摘要:四月的南宁,空气中弥散着鲜花和图书的香味。4月18日,南宁国际会展中心D2馆里一早就人头攒动,正在举办的2025年“八桂书香周”系列活动吸引了市民纷纷前来。
一城芳菲一城春,还有书香在氤氲。
四月的南宁,空气中弥散着鲜花和图书的香味。4月18日,南宁国际会展中心D2馆里一早就人头攒动,正在举办的2025年“八桂书香周”系列活动吸引了市民纷纷前来。
一进展馆记者就看到,这里有“文化市集”“名家声音”“好书有约”“悦读有你”四个活动展区,展销主题图书、桂版精品图书、中国好书,以及茅盾文学奖、全国少数民族文学创作骏马奖、文津图书奖获奖图书等6000多种。活动期间,聂震宁、曹文轩、白冰、萧易、林卫辉、程璧等文化名人还到场倾情互动,让市民在恬静的春日里全方位、多层次体验书香文化,追寻心灵的诗和远方。
最吸引本刊记者的,还是桂版精品图书。
4月19日下午, 以“此心安处是吾乡:苏东坡的岭南岁月”为主题的《此生有味》新书分享会吸引了众多读者。覃楚欢 摄
遇见广西好书
“《中华传统文化里的‘三月三 ’》和《博物馆里的‘三月三 ’》这两本书是‘广西三月三·八桂嘉年华’的主题图书,是在自治区党委宣传部策划和指导下做的。”在广西人民出版社的展区,总编辑赵彦红介绍,为了让大众关注“三月三”,了解中华优秀传统文化,让这一传统节日在新时代绽放出更加绚烂的光彩,广西人民出版社启动“三月三”主题图书项目,于2024年“三月三”期间推出了《中华传统文化里的“三月三”》,今年又隆重推出《博物馆里的“三月三”》。图书上市后,迅速受到读者的欢迎。
其实受读者欢迎的广西好书还有很多,记者了解到,2021年以来,自治区党委宣传部组织实施了广西优秀传统文化出版工程,推出了广西师范大学出版社等8家图书出版社共同出版的《文化广西丛书》,漓江出版社等6家广西出版传媒集团旗下图书出版社共同出版的《非遗广西丛书》,广西人民出版社出版的《广西历史地理研究丛书》《正史里的广西丛书》,漓江出版社出版的《广西村落文化丛书》,广西师范大学出版社出版的《石刻里的广西丛书》《桂林抗战文化城史料编年丛书》,广西教育出版社出版的《诗文里的广西丛书》,广西科技出版社出版的《自然广西丛书》《考古广西丛书》,接力出版社出版的《广西历代名人丛书》等11套丛书,为传承发展广西优秀传统文化,讲好中国故事、广西故事提供了重要载体,发挥了重要作用。而这些图书,都在“八桂书香周”中纷纷“走”上了读者的书架。
2025年“八桂书香周”开幕当天,自治区党委宣传部发布了“遇见广西好书·2024”入选好书。入选的15种好书,涵盖主题出版类、人文社科类、文学艺术类、少儿类,可以满足不同行业不同层次读者的阅读需求。“这里面配了很多古代饮食文化图,用文物来梳理中华饮食文化史,原来中国的饮食文化如此源远流长,我瞬间就多了行业自信。”从事餐饮业的市民刘华鹏刚从广西人民出版社的展位买到入选今年广西好书的《宴飨万年:文物中的中华饮食文化史》一书,喜不自禁的一句话,道出了他的阅读获得感。
能让读者感受到中华文明博大精深的,还有广西出版传媒集团当天发布的“广西全民阅读书系”,书系的第一批300种书目精选中外文学、人文社科、自然科学等领域权威版本,让读者在阅读中领略文学经典的思想深度,感知八桂风土人情与文化自信。
“出版是文化传播的前沿阵地,出版好书、共读好书,是广西出版人的孜孜追求。广西出版传媒集团履行社会责任,持续打造品种多样、内容丰富的文化产品,为读者提供更高品质的文化享受,在深化全民阅读中推进书香社会建设。”广西出版传媒集团党委委员、副总经理、总编辑卢培钊说。
2025年“八桂书香周”的书展上,品类丰富的图书吸引了众多市民读者。邱烜 摄
特色活动引流
内容丰富、制作精美的桂版图书让读者爱不释卷,而与桂版图书推介相融合的民族风情表演同样精彩!
