摘要:他们知道最新款手机的功能,却认不出田间的麦苗和韭菜;能熟练网购下单,却没体验过烈日下劳作的艰辛。
哈喽大家好,我是哎呀妈。
发现没,现在的孩子,日常被电子产品、辅导班、商场游乐园填满。
他们知道最新款手机的功能,却认不出田间的麦苗和韭菜;能熟练网购下单,却没体验过烈日下劳作的艰辛。
这样“温室里的成长”,让孩子对真实世界的认知越来越模糊。
五一假期、周末时光别再让孩子窝在家里,带他们去做些反差大的事,在强烈的对比中,孩子才能触摸到生活的另一面,收获意想不到的成长。
一、从高楼大厦到田间地头:让孩子感受“粒粒皆辛苦”
习惯了城市里电梯公寓、空调暖气的孩子,对“谁知盘中餐,粒粒皆辛苦”的理解只停留在书本上。
趁着假期,带孩子去乡下农田,体验一次农耕。
当孩子握着锄头,在泥土里刨坑播种,没干半小时就累得腰酸背痛,才会明白粮食不是超市货架上凭空出现的商品。
有个家庭在周末带孩子去农场插秧,孩子原本觉得好玩,可下田后发现泥水粘脚、太阳晒得皮肤发烫,没一会儿就想放弃。
在父母鼓励下坚持完成任务后,孩子吃饭时第一次主动把碗里的米饭吃得一粒不剩,还认真地说:“原来种粮食这么难,以后再也不浪费了。”
这种从舒适到艰苦的反差,比任何说教都更能让孩子懂得珍惜。
二、从“衣来伸手”到自力更生:让孩子体验劳动的价值
现在很多孩子过着“饭来张口,衣来伸手”的生活,对劳动的价值毫无概念。
不妨利用假期,带孩子去体验一些基层工作。
比如联系环卫部门,让孩子跟着环卫工人清扫一次街道;或者去菜市场,让孩子帮摊主卖半天菜。
有位爸爸带着孩子去朋友的早餐店打工,凌晨四点起床准备食材、招呼客人,孩子忙得晕头转向,才知道一份简单的早餐背后有这么多工序。
这次体验后,孩子回家主动承担起洗碗、整理房间的家务,因为他真正体会到了劳动的辛苦,也感受到通过劳动获得成果的成就感。
这种从被照顾到付出的反差,能帮孩子树立正确的劳动观念。
三、从物质富足到感受贫困:让孩子懂得珍惜与感恩
生活在物质丰富的时代,很多孩子把优越的生活当成理所当然。
带他们去贫困山区、老旧社区,看看那些生活条件艰苦却依然努力生活的人,能让孩子的心灵受到震撼。
某学校组织学生去偏远山区交流,城市孩子看到山区同龄人住在破旧的土坯房里,每天走几公里山路去上学,用着掉漆的铅笔头,却依然在认真学习。
回来后,这些孩子不再抱怨学习辛苦,也不再盲目追求名牌。
他们开始珍惜自己拥有的一切,主动把零花钱捐给需要帮助的人。
这种从富足到艰苦的反差,能让孩子学会珍惜当下,培养出善良与感恩之心。
结尾:在反差中成长,在体验中蜕变
教育家魏书生曾说:“教育孩子的过程,就是一个与孩子共同体验生活、共同成长的过程。”
带孩子做反差大的事,本质上是为他们打开一扇扇看世界的窗。
这些看似“折腾”的经历,会成为孩子成长路上最宝贵的财富。
趁着五一、周末,放下手中的琐事,带着孩子走出舒适圈吧。
愿每一个孩子都能在丰富的体验中,触摸到真实的生活,收获成长的力量,成长为眼中有光、心中有爱的人,在未来的人生道路上走得更稳、更远。
不知道今天的话题,你有什么想说的,欢迎评论区分享。
我是哎呀妈,各大平台签约作者,高级家庭教育指导师,心理咨询师,爱写作,爱看书,爱看电影电视剧。育儿这条路,我们一起携手同行,遇见更好的自己❤
注:图片来源网络截图,侵权联删。
来源:哎呀妈育儿