工“承”匠心筑精品丨筑就龙脊揽新城 ——龙岩大道工程探寻记

360影视 动漫周边 2025-05-01 10:25 3

摘要:为深入学习贯彻党的二十届三中全会精神,进一步发挥正面典型的示范引领作用,市纪委监委联合市融媒体中心开设“工‘承’匠心筑精品”专栏,对闽西大地古代及近现代工程领域的“精品工程”进行深度报道,深入挖掘和展示其蕴含的工匠精神、质量精神、文化价值、廉洁因子等丰富内涵,

开栏的话

为深入学习贯彻党的二十届三中全会精神,进一步发挥正面典型的示范引领作用,市纪委监委联合市融媒体中心开设“工‘承’匠心筑精品”专栏,对闽西大地古代及近现代工程领域的“精品工程”进行深度报道,深入挖掘和展示其蕴含的工匠精神、质量精神、文化价值、廉洁因子等丰富内涵,引导各级各部门以实事求是、极端负责的精神作风,在工程项目一线打造一个个“精品工程、样板工程、平安工程、廉洁工程”,凝聚起高质量发展的强大动力,为进一步全面深化改革、奋力推进中国式现代化龙岩实践担当作为贡献力量。今天推出报道《筑就龙脊揽新城——龙岩大道工程探寻记》

筑就龙脊揽新城

——龙岩大道工程探寻记

它,矗立于城市之中,犹如城市的脊梁,支撑着城市的蓬勃发展与持续腾飞;

它,深植于城市之心,宛若城市的灵魂,凝聚着城市的精神风貌与深厚情感;

它,回响于城市之空,好似城市的音符,镌刻着城市的悠悠记忆与美好未来。

龙岩大道主干道 李艺爽 摄

在闽西大地郁郁葱葱、群峰叠翠的景致间,一条气势恢宏、如彩虹般绚烂的城市主脉蜿蜒铺展。这便是龙岩大道——一条集交通要道、经济动脉与生态文化于一体的“黄金走廊”,它熠熠生辉,照亮了这座城市的前行之路。作为龙岩中心城市的主轴线,龙岩大道北接北三环路,南连红肖路,全长14公里之余,道路规划宽度100米、主路宽78米、两侧绿化带各11米,双向12车道。宽阔整洁的路面上,车流不息、灯火璀璨,沿途高楼拔地而起,绿树成荫,充满生机与活力。

2022年,龙岩大道凭借其卓越的设计、靓丽的形象和强大的功能,荣获“福建省十大样板工程——特色风情园林道路”的殊荣,成为一张镌刻着鲜明时代印记、闪耀着璀璨光芒的城市名片。在“五一”国际劳动节来临之际,记者实地探寻龙岩大道的建设历程,深切感受这条城市脊梁所蕴含的匠心独运与辉煌成就。

诞生:以蓝图引领前行之路

龙岩大道的孕育与诞生,是这座城市实现跨越式发展的生动写照,见证了时代的沧桑巨变。

时光回溯至世纪之交,随着经济社会的快速发展,龙岩中心城区人口激增,城市框架亟待进一步拓展。然而,交通拥堵、空间割裂等问题如同枷锁,束缚着城市的进一步发展。彼时,中心城区的主干道仅有南北向的龙腾路、解放路等,且道路狭窄,难以承载城市大发展重任。因此,建设一条新的城市中轴主干道,以此为中心构建高效便捷的交通网络,成为关乎龙岩未来的重大战略抉择。

龙岩大道俯瞰图 李艺爽 摄

1997年,龙岩市委、市政府提出“南延北拓、跨河发展”城市发展战略,并将龙岩大道纳入整体规划之中,赋予其三重神圣使命:作为快速路,有效疏解城市交通压力;作为景观轴,充分展示城市形象与魅力;作为公共设施轴,全面激活沿线经济活力。

关于龙岩大道的建设规模与标准,一时之间成为市委、市政府及全市人民共同关注的焦点。据记载,早在1997年规划的龙岩大道路宽就达100米,双向12车道,这在当时全国地级市中实属罕见。

但在当时,龙岩大道的规划却引起不小的争议。有的同志认为,龙岩毕竟只是一个小城市,人口规模有限,没有必要将道路拓宽至此,这会给市财政带来沉重的负担。而有的同志则认为,应该具有长远的眼光,主干道建设是关乎城市百年大计的大事,必须一步到位,以免日后频繁改造,浪费资源……关于龙岩大道的设计方案,质疑声与支持声此起彼伏,激烈交锋。

