我国首个公益直播行业标准加速制定,政企社共筑数字治理新生态

360影视 欧美动漫 2025-05-01 15:48 2

摘要:在电商直播行业快速发展的当下,公益直播作为其有益补充也在不断壮大。经过近半年紧锣密鼓的筹备,“公益直播行业标准委员会” 即将发起成立。该委员会由中宣部直管的中国新闻文化促进会指导,公益直播专业委员会主办,在有关行业主管部门的领导下,携手国内主流电商平台、社科及

在电商直播行业快速发展的当下,公益直播作为其有益补充也在不断壮大。经过近半年紧锣密鼓的筹备,“公益直播行业标准委员会” 即将发起成立。该委员会由中宣部直管的中国新闻文化促进会指导,公益直播专业委员会主办,在有关行业主管部门的领导下,携手国内主流电商平台、社科及直播研究机构、头部 MCN机构和主播代表、全国性媒体、知名农产品和国货品牌以及消费者代表共同组建。浙江清大启迪教育科技公司为委员会提供技术支撑,预计于 2025 年 5 月内正式成立。

(中国新闻文化促进会的领导们在听取关于公益直播行业标准制定的汇报)

委员会成立后,将率先组织编定我国首个《公益直播团体标准》,并在此基础上,进一步编定《公益直播行业标准》,力争于 2026 年底前,经过主管部门审批后颁布实施。这标志着我国公益直播行业即将迈入有章可循的新时期。这一有力举措必将推动公益直播行业朝着规范化、透明化方向发展。一方面,它为各级政府主管部门提供了管理和执法的依据;另一方面,它将引导和激励主播群体积极投身公益直播,助力乡村振兴和各项公益事业。

公益直播行业痛点倒逼标准化进程加速推进

据行业权威预测,2025 年我国电商直播市场规模将继续保持 22% 以上的高速增长态势,全年交易额有望突破 6 万亿元大关。作为数字经济与公益事业融合发展的创新模式,公益直播在助农助残、乡村振兴等领域展现出显著的社会价值,成为推动共同富裕的重要实践路径。然而,在行业高速发展的表象下,长期存在的治理短板与结构性矛盾,致使各种乱象日益凸显。例如,项目真实性存疑,部分机构以公益之名过度营销,伪公益项目频现,损害了公众信任;资金监管缺位,善款流向不透明,挪用、滥用风险频发;从业门槛模糊,主播资质参差不齐,专业能力与公益认知亟待提升。

(杭州播浪文化艺术公司总裁项祖铭在介绍培养出的获奖播音主播的情况)

与此同时,当前公益直播领域还面临着多重困境。在行业标准层面,公益直播的属性界定与平台流量扶持规则尚待完善,导致MCN机构及主播自主发起公益项目时,需自行投入并承担高昂的运营成本。在价值认同层面,主播参与公益直播后,通常难以获得相应的荣誉称号和社会赞誉,其在直播行业的发展也不能因此得到赋能与助力。这直接导致一些MCN机构和主播失去了参与公益直播的积极性,公益直播行业的可持续发展面临着严峻挑战。

四大核心标准:筑牢行业规范根基

委员会战略顾问瞿晓宇表示,委员会成立后,将尽快发布《公益直播行业准入与运营规范》,作为团体标准出台前的先导,对主播群体自发举办公益直播活动提供指导和参照,聚焦四大维度,筑牢行业规范根基。

(专委会一行参访全国中医药传承创新发展大会主办单位并合影留念。左二为大会执行主席樊学成、右二为专委会副主任兼常务秘书长娄楼、右一为专委会战略顾问瞿晓宇)

准入评估:建立三级审核机制,实施 “项目白名单” 动态管理,要求公益直播内容真实性达标率 100%,严控 “伪公益” 项目入场。

资金监管:构建区块链存证系统,实现善款从募捐到使用的全流程可视化追溯,杜绝 “资金黑洞”。

测评认证:委员会将设立 “会员服务与管理部”,倡议劝导主播群体,尤其是全网知名度排名前100 位的主播,每周从事 2 小时、全月累积不低于 8 小时的公益直播。委员会将委托第三方研究推出 “公益主播星级评定体系”,对主播公益直播的成效进行测评。对于能够达到优秀等级的主播授予“金麦穗公益主播”。委员会将协调动员主播所在平台,今后在这些主播进行公益直播期间,给予专属流量扶持。对于消极对待公益直播,测评不及格的主播,委员会将通知其所在平台给予暂停商业直播处罚。

“公益主播星级评定体系”计划三年内覆盖国内全部电商平台、公益机构以及主要从事公益直播活动的企事业单位及个人,技术赋能实现 “事前 - 事中 - 事后” 全链条监管。

