摘要:阅读此文之前,麻烦您点击一下“关注”,既方便您进行讨论和分享,又能给您带来不一样的参与感,感谢您的支持!
-震惊!七旬姐妹上演现实版-偷蛋记-,结局让人大跌眼镜!
你敢信?两位年纪加起来超过一百三十岁的阿婆,居然在湿地里偷了759枚鸟蛋!这可不是普通的鸡蛋鸭蛋,而是国家重点保护野生动物——夜鹭的蛋。
这一下,两位阿婆摊上大事了!
故事发生在风景秀丽的湖州和孚漾湿地。
正是四月万物复苏的季节,夜鹭也迎来了它们的繁殖期。
储家姐妹,一个72岁,一个68岁,每天清早挎着篮子出门,就像去田里捡螺蛳一样,只不过她们捡的不是螺蛳,而是夜鹭蛋。
起初,街坊邻居还以为两位老人是在采野菜,谁也没想到,她们的篮子里装的竟是这些带青斑的-定时炸弹-。
事情败露,是因为一位眼尖的钓鱼佬发现了异常,并报了警。
警方在储家姐妹的屋里,看到了堆积如山的鸟蛋,足足两大筐,码放得整整齐齐,就像超市里的商品一样。
这数量,让办案民警都惊呆了!经专家清点,一共759枚,其中大部分完好无损,少部分已经出现了裂纹。
专家痛心地表示,这相当于毁掉了25个夜鹭家庭的-产房-!
更让人震惊的是,这些鸟蛋的价值评估,简直就是天文数字!根据相关法律,每枚夜鹭蛋的生态价值高达250元,759枚加起来,总价值18万多元!这可不是一笔小数目。
专家解释说,这就像你从故宫墙上抠了一块砖,你赔的可不是砖钱,而是故宫的文化价值!
面对警方的询问,储家姐妹的说辞漏洞百出。
姐姐说自己以为是野鸭蛋,妹妹却说听说这种蛋泡酒能治风湿。
湿地保护区里到处都是警示牌,上面清楚地写着-盗卵违法-。
看来,两位阿婆是揣着明白装糊涂。
这案子在法律界也引发了热议。
有人认为,根据刑法,非法猎捕、杀害国家重点保护野生动物,是要判刑的。
但也有人提到,对于60周岁以上的初犯,法律有从宽处理的条款。
最终会如何判决,我们拭目以待。
村里人对此也是议论纷纷。
老人们觉得,老太太们不识字,哪知道鸟蛋比金蛋还贵?年轻人则认为,现在手机都能识别物种,捡了五天都没查一下,说不过去。
案件曝光后,和孚漾湿地发生了戏剧性的变化。
村民自发制作了-请勿取蛋-的警示牌,网络上也炸开了锅,有人痛心鸟类生命的逝去,也有人质疑定价标准。
当地政府也紧急行动起来,推出了一系列措施,包括方言普法动画、移动普法驿站、印有保护动物图谱的购物袋等等。
更重要的是,湿地监控系统将全面升级,增加摄像头数量,并搭载AI识蛋预警功能,防止类似事件再次发生。
这场-偷蛋风波-,给我们敲响了警钟。
生态保护,人人有责。
我们应该敬畏自然,守护我们共同的家园。
在追求经济发展的同时,更要注重生态平衡,保护野生动植物,实现人与自然的和谐共生。
这件事也引发了我们的一些思考:
如何更好地进行普法教育,特别是针对老年人群体?
如何平衡经济发展与生态保护之间的关系?
如何利用科技手段,更有效地保护野生动植物?
Related searches:
AI识蛋预警功能
2022年南浔区自然资源局升级智能监控系统
68岁的吴老汉
暮春时节的生态警钟
犯罪地图
2021年安徽类似案件
来源:吱吱