80年经常和部长打球,他说想当兵就能让我走成,然而我却遗憾一生

360影视 国产动漫 2025-05-01 17:03 3

摘要:入伍第一天,教导员把我叫到连部,板着脸说:"小刘,听说你打篮球不错?"我心里一紧,支支吾吾地回道:"报告教导员,就是业余爱好,不算太行......"话还没说完,他突然笑了:"走,带你见个人。"

【本故事部分情节虚构,请师友们理性阅读,切勿对号入座,感谢阅读,您的支持就是我继续创作的动力!】

入伍第一天,教导员把我叫到连部,板着脸说:"小刘,听说你打篮球不错?"我心里一紧,支支吾吾地回道:"报告教导员,就是业余爱好,不算太行......"话还没说完,他突然笑了:"走,带你见个人。"

那是我军旅生涯中最难忘的一天。

我是78年入伍的,赶上了改革开放初期。家里人都不太同意我去当兵,我爸拍桌子说:"城里正开始建厂子,你小子不在家好好找工作,跑去当什么兵?"但我从小就崇拜军人,再加上听说部队篮球队不错,就趁家里人不注意,偷偷填了志愿。

刚到新兵连那会儿,可把我折腾够呛。早上四点半起床,漆黑一片就得起来叠被子。那时候部队没暖气,北方的秋天冷得要命,刚拉开被窝就冻得直哆嗦。我们排长老李是个东北汉子,嗓门特别大:"哪有不冷的军营,哪有不累的训练!磨刀不误砍柴工!"

记得第一次站岗,我紧张得手心直冒汗。虽然只是在营区门口,但那种责任感让我挺直了腰板。老兵小张教我的站岗要领:"喊'站住,口令'的时候要中气十足,不能吞吞吐吐。"结果第一个夜班,来了个醉醺醺的老乡,愣是说不清口令,我急得直跺脚,最后还是值班班长出来解的围。

军营的饭菜说实话也就那样,大锅饭嘛,能吃饱就不错了。不过每到周末会加个小菜,猪肉炖粉条啥的,那叫一个香!食堂阿姨姓王,人特别好,看我瘦,总偷偷多给我打一勺肉。"小刘啊,多吃点,练兵呢得有力气。"我每次都感动得不行。

"刘小子,你打球啥位置啊?"老李有一天突然问我。

"报告排长,打前锋!"我挺起胸脯回答。

"行,下周三团里有个友谊赛,咱连派你去。"他拍拍我的肩膀,"好好表现,争口气!"

就这样,我被选进了连队的篮球队。每天训练结束后,我都会偷偷跑去营区后面的小篮球场加练投篮。没别的爱好,打球成了我那时候最大的乐趣。有时候想家了,就靠投篮发泄,一投就是两三个小时,手上都磨出了厚厚的茧子。

我们宿舍有个老马,河南人,总笑话我:"刘子,就你那小身板,还想打篮球呢?"他比我魁梧多了,但跑不动,打球总是气喘吁吁的。

我也不生气,笑嘻嘻地应着:"篮球靠的是技术,不是蛮力!"

其实老马人挺好,每次他老家寄来土特产,都会分我一些。他妈做的腊肠特别香。记得有次半夜,他偷偷摇醒我:"刘子,起来,尝尝我妈做的腊肠。"宿舍里其他人都睡了,我们蹲在被窝里,就着窗外的月光吃腊肠,那味道,比啥都香。

部队里最怕的就是内务检查。我这人从小就邋遢,叠被子叠得跟馒头似的,怎么看怎么不像"豆腐块"。班长老是批评我:"小刘,你这被子不行啊,再练练!"老马看不下去,手把手教我:"看,得这么叠,角要方,边要直,拍平整了..."多亏了他,我才没在内务检查上栽太多跟头。

80年夏天,我在部队已经混得小有名气,主要是因为打球还行。那会儿"万元户"还是新鲜词儿,我们战士每月就那十几块钱津贴,够买几包香烟和一些日用品。出门还得开证明,限制多着呢。但部队条件虽然艰苦,领导还挺重视文体活动。我们营经常和附近单位组织篮球赛,倒也过得充实。

部队里能看电视是件稀罕事。记得《排球女将》热播那会儿,大家挤在小小的黑白电视机前,屋里热得跟蒸笼似的,但没人愿意走。后来又迷上了《霍元甲》,一群大老爷们看得热血沸腾,第二天练拳都特别起劲。

有一天,教导员神神秘秘地对我说:"明天上午九点,收拾利索点,穿好军装,领导要来视察。记住,别紧张。"

第二天,我穿着擦得锃亮的军靴,站在队伍里挺直腰杆。一群领导来了,其中有个戴眼镜的中年人,个子不高,但走路特别有精神。

视察完食堂,那位领导突然看到了场边的篮球架,转头问道:"你们这有篮球队吗?"

教导员立马站出来:"报告首长,有!我们连队小刘就是主力队员。"

那位领导看向我,笑着问:"要不咱们投几个?"

场边战友都愣住了,我也懵了。

教导员推了我一把:"愣着干嘛,首长要和你打球呢!"

就这样,我稀里糊涂地和一位首长打起了篮球。说来惭愧,刚开始我还有点放水,怕把领导抢得太狼狈。谁知道这位首长球技相当了得,几个假动作就晃过我,上篮命中。

"小同志,别放水,全力来!"他一边擦汗一边笑着说。

我这才不客气起来,使出看家本领。我们你来我往打了半小时,竟然有点难分高下。打完后,他拍拍我的肩膀:"不错啊,小伙子,底子扎实。练多久了?"