为确定最终的设计方案,时任市委、市政府的主要领导多次深入实地调研,并前往省委、省政府汇报沟通建设方案。经过民主集中的科学决策,龙岩大道的建设宽度最终确定为100米,其中道路宽度78米,两侧各预留11米的城市绿化带,为城市的未来发展预留下空间。至此,龙岩大道的建设从蓝图逐步走向现实。

1999年,龙岩大道一期工程正式开工建设,标志着龙岩城市发展正式迈入“大道时代”。此后十余年间,这条主干道不断延伸拓展,涵盖了龙岩大道二期、龙岩大道高架桥、龙岩大道南段、龙岩大道北段四期等工程。2020年,横跨龙厦高铁、漳龙铁路的龙岩大道高架桥竣工通车,以世界首创的“二次转体施工”技术,呈现了“桥上通汽车、桥下跑火车”的壮观景象;2021年底,龙岩大道南段工程全线贯通,与红肖路交汇相连;2022年底,龙岩大道北段正式通车,与城北的未来城共同构建起“半小时城市通勤圈”。

从图纸上的线条到脚下的通途大道,如今的龙岩大道已和全国众多城市的中轴线一样,成为当地最为繁华、最为耀眼的城市主干道,见证了龙岩这座城市的辉煌与荣耀。

建设:以匠心精造城市经纬

龙岩大道,秉承“海绵城市”与“山水城市”的核心理念,通过“生态绿廊+文化地标”的创新模式,打造出彰显闽西特色的城市新景观。这条大道不仅是城市交通的动脉,更是人文美学的杰出展现。

在道路规划中,龙岩大道在满足车辆通行需求的同时,兼顾景观设计、空间营造、文物保护及文化传播。道路中央与两侧,四季常绿、三季有花的生态景观体系令人赏心悦目。下穿工业路通道则以艺术叙事手法,通过300余米的彩绘壁画,生动再现闽西工业制造、科技创新等场景,让龙岩智造与道路景观相得益彰。

尤为值得一提的是,在南段7.2公里的施工过程中,规划部门采取了“文物避让、活态保护”策略,对罗星塔天后宫、卢嘉锡旧居等12处文保单位实施了严格的保护措施。通过精心调整线路,实现城市建设与文化保护工作相融共生,展现了匠心独运的人文理念。

龙岩大桥的设计单位在接手大桥的设计任务后,因大桥与铁路的交角仅21°,为保证铁路的运营安全和大桥的顺利实施,组织了设计院的精英团队,高起点、高标准地开展设计工作,当时全世界最大的转体桥重量仅1.7万吨,而龙岩大桥直接跃升一个台阶,达到了2.5万吨的设计转体重量。该项目设计负责人陈裕民说,龙岩大桥的设计方案真是“宝剑锋从磨砺出”,前后修改调整十多稿,采用十余项创新工艺,倾注了决策层和设计团队极大的心血和智慧。

龙岩大桥主塔第一次转体 雷树功 摄

龙岩大桥的建设过程,更是一部充满挑战与智慧的“地质征服史”。在龙岩大桥的施工阶段,建设者遭遇了地下溶洞与暗河交织的复杂地质条件。主桥下方出现了高达29.3米的巨大溶洞,其桩基工程需穿过多层溶洞,给施工带来了前所未有的困难。面对这一挑战,建设方多次组织全国地质专家研讨攻关,调动当时全国最先进的大型旋挖钻机,采用旋挖钻分级扩孔、钢护筒逐级跟进的施工方案,成功攻克了地下大型溶洞成桩的技术难题。

龙岩大桥主桥建成后,不仅创下了国内钢箱梁转体斜拉桥重量、转体桥悬臂长度等全国之最,还荣获了中施协一等奖、中国第十五届钢结构金奖等多项殊荣。这些荣誉和成就的背后,彰显的是建设者们不畏艰难、勇于创新的匠心精神和科学精神。

然而,龙岩大道的建设之路并非一帆风顺。由于征地拆迁历史遗留等原因,龙岩大道在下穿工业路通道处一度“戛然而止”。为尽快实现全线贯通,市委、市政府将龙岩大道四期(工业路—青云路)段列为2022年重点攻坚任务。经过市、区多方不懈努力,征拆问题得以顺利解决,龙岩大道四期建设正式加速推进。