4月19日中午,《博物馆里的“三月三”》多彩民俗风情展演,吸引了大量读者观看。来自南宁师范大学和南宁市五象新区第三实验小学的同学们,将《博物馆里的“三月三”》中关于“三月三”的静态知识,以生动鲜活的话剧形式搬上舞台。他们身着绚丽多彩的民族服饰,衣袂飘飘,舞姿轻盈,生动再现“三月三”热闹非凡的活动场景,以创新的方式诠释了“三月三”的深厚内涵与文化精髓。观众近距离领略了中华节庆文化的多彩魅力,深切感受其深厚历史底蕴。
多彩民俗风情展演,是一场震撼心灵的视听盛宴。舞台上,书中知识挣脱纸张的束缚,以最直观的方式让人感受到中华节庆文化的独特魅力。“我读小学二年级的女儿看了演出之后,马上就到展区去找《博物馆里的“三月三”》这本书,她说年年‘三月三’都放假,现在才了解到原来‘三月三’还蕴含那么多文化。”市民罗烨对记者说。
不负人间四月天,一路书香染流年。今年的“八桂书香周”不仅精品好书异彩纷呈,各种特色活动也引人入胜,给市民带来多元的精神享受和文化体验。
“爸爸,原来你们小时候更好玩。现在我们最多只是有个手机,但是你们有那么多玩具!”4月19日下午,在新书《儿戏》的发布会上,中国作家协会会员、广西青年作家侯珏分享了创作《儿戏》的动机和历程,回忆了儿时乡村小孩玩游戏的乐趣。一位初二的学生听后就让父亲给他买了本《儿戏》,并等着让作者签名。
侯珏坦言,各出版单位对作家都很友好,只要有好作品都可以出版。“广西良好的出版生态,让作家们有了更多的创作冲动和信心,而勤奋的作家也推动了广西出版的繁荣。”侯珏说。
4月20日,市民读者在南宁国际会展中心选购心仪图书。刘峥 摄
“文化IP”焕新
在“八桂书香周”活动现场,记者发现,与精品桂版图书相得益彰的,还有琳琅满目的文创产品。
为了推动中华优秀传统文化创造性转化和创新性发展,广西各出版社在策划出版图书、打造桂版图书品牌的同时,还结合自身经营定位设计制作各种文创产品,从而延伸出版物的品牌价值,拓展多元化经营的文化空间。
在广西师范大学出版社的展区里,有“与猫相遇”手绘冰箱贴、阅读支架、“2024年十大好书”口袋笔记本等各种文创产品。记者发现,这些文创产品大多是围绕图书进行创意开发的。其中的卡夫卡签名刺绣托特包设计简约、配色高级、刺绣工艺精致,让人动心。看到记者驻足,广西师范大学出版社阅见文创主理人谢慧君走了过来,她告诉记者:“在广西的出版社中,我们是做文创产品比较早的,今天这里就有40多款产品。”
在广西民族出版社展区,图书营销中心的工作人员苏帅拿着一本少儿图书《桂娃故事之花山岩画传说系列》向记者介绍,这本书融入了铜鼓、纹样等鲜明的壮族元素,将花山岩画传说与神奇精彩的剪纸艺术巧妙结合,展现了独特而浓郁的壮族民俗风情。他们提炼出书本精髓内容,开发了“花山岩画”“铜鼓”等相关民族文化元素的冰箱贴产品,同时,以“桂娃”“牛角梳”等童书绘本艺术形象刻制精美印章,在全国各大图书展会上吸引了大批印章收集爱好者集章留念,也以此带动了相关童书绘本销售业绩的提升。
赵彦红介绍,从2023年开始策划“三月三”主题图书的时候,广西人民出版社就先推出了一批“三月三”文创产品,同时创作图书内容。此后,出版“三月三”主题图书的同时,又不断开发扇子、书页纸灯、冰箱贴、麻布袋、手账本、抱枕、马克杯等相关文创产品。“我们的文创产品读者都很喜欢,在每年‘三月三’主会场和区内外书展上销量都不错。”赵彦红说。
在文化创意产业发展势头日渐蓬勃的今天,广西各出版社通过文创产品与图书的深度绑定,将本社文化特点突出的代表性图书进行相关文创产品延伸,设计出各种底蕴丰厚、特点突出,集文化性、丰富性、设计性于一身的文创产品,让读者得以用另一种方式感受纸上的文化体温,也让阅读变得更为时尚、更有趣味。而作为出版单位转型的一种方式,文创产品可以丰富出版的形态,将文化消费从“单一购书”升级为“生活方式体验”,在塑造和提升图书品牌的同时,增加了新的经济增长点。
来源:当代广西一点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