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922他到武汉仅三月,掀起汉阳铁厂大罢工,自此工运狂飙席卷江城

360影视 动漫周边 2025-05-01 00:34 3

摘要:许白昊,原名许权民,字北塔,1899年出生,湖北应城杨湾人,农民家庭出身。8岁就读郭记私塾。清末科举废除后,他转入应城高等小学念书,不久因江汉平原连连灾荒被迫辍学,随父替人做挑夫为生。后父母相继去世,投靠叔父生活。

许白昊,原名许权民,字北塔,1899年出生,湖北应城杨湾人,农民家庭出身。8岁就读郭记私塾。清末科举废除后,他转入应城高等小学念书,不久因江汉平原连连灾荒被迫辍学,随父替人做挑夫为生。后父母相继去世,投靠叔父生活。

1917年春,他考入武昌中学读书,在这里他阅读了《新青年》等进步书刊,开始接触新思想,还参加了互助社组织的一些活动。随后他考入武昌私立工业学校机械科学习,因其叔父不供给学费,只好中途退学。后到上海人开办的机器厂里做技术工人。

1919年秋,他放弃报考军校的机会,离开武汉顺江而下,到浙江省会杭州。第二年春,他考入革命气氛非常浓厚的浙江省甲种工业学校,结识了许多革命志士,加入了早期的革命组织。学习期间,他经常奔走于上海、杭州之间参加工人罢工运动。

1921年7月,中国共产党诞生。党的一大后的次月,中共在上海成立了领导劳工运动的专门机构——中国劳动组合书记部。许白昊在李启汉引荐下,参加了中国劳动组合书记部的工作。

1921年底,他赴苏参加共产国际召集的远东被压迫民族代表会议的代表。次年1月21日至2月2日,远东各国共产党及民族革命团体第一次代表大会在莫斯科召开,他以许赤光的名字代表中国劳动组合书记部及劳动组织研究会参会。会后回国,经张国焘介绍入党。

在中国劳动组合书记部工作期间,许白昊除积极开展工人运动外,还对组织劳工团体进行了调查研究。1922年4月9日,在上海《民国时报》上发表《劳动团结易,劳动组织难》一文,提出要做扎扎实实的基层发动和组织工作。

4月10日,全国各工会派代表到广州参加中国劳动组合书记部发起的第一次全国劳动大会。许白昊参会,并提出“铲除工界虎伥案”(“工界虎伥”即“工贼”)。

1922年6月,中共中央派许白昊、林育南、林育英(张浩)到中国劳动组合书记部武汉分部工作,他们以组织领导汉阳铁厂工人运动作为工作重点。

汉阳铁厂是中国近代钢铁工业的发祥地,下设6个大厂4个小厂,规模仅次于德国费尔克林根钢铁厂,居世界第二位,产业工人达六千余人。

许白昊等到汉阳铁厂后,不畏酷暑,深入工棚、炼铁炉前,在工人中进行深入的宣传和组织,培养了一批积极分子,于7月8日发动工人建立了汉阳铁厂工人俱乐部筹备处。

7月16日,汉阳铁厂工人俱乐部召开成立大会,许白昊、林育南正在主持会议。已同意铁厂成立工会的汉口警察厅突然变卦,派来几百名军警包围会场,驱赶工人,其他工团组织送来的贺礼等被全部没收,会所被封,大门上贴上了白色封条。

许白昊和林育南为了保护工人们的安全,努力劝说愤怒的工人保持克制。谁知第二天,工人刚进厂,厂方便以未经允许擅自组织、煽动工人为名,宣布工人俱乐部不合法,一并开除参与俱乐部筹办活动的72名工人,随后这些工友被军警推搡着赶出厂门。

资本家和军阀的暴行激怒了全厂工人。许白昊组织大家分析了当前的形势,决定立即成立罢工委员会。经过5天的动员,工人们都认清了厂方和军警的阴谋,也明白了只有通过斗争才能建立自己的组织并为自己说话的道理,一致同意以罢工求权益。

7月22日,全厂工人集体协同罢工。厂罢工委员会发表《罢工宣言》,通电全国,呼吁全国工人“力加援助”。

并向厂方提出了六条要求:一、解除军警压迫,恢复俱乐部及部内设备一切条件,以后不得干涉工人的团体。二、恢复被开除的工人的原职,偿还其停工时工资。三、赔偿俱乐部被解散及工人停工的损失。四、免除化铁股长陈次青的职务,并须登报声明,恢复工人名誉。五、化铁炉长工每日工资增加为大洋四角。六、工人因工受伤不能工作时,须照原数发给应得工资。如在工作期内病死,应发给一定的抚恤金。

