陇山巍峨,驼铃悠远。甘肃大地的光影流转中,辉映着中华文明五彩斑斓的记忆,将绘画与雕塑的绚丽与神韵,呈现出一幅流光溢彩的画卷。 马家窑彩陶的纹饰,律动着原始美学的生命力,是先民对自然万物的感悟和想象;秦木板地图的点线,勾勒出山川的标记,蕴含着先民对家国天下的认知与守望;汉代木俑的古拙造型舞动着鲜活的张力,凝结着质朴的诗意;河西魏晋画像砖以简笔描绘,定格着市井的烟火与生活的温度。庄严的壁画,通过宏大的构图和细腻的笔触,将其中的故事娓娓道来;丰盈的彩塑,通过慈悲的面容和流畅的衣纹,将精湛的技法淋漓展现。 当三彩女骑的蹄声踏破黄土的沉寂,当敦煌飞天的璎珞掠过历史的星空,河西走廊便化作跨越千年的艺术长廊,演奏出丝路艺术的多元交响。在此,简约凝练的模印画像、繁复华美的藻井花砖、浓烈饱满的壁画岩彩,无一不传递着对艺术审美的热烈追求。在陶泥木石间,在刀笔游走下,线条与色彩早已突破技法的局限与材质的边界,闪耀着中国传统文化的美学精神,彰显着经久不衰、代代相传的艺术创造力。春雨洗刷后的北京,阳光明媚耀眼,风夹杂着绿叶的青与泥土的香。我就在这样的一个上午,走进中国美术馆,开启了25年的第一次看展之旅,融入这场与丝路艺术珍品的对话... ... 在欣赏艺术家们的作品时,我在段文杰临摹莫高窟第263窟降魔变的绘画作品前久久驻足(图6)。 画中释迦牟尼于菩提树下结跏趺坐,深入禅定,即将成道。周围展示魔王波旬率领魔女、魔军扰乱佛法的场面。释迦不动声色,不离座位,施降魔印,垂首按地,降服魔军。作者用动静对比,通过魔王与魔军的惊慌失措,丑态百出,衬托出释迦的镇定自若,佛法胜利。以丰富的想象力和高度的艺术夸张,对魔军给以奇形怪状、丑陋狞恶的刻画,形成美与丑的鲜明对比。以主体式“异时同图”结构,把魔女弄姿作态,诱惑释迦,魔军大举进攻,释迦降服魔军,魔女变成丑陋的三老妪的画面巧妙地组合在同一画面上,铺排有序,多而不乱,主题鲜明。 我在被画作深深震撼的同时,想到正于俗世间努力修行的自己。我也在自己的这一方小小天地中面对着诱惑,经历着沉浮起落,此刻我是否可以看透“它们”的真面目,是否足够稳定了呢?答案是有成长,但依然在路上,虽缓慢,却从未停步... 从思绪中回过神来,再看这幅画,我仿佛已被注入了力量,感恩这次的对话... #博物馆 #文化与艺术 #艺术展览 #看展 #享受生活的美摘要:陇山巍峨,驼铃悠远。甘肃大地的光影流转中,辉映着中华文明五彩斑斓的记忆,将绘画与雕塑的绚丽与神韵,呈现出一幅流光溢彩的画卷。 马家窑彩陶的纹饰,律动着原始美学的生命力,是先民对自然万物的感悟和想象;秦木板地图的点线,勾勒出山川的标记,蕴含着先民对家国天下的认知
来源:番茄2100531125295296