政企社协同:共绘公益直播新蓝图

委员会计划于 5 月中旬在乡村振兴示范村杭州下姜村召开委员会成立大会第一次筹备会议。专委会将邀请主要平台、头部 MCN 机构及主播代表、知名农产品和国货品牌企业共同签署战略协议,联袂发起 “百县千镇乡村文旅腾飞计划”。在此期间,将组织知名主播,面向全国各地优质特色农产品和国货精品,举办多场公益直播活动,共同庆祝委员会的成立。公益直播所得,将定向捐赠给全国性公益组织,用于偏远地区困难家庭低龄儿童肾无痕结石手术和髋关节畸形矫治。

(中山大学孙逸仙纪念医院党委副书记、副院长许可慰教授在为肾结石患儿开展手术治疗。图源:新疆喀什地区第一人民医院官网)

人才培养:未来三年,培育一千名当地大学生公益主播,实现他们在家乡在家门口就业和创业。同时,建立 “公益直播学院” 线上课程库。示范基地建设:在杭州选址落户 “乡村振兴成果展”,举办线下线上同步的 24 小时不落幕的公益直播平台,助力全国一百个县市农产品和国货品牌以及文旅推广。在公益直播平台,打造百个县域公益直播间,为农产品上行、地标农产品及国货品牌推广、非遗传承提供场景化支持。资源整合:联合杭州大下姜联合体、中国美妆小镇等产业园区,在田间地头和工厂车间实现产地直播,推动 “公益直播 + 产业带” 深度融合。

全球贡献:中国方案引领数字公益治理

4 月 18 日,一场旨在重塑公益直播数字化治理与应用格局的行业对话在杭州海华广场开讲。此次研讨会由公益直播专业委员会联合政产学研各界代表共同举办,以 “凝聚社会各界共识・引领公益直播发展” 为主题,汇聚了学界智慧、产业力量与监管经验,标志着中国公益直播数字化治理与应用体系正式迈入标准化建设的新阶段。

会议现场气氛热烈,大家都纷纷建言献策。出席研讨会的有学术界代表公益直播专业委员会主任、中国美术学院辜居一教授,政策研究方面的专委会战略顾问瞿晓宇。产业界代表有:浙江清大启迪教育科技公司董事长林乃娟、总经理池逸诚,带来了大数据监管前沿理论与见解;珀莱雅股份与中国美妆小镇双重代表凌飞先生诠释了美丽经济的社会责任;香港主板上市企业帝王股份旗下 “帝皇池” 酱酒战略投资人庄燕萍展现了传统产业转型样本;植物基饮品翘楚 “噢麦力” 政府事务总监张胜瑜分享了可持续发展实践案例。

(在公益直播行业标准研讨会上,与会嘉宾热烈发言积极讨论)

在公益直播行业标准研讨会上,公益直播数字化治理与应用领域研究组发起人之一的辜居一教授指出,利用数字化技术对公益直播乱象实施高效、全面的综合整治,依据行业标准对公益直播行为和成效进行测评和公示,是促进行业规范发展、顺应数字文明时代潮流、提升社会治理效能的关键路径和必然选择。辜教授进一步介绍了五维协同机制,即政府政策导航、行业标准筑基、科技赋能护航、消费者权益保障以及社会监督增效,通过这一机制构建公益直播价值闭环。他满怀热忱地阐述了公益直播行业美好愿景:“要让每一份善意都能留下清晰的数字足迹,使专业价值得到制度的充分尊重,让主播与消费者的信任关系拥有可量化的衡量标准,以此推动公益主播获得荣誉、品牌形象持续成长以及消费公益惠及大众,形成良性发展生态。”

专委会副会长兼常务秘书长娄楼透露,即将出台的公益直播团体标准创新构建"政府背书-平台赋能-主播践行-公众监督"四位一体治理体系,此举不仅填补国内公益直播行业规章与制度的空白,更是开创了全球公益领域数字治理的新模式。随着直播间转型为新型公益阵地,这套包含技术标准、运行机制和监管体系的全链条解决方案,将为全球数字文明时代的社会治理将贡献出独有的中国方案。

相关链接:下姜村

(杭州下姜村美景。图源:网络公众号 “乡村集结号”)

下姜村位于浙江省杭州市淳安县枫树岭镇,地处千岛湖南岸的深山库区,2003年起成为包括习近平同志在内的8任浙江省委书记基层联系点。根据最新数据,2024年下姜村常住居民人均可支配收入为 54931元,较2023年增长了 12.5%,是2001年的20多倍。其蝶变历程被列为全国乡村振兴示范案例,成为新时代“绿水青山就是金山银山”理念的实践典范。(何秋红)

来源:人民视点

相关推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