摘要:在湖南长沙芙蓉区恒达社区,有这样一位“暖心书记”,她扎根基层 30 余载,用青春和汗水为社区居民撑起一片温暖的天空,她就是全国劳动模范、恒达社区第一书记刘朝辉。
“小巷总理”刘朝辉:用爱心点亮社区幸福路
记者:何兵强
在湖南长沙芙蓉区恒达社区,有这样一位“暖心书记”,她扎根基层 30 余载,用青春和汗水为社区居民撑起一片温暖的天空,她就是全国劳动模范、恒达社区第一书记刘朝辉。
一、扎根基层,开启社区服务之路
1993 年,20 岁出头的刘朝辉踏入长沙市人民东路居委会,一间仅 8 平方米的小屋便是她工作的起点。面对复杂的社情和民情,她没有丝毫退缩,而是带领团队开启了艰难的社区服务探索之路。从最初的居委会到如今的恒达社区,她始终坚守在基层一线,将社区当作自己的家,把居民当作亲人,全身心投入到社区工作中。
二、党建引领,创新社区治理模式
在社区工作中,刘朝辉坚持以党建为引领,创新“党建+劳模+N”模式,推动社区服务项目化、精细化。她充分发挥共产党员的先锋模范作用,要求每一名支部党员具有“六种精神”,做到“六个带动”,带头参与社区服务、保持家庭和睦、融洽邻里关系、维护社区治安、帮扶弱势群体、美化社区环境。同时,她还通过“党建+劳模”模式,整合辖区内的资源力量,推进志愿服务制度化,搭建社会公益组织平台,强化驻区单位的沟通联系,形成了“党建+劳模”鲜明浓厚的向我看齐氛围。
三、情系居民,温暖关怀弱势群体
刘朝辉始终把居民的冷暖放在心上,对弱势群体更是关怀备至。社区党委长期轮流照顾独居老人,6 年间无数次送独居老人就医,直至老人离世;帮扶植物人家庭,为其子女提供从读书到就业、成家的全方位支持,持续 20 余年。此外,她还积极协调解决居民的实际困难,如帮助聋哑人廖俊一家解决生活保障、就业、孩子教育等问题,关心帮扶因车祸成为植物人的刘秧青及其家庭。在她的辛勤耕耘下,邻里情谊愈发浓厚,社区居民对她的信任和依赖也与日俱增。
四、化解矛盾,守护社区和谐稳定
社区工作千头万绪,矛盾纠纷在所难免。刘朝辉总是第一时间出现在矛盾现场,耐心劝解,设身处地为居民着想,化解了一个又一个矛盾。无论是邻里之间的琐事纠纷,还是夫妻之间的感情危机,她都能巧妙化解,让社区始终保持和谐稳定。她常说:“帮群众解难,为政府分忧。”这句简单的话语,正是她多年来工作的初心和坚守。
五、示范引领,弘扬劳模精神
作为全国劳模,刘朝辉不仅在社区工作中发挥示范引领作用,还积极通过各种方式弘扬劳模精神。她多次走进学校、社区,开展宣讲活动,分享自己的工作经验和感悟,激励更多的人向劳模学习,立足岗位,奉献社会。此外,她还与省劳模联手打造“劳模甄选”直播平台,助力湘西特色农产品走出大山,展现了劳模的社会担当。
刘朝辉用实际行动诠释了新时代劳动者的使命与担当,她扎根基层,情系居民,以党建为引领,创新社区治理模式,为社区居民创造了幸福和谐的生活环境。她就像一束温暖的光,照亮了恒达社区的每一个角落,温暖了每一位居民的心。
刘朝辉书记所创新的一系列社区治理模式,推动社区工作取得了显著成效。以下是她主要的创新举措:
1.“党建+劳模+N”模式
刘朝辉书记创新性地提出了“党建+劳模+N”模式,通过党建引领和劳模示范,带动社区各方力量共同参与治理。其中,“N”代表志愿者群体和志愿服务形式的无限可能,通过一个人带动一群人,形成强大的向心力。例如,社区成立了“朝辉劳模创新工作室”,以楼栋为单位,建立了“街道工委—社区居委—片区组长—楼栋长—家庭联系会”的“五位一体”组织网络,实现志愿服务管理全覆盖。
2.“先锋520”党建品牌
“先锋520”是恒达社区的党建品牌,通过实施基层党组织“五化”建设标准,将党员定在网格,实行积分制管理。该模式不仅提升了党员的参与度,还通过听取群众呼声,为群众办实事,增强了群众的认同感和获得感。
3.“四自”自治模式
积极推动了“自我管理、自我教育、自我服务、自我监督”的“四自”自治模式,引导居民积极参与社区治理。这种模式极大地调动了居民的积极性,实现了社区治理的“十无”目标,即无人上访、无矛盾上交、无恶性事件等。
4.志愿服务制度化
重点整合了社区内的学校、企业、物业公司保安、居民志愿者、个体门店业主等八大方面的群众力量,组建了“党建+劳模”志愿服务队伍。目前,社区共有11支志愿者服务队,800余名志愿者,每年为居民提供上门服务超过10000人次。
5.“红网格”亮身份
通过“红网格”模式,社区将直管党员和在职党员定在网格中,楼栋单元公示“网格”牌,确保人在“网格”走,事在“网格”办。这种模式让党员身份亮起来,更好地服务居民,提升了居民的幸福指数。
6.“劳模示范小区”建设
以刘朝辉的名字命名的“劳模示范小区”,通过发挥劳模的示范带动作用,引导居民积极参与社区建设。这种模式不仅提升了社区的治理水平,还增强了居民的归属感和荣誉感。
7.社区服务项目化
推动社区服务项目化、精细化,打造了职业介绍所、托儿所、医疗服务站、老年活动中心等一系列贴近居民需求的服务项目。这些项目为社区居民提供了全方位的关怀与支持,提升了居民的生活质量。
8.老旧小区改造与物业管理创新
面对老旧小区的改造难题,刘朝辉带领社区党组织发动居民参与,争取政府支持,逐步改善了小区的居住环境。同时,社区通过成立物业服务中心,采取政府投入、业主缴纳、社会赞助等多种方式,降低了物业收费标准,破解了物业管理难题。
9.“党建+劳模”志愿服务站
社区按片区设立了“劳模志愿服务站”,为居民提供更便捷的服务。这些服务站不仅为居民解决了实际问题,还增强了社区的凝聚力。
10.“党建+劳模”公益平台
刘朝辉书记还搭建了社会公益组织平台,引进了万众和、新孝源、太空家园馆等社会养老机构,为居民提供居家养老等爱心服务。这种模式让公益理念和社会工作方法进入社区,满足了居民个性化、专业化、多元化的需求。
通过这些创新举措,不仅提升了社区治理的效率和质量,还极大地增强了居民的获得感、幸福感和安全感。
来源:真话真说