摘要:还有人说:“交满15年就停缴(本文里的最低年限还是按新规前的15年来比喻,这样好计算,因为实际大部分人的最低年限现都已延长,在这里不做赘述),反正能领养老金,何必多花钱?”
最近直播间里老有人问:“最后几年社保按300%档次缴划算吗?”
还有人说:“交满15年就停缴(本文里的最低年限还是按新规前的15年来比喻,这样好计算,因为实际大部分人的最低年限现都已延长,在这里不做赘述),反正能领养老金,何必多花钱?”
这些说法听起来有道理,但仔细算算账,普通人可能会吃大亏。今天就用大白话聊聊社保缴费的那些“坑”,教你如何省下真金白银。
很多人觉得“多交钱,多领养老金”,但真相是:交得越多,回本越慢,普通人可能等不到“回本日”。
举个例子:假设你50岁退休,最后一年按300%档次交社保(一年交5万),养老金每月多领300元。算回本时间:5万 ÷ 300元 = 166个月,也就是14年。但普通人60岁退休,活到74岁才能回本,要是身体不好,钱可能就白交了。
[烟花]养老金计算“打折”:社保公式里,300%档次的养老金只按实际缴费年限算,平均指数不会暴涨。比如交14年60%档次,最后一年300%,平均指数才0.76,养老金只多179元(如大连案例)。
[烟花]统筹账户的钱“打水漂”:交300%档次,60%的钱进入统筹账户,这部分钱退休后才能通过基础养老金和养老金调整拿回来,但回本周期超长。
[烟花]寿命风险大:2025年中国人均寿命79岁,但60岁退休的人,活到80岁才占30%。要是没活到回本日,钱就打水漂了。
有人觉得“15年保底,多交没用”,但社保的“隐藏福利”被忽略了:
2025年养老金调整,交15年的人每月涨50元,交30年的人可能涨80元(挂钩缴费年限)。
交得久的人,退休后养老金每年多涨的钱,长期积累下来差距巨大。
现在补缴社保要交滞纳金(每天0.05%),比如补交5年社保,滞纳金可能比本金还多。
未来社保政策可能收紧,像上海、广东已试点“社保缴费年限挂钩购房资格”,年限越长,资源越多。
交15年的人,个人账户钱少,继承金额低;交30年的人,个人账户钱多,继承金额高。
2025年山东案例:交30年的人,个人账户钱比交15年的人多4倍,继承金额也多4倍。
普通人建议:交满15年后,能多交1年是一年,尤其是女性(50岁退休,多交1年养老金多领30%)。[爆竹]方法1:经济紧张时,优先拉长年限
案例:月入3000元,按60%档次交社保(月交900元,按大城市的平均值),坚持30年,总缴费21.6万。
对比:月入1万,按300%档次交社保(月交4500元,按大城市的平均值),坚持15年,总缴费54万。
结果:拉长年限的人,养老金比高缴费的人多领30%左右(基础养老金翻倍,个人账户钱更多)。[爆竹]方法2:临近退休时,用“低基数+长年限”替代“高基数”
案例:55岁退休,最后5年按100%档次交(月交1000元),比最后5年按300%交(月交3000元)省10万,养老金差距仅200元。
缴费基数“60%够用”:按60%档次交,养老金足够覆盖基本生活(如山东案例:月领2000元,足够吃穿住行)。
别迷信“300%档次”:高缴费适合高收入人群,普通人交太多可能影响生活质量,甚至因经济压力断缴。
问问大家,现在你们都交了多少年了?打算交多少年呢?
来源:时刻在生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