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25年高考语文“情境默写与语言文字运用题”专项300练(134)

360影视 日韩动漫 2025-05-01 20:03 2

摘要:黄庭坚《登快阁》中的“,”两句巧用伯牙与阮籍的典故,表现了诗人无可奈何与孤独无聊的心境。

【学生版】

名篇名句默写(本题共1小题,6分)

17. 补写出下列句子中的空缺部分。

(1)黄庭坚《登快阁》中的“,”两句巧用伯牙与阮籍的典故,表现了诗人无可奈何与孤独无聊的心境。

(2)语文老师提醒各位同学,比起一时的热情,始终如一的坚持更是可贵,正如魏征在《谏太宗十思疏》中所感慨“,”。

(3)借代手法具有增强语言形象性与表现力的作用,这种手法在唐诗宋词中并不少见,如“,”。

三、语言文字运用(本题共5小题,19分)

阅读下面的文字,完成小题。

睡眠,就像人在夜间的一场“奇妙旅行”。每当我们进入睡眠,人的身体也就如同进入了一个“修复工厂”,各个器官和系统得以 A ,为新一天的活力续航。它不仅是消除疲劳的“温柔乡”,也让忙碌一天的身体得到舒缓,还宛如一位“健康卫士”,为身体穿上防御的铠甲,( 甲 ),在悄无声息中增强免疫力,让病毒远离,让生命之树长青。

在睡眠周期中,快速眼动睡眠,是一个最独特的阶段。此时眼球会在紧闭的眼俭下快速左右移动;心率仿佛被注入了活力,几乎接近清醒时的水平;血压也不甘示弱,微微升高,呈现出一定的波动性,与心率携手跳起了“双人舞”。呼吸则变得时而平缓,时而不规则,像是微风拂过湖面,泛起层层涟漪,仿佛身体在以一种独特的韵律进行着气体的交换。体温调节机制似乎也变得有些“庸懒”,功能减退,更多地随着室温而变化。倘若室温较低,( 乙 ),甚至冷得让人从睡梦中惊醒。肌肉也进入了深度放松模式,除了眼肌和中耳肌外,其他肌体都如同沉睡的羔羊,松驰到了极致。

快速眼动睡眠隐藏在睡眠的深处,虽不易察觉,却对我们的身心健康起着 B 的作用。

18. 文中第二段有多处错别字,请找出两处并加以改正。

19. 请在文中画横线的AB两处填入恰当的成语。

20. 请从修辞手法的角度分析本文在说明“睡眠”与“快速眼动睡眠”时的语言特点。

21. 请在文章甲、乙两处填写上恰当的语句,使整段文字语意完整连贯,内容贴切,逻辑严密,每处不超过12个字。

22.依据上文第二段,请以“快速眼动睡眠”为开头,概括文段内容。要求:抓住特点,表达流畅。不超过90字。

【教师版】

名篇名句默写(本题共1小题,6分)

【答案】 ①. 朱弦已为佳人绝 ②. 青眼聊因美酒横 ③. 有善始者实繁 ④. 能克终者盖寡 ⑤. 朱门酒肉臭 ⑥. 路有冻死骨(谈笑间 樯橹灰飞烟灭/钟鼓馔玉不足贵 但愿长醉不愿醒)

【解析】

【详解】本题考查学生默写常见的名篇名句的能力。

注意重点字的写法,“弦”“寡”“樯”“橹”“馔”。

阅读下面的文字,完成小题。

18. 文中第二段有多处错别字,请找出两处并加以改正。

19. 请在文中画横线的AB两处填入恰当的成语。

20. 请从修辞手法的角度分析本文在说明“睡眠”与“快速眼动睡眠”时的语言特点。

21. 请在文章甲、乙两处填写上恰当的语句,使整段文字语意完整连贯,内容贴切,逻辑严密,每处不超过12个字。

22. 依据上文第二段,请以“快速眼动睡眠”为开头,概括文段内容。要求:抓住特点,表达流畅。不超过90字。

【答案】18. “眼俭”应改为“眼睑” ; “庸懒”应改为“慵懒”; “松驰” 应改为“松弛”