"从初中开始,自学的。"我不好意思地回答。

他点点头:"基本功很好,就是战术意识还得加强。"

收拾东西准备离开时,我鼓起勇气问:"首长,您打球真厉害,以前是专业队的吗?"

他哈哈大笑:"我啊,就是爱好者。对了,你有没有想过去军区体工队试试?"

我愣了一下:"我?不行吧,我就是个普通兵..."

"别小看自己,"他递给我一张纸条,"下个月军区有选拔,你可以去试试。如果想当兵打球,我可以帮你走个程序。"

我激动得一宿没睡着。和老马聊到半夜,他替我高兴:"刘子,这可是好机会啊!去了体工队,那可就是专业运动员了,工资待遇都不一样。"

第二天,我找到排长,表达了想去参加选拔的想法。

"不行,"排长断然拒绝,"年底要换装备,人手紧张得很,你小子怎么能走呢?"

我据理力争:"首长都同意了..."

"哪个首长?"排长冷笑,"别想那些虚的,专业队是那么好进的吗?再说了,你走了,咱连篮球队怎么办?"

后来才知道,那天来的竟然是军区首长,能直接说话算话的那种。排长大概是怕我真走了,连队少个骨干。那时候我年轻气盛,差点和排长顶起来。教导员知道后,把我叫到一边:"小刘啊,理解排长的难处。这样,等换装结束,我亲自送你去参加选拔,行吗?"

我只好答应。可是天有不测风云,就在换装前两周,我在一次训练中扭伤了脚踝。医生说至少要休养三个月。那时候部队医疗条件有限,没有专业理疗设备,就是简单包扎,再涂点红花油。等我伤好了,军区选拔早已结束。

那张写着联系方式的纸条,我一直珍藏在胸前口袋。有几次想给那位首长打电话,却又不敢。军队讲究规矩,我怕惹麻烦。就这样,机会与我擦肩而过。

"哎,刘子,别想那么多了,"老马安慰我,"咱们这不也挺好嘛!再说了,万一去了体工队不适应呢?"

确实,部队生活也有很多乐趣。每周五的电影放映,我和老马总会提前占好位置;食堂阿姨偷偷多给的肉;夏天大家偷偷跑去小河游泳,被排长抓住后罚站军姿。这些都是温暖的回忆。

转眼到了退伍那年,我整理行李时,翻出了那张泛黄的纸条。教导员看见了,拍拍我的肩膀:"小刘,你是个好兵,就是命运有时候捉弄人啊。"

退伍后,我回到家乡,在一家机械厂当了工人。工作不累,就是枯燥。闲暇时仍喜欢打打篮球,厂里的年轻人都叫我"刘教练"。老婆总说:"你都一把年纪了,还玩球呢?"我就笑:"这不叫玩,这叫情怀。"

后来听说那位首长提拔了几个球员去了国家队,其中有个在国际比赛中拿了奖。八十年代初那会儿,国家队出国比赛可是大事,全国人民都关注。每次电视里播国家队比赛,我总忍不住想:如果当年去了选拔,现在会不会也站在那个舞台上?

有人说,人生最痛苦的不是失败,而是"我本可以"。但军营的日子教会我很多,其中最重要的就是接受命运的安排。

五十多岁那年,我在社区当义工,教小孩子打篮球。那些孩子精力旺盛,一个个跑得飞快。我虽然动作慢了,但投篮准度还行,孩子们都很佩服。

一天晚上看电视,偶然在新闻里又看到那位首长,已经满头白发,但精神依旧矍铄。我对正在打球的孩子们说:"认真打,说不定哪天也能像电视里那些人一样出名呢!机会来了,一定要抓住。"

"刘叔,您年轻时很厉害吗?"一个小男孩问我。

我笑了笑:"我啊,就是个曾经和大领导打过球的老兵罢了。"

如今年近七旬,退休多年。我每天还是会去小区的篮球场溜达。有时候站在三分线外,投上几个,命中率不高了,但那种感觉,还是让我心里暖暖的。看着年轻人在场上奔跑,我总会想起军营里那个阳光明媚的上午,想起那位说"想当兵就能让你走成"的首长。

要是当年...其实想那么多也没用。人生就像打篮球,有些球进了,有些球没进,重要的是你敢不敢投。

教导员临我退伍时说的话,我一直记得:"小刘啊,人生没有如果,只有结果和后果。你是个好兵,以后也会是个好同志。"

确实,虽然遗憾,但我的人生并不后悔。我在厂里干了三十多年,养大了两个孩子,儿子现在是工程师,女儿是会计。他们都很争气,比我有出息多了。这不也挺好吗?

就像今天早上,我又去球场晃了几下,虽然动作已经迟缓,但那种感觉,依然让我回到了那个八十年代的军营,回到了那个和首长对抗的篮球场上。

那时的我,年轻而充满梦想;现在的我,虽然普通,但依然怀揣着对篮球和军营的那份热爱。

人生哪有那么多完美?遗憾,也是一种记忆的方式。老班长曾经说过:"人这辈子能当上兵,就已经赚了。"是啊,我曾经是个兵,这已经足够了。

师友们,这个故事最打动你的地方在哪里?

欢迎评论区留言讨论。

来源:李德龙一点号

相关推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