龙岩大桥侧拍图 赖志妍 摄

在龙岩大道四期的建设过程中,面对疫情防控政策调整后的特殊考验,项目建设团队建立了“双线作战”模式。在昼夜抢抓工期的同时,通过“兼合式党支部”实现廉政监督全覆盖,确保了工程建设的廉洁高效。

龙岩大道的建设历程,是工匠精神的生动体现,更铸就了其“非凡品质”。它不仅是城市交通的重要组成部分,更是城市文化、历史与未来的交汇点。这条大道以其卓越的品质和深厚的文化底蕴,成为龙岩中心城市一张亮丽名片。从龙岩高速口出来,车辆旋即进入龙岩大道,回城的市民顿感温暖和亲切,而外来的游客立刻感受到一股大气清新靓丽之风扑面而来,“没想到龙岩这么漂亮!”。

城脉:以卓越铸就美好未来

龙岩大道的全线贯通,标志着龙岩中心城区“一环六纵八横”的路网格局已初具规模,更为城市空间的发展引擎注入了强劲动力,进一步激活了城市的无限潜能。

道路提速不仅是城市建设的核心焦点,更是衡量市民幸福感的重要指标。在未来城工作的市民倪华文对此深有体会,以往他从市政府开车前往未来城上班,至少需要35分钟。而现在,得益于龙岩大道的畅通,他开车到上班地点最快18分钟便能抵达,时间节省了近一半。

据统计数据显示,龙岩大道日均车流量高达6万辆,高峰期小时流量接近5000辆,南北向的通勤时间平均缩短了20分钟,通勤效率相较于以往提升了高达60%。这一显著变化,不仅极大地便利了市民的出行,更彰显了城市建设的质效。

龙岩大道在满足市民出行需求的同时,也在休闲娱乐和民生保障方面下足了功夫。每当夜幕降临,华灯初上,龙岩大道便化身为璀璨的“星光长廊”,吸引着市民们前来散步、骑行、赏夜。

龙岩大道夜景图 朱燕鑫 摄

小空间,大用途。龙岩大道的“灰空间”改造项目充分践行了“城市微循环”的理念。通过对龙岩大桥下“边角地块”的精心规划与改造,这里如今已建成了充电站、足球场、停车场、口袋公园等便民设施,有效弥补了城市公共设施的不足。这一举措与龙岩大道“疏通城市内循环”的定位不谋而合,为市民的生活带来了有效便利和丰富形式。

地下综合管廊被誉为城市的“生命线”,是现代化城市的重要标志之一。龙岩大道作为龙岩市的核心交通干道,其地下建成的7公里综合管廊有效整合了电力、通信、给水等各类市政管线。这一举措有效解决了 “马路拉链”“空中蜘蛛网”等城市治理难题,大幅减少了道路重复开挖对交通和环境的干扰。同时,地下综合管廊内部采用先进的物联网技术实现了对管线的实时监测和智能调控,为城市的高效运行提供了坚实的技术支撑。

市住建局工作人员张扬帆表示,地下综合管廊不仅是城市的“里子工程”,更是民生工程、民心工程、发展工程,其投入使用推动城市治理从“面子”到“里子”的全面升级,为城市高质量发展注入新动能。

龙岩大道俯瞰图 李艺爽 摄

主轴所在,繁华所向。龙岩大道沿线汇聚了城市众多的优质资源,金融商务区、政务服务中心、万达万宝商圈、生态公园等城市功能有机串联,形成了“以路兴城、以城哺路”的良性循环。大道沿线的金融中心、商务板块、中豹数字产业园更是吸引了包括字节跳动在内的多家知名企业入驻,成为了闽西经济的重要腹地。产城融合的“磁吸”效应持续释放,多个高品质房地产项目相继落地,极大地提升了城市功能及品质。

大道如碑,镌刻着时代的印记;脊梁挺立,彰显着城市的气象万千。经过岁月的洗礼与磨砺,龙岩大道已从一条普通的道路升华为了城市的精神图腾。这条凝聚着匠心与智慧、诠释着辉煌与荣耀的交通大道,不仅记录着建设者们的辛勤耕耘与不懈奋斗,更承载着市民对美好生活的无限向往与憧憬,也昭示着龙岩迈向高质量发展的坚定步伐与决心。

站在新的历史起点上,这条“龙岩城市脊梁”将继续以开放的姿态、创新的勇气与魄力,托举起闽西红土地上的时代荣光与辉煌未来……

来源:东南沿海消息通

相关推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