19. A 处:养精蓄锐

B 处:至关重要 20. 比喻:将睡眠比作“奇妙旅行”“修复工厂”“温柔乡”“健康卫士”,形象生动地说明其功能。

拟人:如心率与血压“跳起了双人舞”,体温调节机制“慵懒”,赋予生理现象人格化特征。

排比:通过并列结构(如“消除疲劳…得到舒缓…增强免疫力”)增强语势。

21. 甲处:抵御疾病的侵袭

乙处:身体就会感觉寒冷

22. 快速眼动睡眠是睡眠中独特阶段,此阶段眼球快速移动,心率、血压变化,呼吸不规则,体温调节功能减退,肌肉深度放松(除眼肌和中耳肌外)。

【解析】

【18题详解】

本题考查学生识记并正确书写现代常用规范汉字的能力。

“眼俭”的“俭”应改为“睑”,“眼睑”指眼睛周围能开闭的皮,“睑”字从“目”,与眼睛相关。

“庸懒”的“庸”应改为“慵”,“慵懒”意为懒惰、懒散,“慵”侧重于精神上的困倦、懒散。

“松驰”的“驰”应改为“弛”,“松弛”指松散、不紧张,“弛”表示放松、松懈。

【19题详解】

本题考查学生正确使用成语的能力。

A 处:语境强调睡眠时各个器官和系统得到休息和恢复,故可填:养精蓄锐。养精蓄锐:指保养精神,蓄集力量。

B 处:语境强调快速眼动睡眠对身心健康起着非常重要的作用,故可填:至关重要。至关重要:指相当重要,在要紧关头是不可缺少的。

【20题详解】

本题考查学生正确使用常见的修辞手法的能力。

比喻:将睡眠比作“奇妙旅行”“修复工厂”“温柔乡”“健康卫士”,把睡眠的功能具象化,让读者更直观地理解睡眠对人的重要性。而且将抽象的生理过程具象化、生动化,也增强说明的趣味性。

拟人:“心率与血压‘跳起了双人舞’,体温调节机制‘慵懒’”,把心率、血压、体温调节机制等生理现象当作人来写,赋予它们人的行为和特征,使说明更加生动形象。

排比:“消除疲劳的‘温柔乡’,让忙碌一天的身体得到舒缓,为身体穿上防御的铠甲”,通过并列结构,增强了语势,强调了睡眠的多种作用,让说理更令人信服。

【21题详解】

本题考查学生语言表达之情境补写的能力。

甲处,根据前文“为身体穿上防御的铠甲”和后文“在悄无声息中增强免疫力”,可知语境强调睡眠能够抵御各种疾病的侵袭,故可填“抵御疾病的侵袭”。

乙处,根据前文“体温调节机制似乎也变得有些‘慵懒’,功能减退,更多地随着室温而变化” 和后文“甚至冷得让人从睡梦中惊醒”,可知语境强调身体会随着室温的变低而感到寒冷,故可填“身体就会感觉寒冷”。

【22题详解】

本题考查学生语言表达之压缩语段的能力。

确定关键信息:明确指出“快速眼动睡眠是睡眠中独特阶段”,这是对其在睡眠周期中地位的界定,是总起句,为后续描述奠定基础 。

描述生理特征:文段从眼球、心率、血压、呼吸、体温调节机制、肌肉状态等方面描述快速眼动睡眠阶段的特点。如“眼球会在紧闭的眼俭下快速左右移动”提炼为“眼球快速移动”;“心率仿佛被注入了活力,几乎接近清醒时的水平;血压也不甘示弱,微微升高,呈现出一定的波动性”概括为“心率、血压变化”;“呼吸则变得时而平缓,时而不规则”概括成“呼吸不规则”;“体温调节机制似乎也变得有些‘庸懒’,功能减退”概括为“体温调节功能减退”;“肌肉也进入了深度放松模式,除了眼肌和中耳肌外,其他肌体都如同沉睡的羔羊,松弛到了极致”概括为 “肌肉深度放松(除眼肌和中耳肌外)” 。

组织语言:按照先总述阶段性质,再分述各项生理特征的逻辑顺序,将关键信息连贯表述,语言简洁流畅,同时严格控制字数在 90 字以内,符合题目要求即可。

来源:高中语文在线

相关推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