地枇杷具有果大肉厚、色泽艳丽、酸甜可口的特点,经过多年发展,现已发展成为西南地区规模最大的枇杷生产基地。

立足资源禀赋和比较优势,近年来,文宫镇还不断通过扩规、提质、整合、创新等手段,标准化、规模化、品牌化、产业化发展枇杷产业,持续做好“土特产”文章,推动形成以枇杷为支撑点的吃、住、游融合发展新业态,助力乡村振兴,带动当地群众增收致富。

文宫镇枇杷种植面积5万亩,拥有枇杷重点基地11个,预计今年产量可达7万余吨,产值可实现8亿元。枇杷产业的发展还培育了新型职业农民40余人,累计解决群众务工600余人,带动群众增收500余万元。

2022年,文宫镇桂湾村还启动了大棚枇杷项目,大棚内配备了加温设备、监测传感系统等,果农在手机端就可以观察到枇杷的生长情况。大棚种植模式不仅能有效抵御极端天气的影响,保证枇杷的质量与产量,还能让枇杷抢先上市,卖上好价钱。目前,桂湾村已将大棚枇杷种植面积拓宽到了200余亩。

为了进一步扩大当地枇杷的影响力,促进特色农产业蓬勃发展,4月30日,文宫镇第二十五届枇杷采摘月推广活动在文宫镇桂湾村党群服务中心正式拉开帷幕。

一个个精彩的文艺节目与沉浸式的体验游戏轮番登场,以群众喜闻乐见的形式持续引爆现场氛围,为活动注入了蓬勃活力。

活动还推介了四川农业大学专家团队与文宫镇枇杷新品种示范基地历经多年精心培育的四大枇杷新品种——贵妃、宁海白、白马王子、白雪公主。这四大枇杷新品种不仅具有易栽培、抗冻害、收益高的种植优势,其果实更以糖度优异、肉质细嫩化渣、风味独特而著称,它们不仅承载着文宫枇杷产业的未来,更将为客商、游客和果农朋友带来全新的价值与机遇。

“以果为媒、以节会友”,活动还坚持“以文塑旅、以旅彰文”的理念,创新构建三大体验场景:国风游艺体验区复原投壶、木射、锤丸等传统竞技项目,让游客在互动中感受中华文脉;国潮文化展示区特邀画师现场创作,枇杷主题团扇与琵琶古乐同频共振;创意互动区开展全域主题打卡活动,构建线上线下联动的文旅传播矩阵。

“今天专程从眉山过来,想买点文宫的枇杷,趁着五一节带回老家给父母品尝。”当天,欣赏完开幕式精彩表演的一名眉山市民,又和同伴一起,前往枇杷集市进行采购。

赏枇杷垂枝,品古镇之韵,从“一果独秀”到“三产共荣”,文宫镇枇杷的“金色故事”正是乡村振兴的生动注脚。

“我们要让枇杷产业持续带动乡村美、农民富、产业兴!”文宫镇相关负责人信心满满地说,接下来,该镇还将继续围绕枇杷产业做文章,不断延伸产业链条,探索发展枇杷深加工。同时,结合乡村旅游,打造枇杷采摘体验园,吸引更多游客前来观光旅游,实现农文旅融合发展,让枇杷成为带动村民致富、推动乡村振兴的“黄金果”。

来源:大美仁寿

相关推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