此后,以许白昊为首的汉阳铁厂罢工委员会,一方面继续发动工人罢工,一方面召集江岸、徐家棚工人俱乐部和租借人力车夫工会,按照第一次全国劳工大会上通过的《罢工援助案》,发起成立武汉工团临时联合委员会,作为罢工的援助机构。许白昊被推举为该会负责人。

罢工期间,当许白昊等了解到被资本家收买的化铁炉工韩老三点火开工时,便连夜发动工人在厂贴满了“打死韩老三”的标语,迫使化铁炉停工。

接下来几天,中国劳动组合书记部表示全力支持汉阳铁厂工人罢工。该部机关报《工人周刊》印发了《罢工特号专刊》,详细报道了铁厂罢工经过,并发表《宣言》,号召全国工人积极援助,要求各地工会通电湖北督军萧耀南,惩办肇事的军警,正式向工友道歉,恢复该厂工人俱乐部,各地工人捐款支持汉阳钢铁厂的罢工,通告工人举行同情大罢工。

全国各地工会纷纷起来响应、声援,同时还发电警告铁厂当局“速即悔改,允许我们亲爱工友要求条件六则,以免酿出大祸,不然本部全体工友举行同情罢工以与援助,一切损失由贵厂担任赔偿”。

厂方不敢慢待,于25日表示答应工人要求,达成协议:一、承认工人组织工会;二、照给停工期间之工资:三、化铁炉长工工钱增加三角三分,并声明归还俱乐部一切原物,被开除的工人一律复职。四天的罢工胜利了,罢工委员会发表上工宣言。26日全厂复工。

这次罢工胜利后,汉阳铁厂工人俱乐部改为汉阳铁厂工会,公开建立工会组织,会员迅速发展,仅月余全厂工会会员就达千余名。厂工会还成立了执行委员会,许白昊当选为工会执行委员长,相继建立工人补习夜校、工友子弟学校、消费协社、储金互济会,办起了图书室、公共浴室,工会活动搞得有声有色。

汉阳铁厂工人大罢工,极大地锻炼了武汉工人队伍。罢工过程中,武汉各工厂俱乐部相互支援,改变了过去孤军奋斗的局面。

不久,武汉工团临时联合委员会成立,武汉三镇工人走到一起,开始有了统一的组织。许白昊被推举为委员会负责人,在武汉工人运动中崭露头角。

汉阳是武汉产业工人最为集中的地区,亦是中共组织影响较早的地区之一。1920年武汉共产主义小组成立之后,该小组就派员到汉阳城区传播马克思列宁主义,在汉阳铁厂、汉阳兵工厂等大厂办工人夜校,在洲头地区办劳工学校,向工人传播劳工神圣和工人自身翻身解放的道理。

许白昊和林育南、林育英(张浩)来到汉阳时,这里的工人运动还处于启蒙阶段。短短三个月,他成功地领导了震动全国的汉阳铁厂大罢工,而且在他的组织领导下,武汉及汉阳的工会组织如雨后春笋蓬勃发展。

在组织领导工人运动的同时,许白昊物色、培养积极分子向忠发、陈春和、黄格谦、黄楚侠、余鹏举、胡锡泰等8人加入共产党,于1922年秋建立汉阳地区第一个中共基层组织——中共汉阳组,组长即为许白昊,隶属于中共武汉地方执行委员会。

中共汉阳组成立后,在许白昊组织领导下,在汉阳铁厂、汉阳兵工厂和汉阳码头工人中积极开始活动,秘密发展工人党员,并逐步与工人运动结合起来,使汉阳地区工人运动蓬勃发展起来。许白昊为工人运动和汉阳党组织的建设和发展废寝忘食,日以继夜地工作,被同志们誉为“铁汉”。

汉阳铁厂罢工胜利不久,许白昊和项英代表湖北党组织参加了党在上海召开的第二次全国代表大会。他们与其他十名代表一起,制定了我党第一部党章,完成了党的创建任务。

1922年10月,湖北省工团联合会成立,林育南任主任委员,许白昊任副主任委员。

这年秋天,许白昊在革命活动中结识了汉口烟厂女工秦怡君,并介绍她加入中国共产党。随后,组织上派他送秦到湖南长沙清水塘,参加毛泽东创办的湖南自修大学学习,1926年他俩结婚,后生得一子,1927年,其子不幸失踪。

1922年12月,许白昊参与了我国第一个规模最大的产业联合工会——汉冶萍总工会的筹建工作。

1923年1月30日晚,许白昊和陈潭秋、林育南等率领湖北三十多个工团、新闻界、学生界代表,北上郑州,参加京汉铁路工人总会成立盛典。然而2月1日的成立大会遭到了军阀吴佩孚的破坏。

当晚,京汉铁路总工会党团办事处在驻地钱塘里秘密召开紧急会议,决议于4日午刻起宣布举行京汉铁路同盟大罢工。许白昊和林育南等亦于4日返回武汉,当即召开湖北工团联合会负责人会议,决定武汉各工团举行罢工。

6日,许白昊和陈潭秋、林育南等率领武汉18个工团和学生联合会组成的慰问队,前往江岸刘家庙召开罢工工人慰问大会,参会者达一万五千余人。许白昊发表演讲,号召工人们联合起来,声援京汉铁路工人的罢工斗争。会后万余人游行,抗议军阀镇压工人运动。

“二七惨案”后,许白昊遭到敌人悬赏通缉。在严峻的形势下,他毅然坚持在武汉进行秘密革命斗争。他一方面继续组织汉阳铁厂等工人举行罢工,另一方面在汉口华清街等处设置联络站,接济罢工工人,联系组织革命力量。

1923年秋,中共汉口地方执行委员会建立,许白昊先后担任执行委员兼秘书和中共湖北区委书记等职。第二年春,党组织机关被反动军警破坏,许白昊被捕入狱,后经党组织营救出狱。

10月,许白昊任中共武汉地方执行委员会委员兼职工运动委员会书记。吴佩孚在武汉实行军事独裁统治,工会组织多次遭到破坏,他不顾个人安危,深入工人群众之中揭露工贼的真面目,发动工人以所在处为单位,不拘组织形式,重新组织起来,并于12月联合成立了武汉工人代表会,指挥汉口第一纺织股份有限公司、汉阳锯木工厂、租界人力车业等单位和行业的工人进行经济斗争。

1925年5月1日,第二次全国劳动大会在广州召开,大会建立了中国工人运动的领导机构“中华全国总工会”,许白昊出席大会并当选为中华全国总工会执行委员。

国民党一大后,实现了国共第一次合作。许白昊担任国民党第一届中央执行委员会执行部组织部干事。1925年冬,他在国民党汉口特别市党部第一次代表大会上当选为市党部常务委员和监察委员。1927年4月,许白昊在武汉召开的中共五大上被大会选举为中央监察委员会委员。

为及时指导武汉工人运动,支援北伐,1926年3月和8月,许白昊在中共中央机关刊物《向导》周刊上发表了《武汉工人遭受的厄运》《北伐前夕的武汉工潮》等文章。

9月初,北伐军抵武汉,许白昊发动工人支援北伐,在枪林弹雨中领导工人扰乱敌军后防,从敌军手中夺取了汉阳兵工厂的运送物资的小火车,交给北伐军使用,使北伐军得以迅速占领汉阳、汉口。

北伐军占领湖北后,武汉成为新的革命中心,中华全国总工会武汉办事处成立,李立三任主任,刘少奇任秘书长,许白昊等任执行委员。1926年9月14日,许白昊、项英主持召开武汉工人代表会议,决定筹建湖北省总工会。10月10日,湖北省总工会在汉口宁波会馆召开成立大会,许白昊任大会执行主席,向大会报告省总工会筹建过程。大会选举许白昊为省总工会秘书长。

此后湖北全省工会组织蓬勃发展,至年底,全省有二十多个县、市建立了工会,会员达三十多万名。

1926年12月至1927年1月,在李立三、刘少奇、许白昊、项英等人的组织领导下,武汉数十万人民群众开展了推动国民政府收回汉口英租界运动,这在中国历史上写下了光辉的一页,开创了中国近代外交史上的新纪元。

1927年1月1日,湖北省总工会在汉口举行第一次代表大会,会议由大会执行主席李立三、刘少奇、许白昊等主持。会议期间,许白昊向大会作会务报告和关于经济斗争的报告。李立三、刘少奇、许白昊等35人当选为执行委员。

大会还决定成立省总工会经济斗争委员会,许白昊任委员长。随后,许白昊作为省总工会代表,参加了武汉国民政府建立“解决湖北劳资问题临时委员会”的工作,先后参加或主持了二十多次例会,作出了六十余项决议,及时制裁了一批作恶多端的资本家,为维护工人群众的经济利益做出了不懈的努力。

1927年七一五反革命政变后,党组织安排许白昊到上海工作。次年2月不幸被捕。狱中他饱受酷刑,仍坚贞不屈,大义凛然,6月被国民党反动派杀害于龙华的荒野。

“我心成碎片,我愤破胸堂,我愿淌干眼泪,洗尽大千世界:我愿洒尽碧血,渗透昏愦人生……悲哀沉痛地歌唱,也许唤醒众生的酣梦,知觉宇宙的渺茫,人生的暗淡。我歌喉低哑,我眼泪淌干,我心血洒尽,我更死也心甘。”这是许白昊早期的革命诗作,以后他用自己的一生实践了这豪迈诺言!

来源:晚上没下雨

相关推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